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风,本就崇尚化异族为华夏栋梁。
在这个时代,辽国尚未 之前,境内生活着契丹人、奚人、汉人、渤海人、高丽人等众多族群。汉人在辽国人口中占比近半,自萧太后执政以来,历代辽帝皆重用汉臣。辽国不仅专设南院大王管辖汉地事务,更提拔大量燕云汉士担任 要职。
西夏立国之初仅是党项部族小国,虽勇猛善战却缺乏治国体系。两位化名张元、吴皓的宋朝落第秀才,协助李元皓建立国家制度,更率军多次击败宋师。张元因此被拜为国相兼国师。历史证明,但凡利于统治的人才,皆可不论出身予以重用!
然则某些背主之徒终不可信,河西回鹘便是典型。这个涵盖甘州、高昌、龟兹等政权的群体,在唐代曾与 、契丹同为大唐藩属。安史之乱时,回鹘应郭子仪之请出兵平叛,却借机蚕食河西州县,与吐蕃 割据。甘州回鹘药罗葛家族,正是这等反复无常之辈。
如今被称为河西王的甘州回鹘,实为唐末盘踞河西走廊的回鹘政权。其立国之际正值五代十国乱世,后逢辽宋夏鼎立。西北地区藩镇割据,各部族自立为王。回鹘人先附吐蕃,后属归义军,最终壮大势力 称雄——这段 王国的崛起史,永远铭刻着背叛的烙印。
从汉人与中原天子的视角来看,河西回鹘实为反复无常之辈。
史载回鹘在河西的活动由来已久。贞观六年,契苾何力率契苾部六千余众归附,唐廷将其安置于甘、凉二州。高宗年间,回鹘首领婆闰助唐平叛有功,其部于总章元年徙居甘州。武周时期漠北生变,大批回鹘人南迁至甘凉地区,其精锐被编入赤水军。
安史之乱后,河西陷于吐蕃,回鹘转投吐蕃麾下。此后更有大量回鹘部众沿居延海至翁金河一线南迁,趁中原动荡占据要道。甘州成为回鹘重要聚居地,其余部落散布河西陇右,如贺兰山、秦州、凉州等地皆有分布。
吐蕃统治未久,至晚唐内乱时,沙州豪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西十一州。唐廷设归义军,回鹘诸部皆受其节制。后归义军西征高昌,反遭回鹘将领仆固俊倒戈,致使远征大军覆没。甘州回鹘更趁机攻掠瓜沙二州,最终反客为主。
经年征战,甘州回鹘终成河西霸主,药罗葛氏登上了王座。
青海长云暗雪山......
苍劲的军歌骤然响彻戈壁绿洲,惊动了驻牧于此的甘州回鹘部落。这个拥有数千部众的族群,可战之兵足有千骑。在漠北或许微不足道,在此地却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漠北的辽阔土地上,那些强大的部族随时都能召集上万乃至数万精壮勇士。然而在河西地区,能够迅速集结千骑的势力已不容小觑。即便在甘州回鹘内部,这样规模的部族也堪称中等实力。
正因如此,甘州回鹘可汗才会将这个部族安置在东部边境,作为守护甘州东大门的屏障。虽然仅有千骑之众,但按常理足以固守要冲。从西夏故地灵州至甘州,横亘着二百余里的戈壁荒漠。即便当年西夏军队进犯,也必须穿越这片不毛之地。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中行军,轻装简从尚需数日,何况整支大军?上万军队穿越三百里沙漠,至少需要八到十日。经此长途跋涉,士兵必然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此时面对以逸待劳的千骑回鹘守军,纵使来敌上万也难逃溃败命运。
历史上西夏多次试图征服甘州回鹘均告失败。直到西夏联合辽国,东西夹击才迫使甘州回鹘臣服。但正如汉唐无法彻底消灭匈奴与吐蕃,西夏也无力完全吞并甘州回鹘。随着西夏衰落,被压制的药罗葛家族重掌大权,更借大周灭西夏之机收编残兵,实力反超往昔。
如今复兴的甘州回鹘不仅继承了西夏部分遗产,更因实力增强而渐生骄矜之心。
东境边陲的部族首领望见东方烟尘滚滚,顿时拍案怒喝:何方狂徒,胆敢进犯我甘州回鹘疆界!
大胆贼子,安敢犯我甘州回鹘!
绿洲深处,杜论部首领杜论高被东面戈壁传来的战歌惊醒,踉跄冲出营帐。日头已高悬中天,这位首领昨夜因迎娶西夏美妾,痛饮至天明,此刻仍带着七分醉意。
自西夏倾覆以来,甘州回鹘可谓扬眉吐气。昔日要 项人进献族中明珠,如今却是西夏贵族携着家眷财帛,穿越沙海来投。作为边境守将,杜论高这些日子收留的西夏贵族不计其数,党项八部的贵女几乎被他收入帐中。
醉眼朦胧间,忽见族中斥候策马狂奔而来:首领大事不好!东面沙海突现大军,正朝我部杀来!
杜论高打着酒嗝冷笑:慌什么!定又是灵州逃来的西夏残部。这些人带着金银细软来投,正是壮大我部的好时机!
