“姑娘这般惦记着中秋的节礼,真是有心了。”
常嬷嬷将算盘轻轻推到一边,身子微微前倾。
“老奴瞧着,姑娘不单单是想帮夫人分忧,怕是也在悄悄琢磨着,要给夫人,还有几位少爷,备下一份自己的心意吧?”
她这话音刚落,旁边正在添炭的小丫鬟菊香耳朵尖,立刻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
“嬷嬷这一说,奴婢也想起来了。姑娘是不是在愁送什么礼?奴婢听说大厨房的李婆子她闺女在珍宝斋当差,说最近新来了不少精巧玩意儿呢!”
另一个正在擦拭多宝阁的丫鬟秀儿也转过头,插嘴道。
“珍宝斋的东西是好,可咱们姑娘送礼,重在心意!夫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呀?”
常嬷嬷笑嗔了她们一眼。
“去去去,主子们说话,你们倒议论上了!该干嘛干嘛去!”
虽是责备,语气里却并无多少严厉。
菊香吐了吐舌头,缩回头继续摆弄炭火,秀儿也笑着转回身,但耳朵显然还竖着呢。
碧桃被她们这一打岔,紧绷的心弦倒是松了些,脸颊微微一热,幸好有面纱遮掩。
她抬起眼,看向常嬷嬷,轻轻点了点头,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一丝羞赧。
“嬷嬷慧眼,自然什么都瞒不过您。”
她放下手中的账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干娘待我恩重如山,几位哥哥名义上也都是我的兄长。这中秋团圆节,我若没有一点表示,实在说不过去。只是……”
她顿了顿,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
“我只是发愁,不知道该送些什么才好。干娘这里,什么金贵稀罕的物件没有?我若送些寻常东西,只怕入不了干娘的眼,反倒显得轻慢了。可若是太……我又实在……”
她没好意思直接说“买不起”,但常嬷嬷岂能不明白?
她了然地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碧桃的手背,安抚道。
“我的好姑娘,您这份心,夫人知道了,比收到什么金山银山都高兴!您且把心放回肚子里去。夫人什么性子,您还不清楚吗?她最是重情念旧,看重的从来不是东西的价值,而是那份真真切切的心意。”
这时,刚才端姜枣茶进来的那个圆脸小丫鬟捧着一碟新蒸的松瓤鹅油卷进来,听见这话,忙接口道。
“嬷嬷说得是极。去年夫人寿辰,表小姐送了一副自己绣的松鹤延年炕屏,针脚细密,夫人喜欢得什么似的,立刻就让人摆在了暖阁里,见人就夸呢,可见夫人最疼的就是这份亲手做的心意。”
碧桃闻言,心中稍安,但仍追问道。
“那嬷嬷您说,干娘最近可有什么特别念叨的?或是缺了些什么用着顺手的小物件?我总想送点干娘真正能用得上、或是能让她开怀一笑的。”
常嬷嬷眯着眼想了想,缓缓摇头,语气肯定。
“姑娘,实话跟您说,夫人是真的什么都不缺。吃穿用度,一应都是顶好的,库里堆着的珍玩古画,只怕好些都落了灰。您若非要送那些金玉之物,反倒显得生分了,与外面那些趋炎附势、巴结奉承的也没什么两样。”
她见碧桃眼神黯淡下去,忙又笑道。
“不过啊,这送礼的学问,就在于‘投其所好’四个字。夫人不重物质,却重精神。您想啊,您如今在夫人心里,最要紧的是什么?是您的上进,是您的懂事,是您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碧桃若有所思,喃喃道。
“嬷嬷的意思是……”
“老奴的意思是啊。”
常嬷嬷语重心长。
“姑娘您如今刻苦读书,习字学画,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您若在这上头用些心思,哪怕东西再不值钱,在夫人眼里,也是千金不换的宝贝。譬如……”
她顿了顿,引导着碧桃。
“姑娘的字如今越发进益了,何不静心写一幅吉祥话,或是抄一篇短的祈福经文?用您自己攒钱买的好纸,认真写了,再配上姑娘您拿手的绣活,比如打个精致复杂的攒心梅花结子做穗子,装裱起来送给夫人。夫人定会觉得,这比那冷冰冰的玉器摆设,更透着暖心和诚意。”
“这个主意好!”
旁边的菊香忍不住又插话。
“姑娘打的络子最好看了,上次给大少爷配玉佩的那个,连夫人见了都夸配色雅致呢。”
碧桃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嬷嬷说得对,亲手做的,最能体现心意。那我……我还可以给干娘绣个暖额,或是做一双软底寝鞋,干娘夜里看书或是起身时穿着,定然舒服。”
“正是这个理儿!”
