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唐国公府邸,议事厅内,气氛严肃。
李渊端坐主位,面容沉静,但眼底深处闪烁的,是压抑已久的野心与对未来的审慎规划。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分坐两侧,正与父亲商讨着如今如火如荼的募兵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建成所言不错,河东之地,粮草丰足,民风彪悍,当为我军根基,稳步图之。”
李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三个儿子。
“世民,你负责联络的关中豪杰,进展如何?”
李世民精神一振,正要详细禀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角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李秀宁。
李秀宁一身戎装,更衬得她英姿飒爽,只是她并未参与讨论,而是微微垂首,一只玉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柄造型古朴、剑鞘却隐隐透出寒气的佩剑。
她的思绪,早已飘向了那苍凉的边关,飘向了那个赠剑离去、如今不知在何方掀起滔天巨浪的伟岸身影。恩公单骑踏王庭,刀斩军神,那是何等的豪情与力量!自己呢?难道只能在这后方募兵,永远仰望他的背影吗?
“秀宁?秀宁!”
李渊提高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悦。
李秀宁猛地回过神,抬头看向父亲,眼中带着一丝茫然:“父亲?”
一旁的李建成见状,微微蹙眉,代为提醒道:“大姐,父亲方才问你,你负责募集的娘子军,如今情况如何?募得多少兵马了?”
李秀宁这才恍然,连忙收敛心神,正色回答道:“回父亲,已募集骁勇健妇及自愿投效之女兵,共计三千人,正在城外营地加紧操练,军械粮草也已初步齐备。”
“三千人……尚可。”
李渊点了点头,但眉头却未舒展,他仔细打量着女儿,沉声道:“秀宁,为父观你近日时常魂不守舍,可是身体有何不适?或是募兵之事遇到了难处?”
他对自己这个能力出众、却心思越发难测的女儿,不免多了几分关注。
李秀宁轻轻摇头,避开了父亲探究的目光,低声道:“劳父亲挂心,女儿无事,只是……只是思虑军务,有些走神了。”
她心中暗忖,定要做出成绩,让恩公知晓,她李秀宁并非只能依附于人的弱质女流。
李渊将信将疑,却也不便深究,正要继续方才的话题,李世民却忽然开口,目光灼灼地盯住了李秀宁腰间的佩剑:
“大姐,小弟观你此剑,形制古朴,隐有宝光,似乎并非凡品?可否借小弟一观?”
李秀宁闻言,下意识地用手护住了剑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这柄青釭剑,于她而言,意义非凡,不仅是神兵利器,更是恩公所赠的信物与牵挂。但见李世民目光恳切,又是在家人面前,她沉吟片刻,还是解下佩剑,小心地递了过去。
“二弟小心些,莫要损了。”
她忍不住叮嘱道。
李世民双手接过,入手便觉一股沉凝寒意透过剑鞘传来。他深吸一口气,“锃”的一声,缓缓将剑身抽出三寸。
刹那间,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剑身如一泓秋水,光可鉴人,锋刃处流转着淡淡的青色光晕,那锐利无匹的气息,仿佛多看几眼都会刺伤眼眸!
“好剑!真乃绝世神兵!”
李世民忍不住脱口赞叹,他自幼喜爱兵法武艺,对神兵利器亦有研究。然而,当他目光落在靠近剑格处的两个古朴篆文上时,浑身猛地一震,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青……青釭?!”
他失声叫道,声音都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这……这莫非是……当年魏武帝曹操所佩的绝世双剑之一,青釭剑?!”
他这话一出,顿时吸引了厅内所有人的注意!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柄出鞘三分的宝剑之上!
李秀宁见身份被道破,也不再隐瞒,轻轻点了点头:“二弟好眼力,正是青釭剑。”
得到确认,李世民更是激动不已,他强压着兴奋,向众人解释道:“相传此剑乃曹操心爱之物,锋利无匹,吹毛断发!后在长坂坡被那常山赵子龙夺去,七进七出,大杀四方,青釭剑则随之名震天下!自蜀汉灭亡,此剑便不知所踪,数百年来再无音讯!没想到……没想到今日竟能在大姐手中得见真容!真乃天意!”
他这番话说得众人心驰神往,看向青釭剑的目光顿时变得无比炽热。尤其是李元吉,眼中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贪婪之色。
李世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冰冷的剑身,忽然转向李秀宁,脸上堆起笑容,带着几分央求的语气道:“大姐!你也知道,小弟生平最是喜爱这等神兵利器,日夜渴求而不得!此剑既与大姐有缘,不若……不若便赠与小弟如何?小弟定当视若性命,妥善保管!”
他心中盘算,若得此剑,不仅可增自身武勇声望,更能借此拉拢一些崇尚武力的豪杰。
然而,他话音刚落,李秀宁脸色瞬间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她猛地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青釭剑从李世民手中夺了回来,“锵”的一声归鞘,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护着最珍贵的宝贝。
她抬起眼,狠狠地瞪了李世民一眼,语气冰冷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二弟!休要胡言乱语,大言不惭!此剑乃恩公武圣赵信暂寄于我处,命我护身之用!岂是你能觊觎索要的?!”