“族长,那支军队并非西夏溃兵,而是从未见过的陌生兵马!
他们身披奇异铠甲,人马浩荡,至少数万之众!
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们的旗帜上绣着中原文字,中军大纛一面写着‘周’,另一面写着‘柴’!”
这名斥候是部族中精于侦查的好手,辨识旗号正是他的看家本领。
因此,他对各国文字皆有涉猎。
当听到“周”字与“柴”字旗时,族长的醉意瞬间消散了大半!
“大周柴天子!
莫非是中原天兵降临?!”
得知东面大漠出现打着“周”“柴”旗号的中原大军,甘州回鹘杜论部的族长浑身一颤!
即便身处边陲,作为小小部族首领,杜论族长也深知大周的威名与天子柴皓的赫赫战功。
若非大周击溃西夏,甘州回鹘岂能摆脱西夏统治,重获新生?
近来,杜论族长在东境收容了不少西夏败兵与贵族。
从这些人口中,大周被比作昔日强汉盛唐,兵锋所向,无往不利。
莫说偏安一隅的西夏,就连北方新兴的金国,也在柴皓手中短短数载灰飞烟灭。
要知道,女真人所建的金国,其强悍程度远超历史上的匈奴与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仅凭数千部众便敢反抗疆域万里的辽国,更在护步达冈以两万精兵大破辽帝七十万大军,奠定霸业。
然而,如此强盛的金国,却在进犯中原时被柴皓摧枯拉朽,短短两年便国灭族衰。
而这,仅仅是大周崛起的开端……
昔日金国尚未覆灭之际,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曾布下合纵连横之策,意图围攻大周。
他联合西北的西夏,正北的奚人、蒙兀与室韦,东北的高丽,以及西南的大理等国,欲趁大周根基未稳之时,一举将其击溃。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柴浩仅凭少量兵力便势如破竹,接连击溃诸国联军。
待金国覆灭后,柴浩立即挥师征讨曾进犯大周的西夏、大理、高丽及萧干所建的奚国,使其相继 。
这些国家皆立国数百年,根基深厚,却在大周铁骑之下,不足半年便土崩瓦解。
大周军威之盛,可见一斑。
就连新近复国的甘州回鹘可汗,亦不敢轻易与大周往来,只道大周连灭数国,必会休养生息,短期内不会再度扩张。
岂料大周刚歼灭奚国三十万大军,便调转兵锋,直指西方!
“速去甘州禀报可汗,大周天兵杀来了!”
——
“速去甘州禀报可汗,大周天兵杀来了!”
帐外,杜论高听闻大周军队来袭,登时浑身一颤,冷汗涔涔。
他奉可汗之命,驻守甘州东境,本为监视东面敌情。
自西夏覆灭后,甘州回鹘可汗既不敢与大周交恶,又恐陈兵边境引其猜忌,故仅遣数千部族驻守绿洲,表面放牧为生,实则暗中戒备。
按常理,大周新灭诸国,疆域骤扩万里,理应休整内政,无暇远征。更何况,甘州与大周之间尚有数百里荒漠相隔?
莫说可汗未曾料想,就连驻守此地的杜论族长亦猝不及防。
当斥候报告东面沙漠出现一支高举周字和柴字旗号的大军时,杜论族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震天动地的行军歌声越来越近,分明是数万大军才能发出的声势。杜论族长立即派斥候赶往甘州城向回鹘可汗报信——数万大周天兵,岂是他一个小部族能抵挡的?
转念间,杜论族长突然醒悟:既然部族注定挡不住周军,难道要留在这里等死?他急忙叫住斥候:你速去集结部族勇士阻击周军片刻。本族长的战马最是神骏,我亲自赶回甘州禀报可汗。
这样......援兵也能来得快些。
其实他哪是为了求援?分明是要逃命。杜论族长心知肚明,自己的部族根本经不起周军一个冲锋。他不想和族人一起葬身铁蹄之下。
若非怕可汗治罪,他恨不得带着全族撤离。可若是不战而退,恐怕......
族、族长?斥候目瞪口呆。前脚还让他去报信,转眼就变成要他带人抵抗?他慌忙伸手想拦住族长。
可杜论族长已翻身上马,连衣袍都来不及整理,就像被狼群追赶般朝甘州城狂奔而去。
斥候无可奈何地咬牙吹响号角。族长能逃,他却不能——就算逃到甘州,族长也会把丢失绿洲的罪责推到他头上。能做斥候的哪有蠢人?他只得硬着头皮召集部族勇士。
“出什么事了?为何吹响号角?”
“莫非东边有敌来犯?”
“不可能,西夏人早被我们打垮了。难道是西边的高昌回鹘打来了?”
“会不会是归义军的残部在作乱?”
“更不可能!高昌回鹘和归义军都在西边远处,要打过来必先经过我们甘州回鹘的王城。”
“说得对,若西边真有敌人,王城那边早该传来消息了!”
“管他是哪来的敌人,我们杜论部的勇士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聚集而来的部族青壮们一边披甲佩刀,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甘州回鹘已多年未经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