常嬷嬷赞许地点头。
“暖额和寝鞋都实用,夫人定会喜欢。绣样可以选些寓意好的,比如万福万寿、或者缠枝莲纹,既雅致又吉祥。”
“姑娘绣活好,肯定没问题!”
秀儿也回过头来笑着保证。
“还有那几位少爷。”
常嬷嬷继续道。
“姑娘也不必过于忧心。大少爷性子淡,不重这些虚礼,您若送他,可选些实用的文房,一方好墨,或是几刀上用的宣纸,他定然不会挑剔。表少爷学问好,您寻几株雅致的兰草盆景,他必能领会其中的雅趣。”
提到另外两位,碧桃的心又微微揪紧。
她垂下眼睫,掩饰住眸中的复杂情绪,轻声问。
“那……二哥和三哥呢?”
常嬷嬷依旧温和地分析道。
“二少爷嘛,性子跳脱,喜好也与旁人不同。姑娘若送他,不必拘泥于文雅,或许那些外头来的新奇顽意,什么九连环、巧板之类的,或是质量上乘的骑射用具,像护腕、马鞭之类的,反而更合他心意。”
菊香快人快语。
“二少爷就喜欢那些。”
常嬷嬷瞪了她一眼,菊香立刻噤声,缩了缩脖子。
“至于三少爷……”
常嬷嬷顿了顿,留意到碧桃搭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她放缓了声音,带着一种了然的慈悲。
“三少爷身子弱,常年吃药,送药材补品虽好,却难免勾起病气。他素爱书画,姑娘若送些品质好的颜料,或是难得的画谱,再不然,寻些安神助眠的天然香草,制成香囊,料想他也能明白姑娘的关怀之意。”
秀儿小声补充。
“三少爷画画的颜料消耗得快,送这个准没错。香囊也好,奴婢听说城南‘百草堂’的干花和香草料最是齐全。”
碧桃默默记下。
常嬷嬷总结道。
“总之啊,姑娘。”
她慈爱地看着碧桃。
“礼不在轻重,关键是一份惦记着的心。您如今是府里正经过明路的小姐,与几位少爷是兄妹名分,这节礼往来,是情分,也是礼数,大大方方地准备便是,无需过分忐忑。”
她感激地看着常嬷嬷和周围善意微笑的丫鬟们。
“多谢嬷嬷指点,也多谢你们,桃儿心里有底了。”
窗外哗哗的雨声不知何时渐渐停歇,只剩下檐角断断续续的滴水声,叮咚作响。
原本昏暗的天色也透出些许亮光,云层似乎薄了些。
一个小丫鬟掀帘进来。
“嬷嬷,雨停了,瞧着天色,怕是过会儿还能出太阳呢。”
常嬷嬷闻言,笑着对碧桃道。
“姑娘你看,这雨总算住了,夫人也快回来了。眼看也快到用午膳的时辰了,姑娘不如就在这里用了?”
碧桃心里猛地一紧。
一起用饭?
她脸上还蒙着面纱,如何能取下?
唇上那红肿未消,又如何能见人?
她几乎是立刻站起身。
“不了不了,多谢嬷嬷好意。我……我出来时吩咐了丹桂,让她看着小厨房给我炖了盅冰糖雪梨,这会儿怕是快好了,得回去用了才好。而且……而且我还得赶紧回去琢磨琢磨给干娘和哥哥们的礼物,得趁着刚有想法,赶紧动手准备起来才是。”
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抬手,指尖轻轻碰了碰脸上的面纱。
常嬷嬷随即了然地笑了笑,并不强留。
“既然姑娘另有安排,那老奴就不多留您了。冰糖雪梨润肺止咳,这季节吃最是适宜,姑娘回去慢用。准备礼物也不急在一时,仔细身子要紧。”
碧桃如蒙大赦,连忙道。
“那桃儿就先回去了。这些礼单和账目,我拿回去再仔细看看,若有不明白的,再来请教嬷嬷。”
“好,好,姑娘慢走。”
常嬷嬷亲自起身,将碧桃送到门口,又嘱咐候在门外的青禾。
“仔细扶着姑娘,廊下地滑,刚下过雨,仔细脚下。”
青禾连忙应了,小心地搀住碧桃的胳膊。
碧桃向常嬷嬷告辞,带着青禾,主仆二人踏着湿润的青石板路,匆匆离开了锦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