“武圣赵信?!”
厅内众人再次大吃一惊!就连李渊也霍然动容!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随即化为尴尬与一丝后怕。
赵信的佩剑?他顿时熄了所有心思,额角甚至渗出一丝冷汗。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让那位视天下群雄如草芥、单骑踏破突厥王庭、刀斩高丽军神国王的武圣,来找自己“索要”佩剑!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原……原来是赵恩公之物……是小弟孟浪了,大姐勿怪。”
李世民连忙拱手赔罪,再不敢提索剑之事。
厅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李渊目光闪烁,看着女儿怀中那柄剑,又看了看神色各异的儿子们,心中念头飞转。他忽然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秀宁啊,既然此剑是恩公予你护身之用,为父自然不会强求。不过……”
他话锋一转。
“明日为父要与河北、山东来的几位豪雄首领秘密会盟,商讨共举大事。若是在席间,能借此剑……”
他话未说完,意图已然明显——想借青釭剑,或者说借“此剑乃武圣赵信之物”这个名头,去震慑、拉拢那些地方豪强,增加李家在联盟中的分量和话语权。
“父亲!”
李秀宁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执拗。
“恩公当日赠剑时说得明白,此剑只予秀宁一人,只为护我自身周全!绝不可借此剑,或借他之名,行那招兵买马、结盟立势之事!女儿不敢违背恩公之言,还请父亲见谅!”
她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将李渊的后半句话堵了回去。
李渊被女儿当众顶撞,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却无法发作。他深知赵信的恐怖和那说一不二的性子,若真触怒对方,后果不堪设想。他脸色变幻数次,最终,那抹不悦化为了深沉的笑意。
“呵呵,是为父考虑不周了。”
李渊摆了摆手,仿佛浑不在意,随即,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取出自己的唐国公印信,郑重地放到李秀宁面前的案几上。
“秀宁,你募兵有成,操练得法,更难得的是有此原则与坚持,不负为父与你恩公之望。为父思虑再三,决定即日起,由你正式统领新募之军,号‘平阳昭义军’!建成、世民、元吉,你三人需尽心辅佐你大姐,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秀宁愣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喜悦和责任感涌上心头!父亲这是认可了她的能力!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家族羽翼下,或是依靠恩公名头的女子了!她可以真正统兵,施展才华,建立功业!这让她距离那个伟岸的身影,似乎又近了一步!她一定要做得更好,让恩公有一天也能看到她的光芒!
李元吉更是直接叫了出来:“父亲!让一个女人统领大军?这……这如何使得?!”
然而,李建成和李世民在短暂的错愕之后,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低声道:“三弟,慎言!父亲此乃妙计!”
李建成也微微颔首,已然明了父亲深意。
恩公不允许李家借用他的名头和剑,但……若是持剑之人本人统兵呢?父亲这是玩了一手“狐假虎威”!大军出征,难免遇到强敌或变故,届时,她李秀宁身为统帅,若遇危险,亮出青釭剑自卫,难道赵信还能真的坐视不管?这等于是在不动用剑本身的情况下,间接地将赵信这尊大神的威慑力,绑上了李家的战车!来若遇强敌,即便赵信本人不出手,这层关系本身便是极大的威慑!此乃借势狐威之高招!
李世民立刻起身,拱手道:“父亲英明!大姐能力出众,治军严谨,由她挂帅,再合适不过!世民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大姐,共创大业!”
李建成也紧随其后表态支持。
李元吉看看父亲,又看看两个哥哥,虽仍不服,但也只能悻悻地闭上嘴。
李秀宁并未深思父亲和兄弟们的复杂心思,她完全沉浸在被认可的激动和对未来的憧憬中。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印信。
“女儿,定不负父亲重托!必为我李家,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光芒。她要向所有人证明,她李秀宁,配得上这柄青釭剑,也终有一日,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堂堂正正地站在那个人的身边!
当李秀宁手持印信,意气风发地离开议事厅,前去军营接手她的“平阳昭义军”时,李渊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李建成与李世民侍立一旁。
“父亲高明。”
李世民轻声道。
“大姐掌兵,又持赵信佩剑,此事传扬出去,天下豪杰看待我李家,分量自是不同。”
李渊捋须颔首:“秀宁这孩子,有能力,也有心气。她越是想要凭借自身能力建功立业,便越会珍视这兵权与那柄剑。如此,她与赵信之间的这层关系,便越牢不可破。这,便是我李家眼下最需要的一道护身符,也是将来……或许可以借力的东风。”
李建成补充道:“只是,还需谨记,此乃借势,而非驱策。万不可真的将赵信卷入我等具体事务,触其逆鳞。”
“自然。”
李渊目光深邃。
“狐假虎威,关键在于一个‘假’字,分寸拿捏,至关重要。如今,便看秀宁能在这乱世中,舞出何等风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