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沉水竹林,顺着河谷往上游走,地势渐渐抬升,河水也变得湍急起来,两岸的岩石越来越多,棱角分明,像是被巨斧劈过。走了约莫三日,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金属腥味,沈公子指着前方一道狭窄的山谷:“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山谷深处传来模糊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说话,又像是风声穿过岩缝的呜咽,仔细听去,竟隐约能辨出几个字:“……来者……留物……方得……通行……”
“是回音谷!”林辰勒住马,目光落在谷口那块巨大的黑石上,石面光滑如镜,刻着三个古字——“回音壁”。“爹的笔记说,这谷里的石头含磁,能记录声音,再遇特定风向就会回放,刚才的声音,怕是以前的过路人留下的。”
他们牵着马走进谷中,两侧的岩壁陡然收紧,只容一人一马并行,光线也暗了许多,只有头顶一线天光洒落。越往里走,岩壁上的孔洞越多,风穿过孔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夹杂着各种细碎的“人声”:有的像是孩童嬉笑,有的像是妇人哭泣,还有的像是铁器碰撞,听得人心头发紧。
“这些声音……也太逼真了,”沈公子握紧了腰间的骨刀,“要是半夜来,非得被吓破胆不可。”
林辰却在观察岩壁的纹路,这些纹路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网,在天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这些不是自然形成的,”他伸手触摸岩壁,指尖传来轻微的麻感,“是人工凿刻的,用来引导声音反射,就像……一个巨大的传声筒。”
走到山谷中段,前方出现一片开阔的石台,石台中央矗立着一块圆柱形的巨石,石身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凹槽,凹槽里积着厚厚的尘土。最奇特的是,巨石周围散落着十几块较小的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像鼎,有的像壶,表面都刻着细密的花纹。
“这些石头……像是祭祀用的礼器,”沈公子凑近一块像鼎的石头,突然惊呼,“上面有字!和沉水竹林竹屋里的渔具纹路很像!”
林辰俯身细看,石头上的纹路果然与竹户家的渔具刻痕同源,只是更为繁复,隐约能认出“镇”“安”“守”等字样。“看来沉水竹的竹户,祖上和这回音谷有关,”他道,“或许他们就是守谷人的后代。”
就在这时,石台边缘的一块岩石突然“开口”了,声音苍老沙哑,像是个老者在说话:“……擅闯……回音谷者……需答……三问……答错……永困……此谷……”
沈公子吓了一跳,下意识后退半步:“谁在说话?出来!”
“是石头在说,”林辰按住他的肩,示意冷静,“这是预设的‘考题’,答对了才能继续走。”他对着岩石朗声道:“请讲。”
岩石沉默片刻,再次响起声音:“第一问……石能言……为何物?”
林辰略一思索,答道:“石能言,非石之能,是天地之气聚于石中,借风为喉,以纹为舌,故能传声。”
“答……对……”岩石的声音顿了顿,“第二问……声无形……何以存?”
“声无形,却能刻于物,”林辰指着石身的凹槽,“就像这些凹槽,能记下声音的频率,风过则响,如影随形。”
“答……对……”岩石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丝暖意,“第三问……来者……欲何为?”
“我为忘忧草而来,亦为解谷中秘辛而来,”林辰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不求珍宝,只求明悟。”
石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那些散落的石头纷纷转动,发出“咔嚓”的声响,最终与中央的巨石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石缝中渗出银白色的液体,像水银般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红点,位于山谷尽头的方向。
“通路……已开……”岩石的声音渐渐微弱,“忘忧……在……寒潭……守石人……留……”
震动停止后,石台边缘出现一道暗门,门后是陡峭的石阶,通往地底,隐约能闻到潮湿的气息。沈公子看着地面上的银液地图,目瞪口呆:“这……这就通关了?比骨殖沟的掘墓族客气多了。”
“不是客气,是在筛选,”林辰盯着暗门,“能答对三问的,必是懂石、懂声、无贪念之人,他们要找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点亮松明,顺着石阶往下走,石阶狭窄湿滑,两侧的岩壁上刻满了壁画,画中是一群穿兽皮的人,正在凿刻岩石,摆放礼器,最后一幅画是他们将一个木箱埋入地底,木箱上画着一朵黄色的花——正是忘忧草。
“原来守石人真的存在,”沈公子指着壁画,“他们在守护什么?难道是……宝藏?”
林辰摇头:“不像宝藏,倒像是某种封印。你看这木箱周围的符文,和悬空寺无叶树的梵文相似,都是用来镇物的。”
走了约莫百级石阶,前方出现一扇石门,门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封”字。林辰试着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沈公子却发现门侧有个凹槽,形状与之前看到的“鼎形石”完全吻合。
“是要把那块石头嵌进去!”他恍然大悟,“咱们得回去拿!”
两人折返石台,费力地将鼎形石搬过来,嵌入凹槽,石门果然发出“轰隆”的声响,缓缓向内打开,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花香。
门后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洞顶悬挂着晶莹的钟乳石,地面上有一汪碧绿的寒潭,潭水冒着丝丝寒气,潭边生长着成片的黄色小花,花瓣细长如羽毛,正是他们要找的忘忧草。而寒潭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箱子,箱子上的锁是一朵石雕的忘忧草,与壁画上的木箱一模一样。
“真有箱子!”沈公子眼睛一亮,“难道里面是金银珠宝?”
林辰却注意到潭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守石人的遗言:“吾辈守此谷,非为财,为镇‘声煞’。石能聚声,亦能聚怨,怨积成煞,恐伤世人。忘忧草能平怨,寒潭能镇煞,箱中为‘调声石’,可校准石音,若煞动,则调之……”
“原来这谷里的‘声煞’才是真正的危险,”林辰道,“守石人用忘忧草的平和气息中和怨气,用寒潭的阴气镇压煞力,青铜箱里的调声石,是用来维持平衡的关键。”
沈公子凑近寒潭,潭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铺着一层细小的磁石,反射着幽光。“那咱们要不要打开箱子看看?”他跃跃欲试,“说不定调声石是什么稀世珍宝。”
林辰摇头:“守石人既然封印它,必有道理。我们只需采些忘忧草,记下调声石的位置,若日后声煞异动,再来相助便是。”他小心地采摘忘忧草,用湿布包裹好,“这草性平和,能安神,但也不能多服,碑文上说‘忘忧过甚,则失本心’,得提醒用它的人。”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溶洞突然剧烈摇晃起来,洞顶的钟乳石不断坠落,寒潭的水面掀起巨浪,那些“人声”在谷中回荡得越来越急促,像是有无数怨魂在嘶吼。
“不好!声煞要破封了!”林辰看着青铜箱,箱子上的石雕忘忧草正在微微颤动,“是我们刚才搬动鼎形石,触动了机关!”
沈公子急道:“那怎么办?难道要打开箱子?”
林辰望着潭边的忘忧草,突然有了主意:“忘忧草能平怨,把它的汁液滴进寒潭!”他迅速将忘忧草捣成泥,挤出汁液,撒向潭中。黄色的汁液融入碧绿的潭水,泛起一圈圈涟漪,那些嘶吼的“人声”果然渐渐平息,溶洞的震动也减弱了。
“还不够,”林辰指着青铜箱,“得用调声石校准音波!”他让沈公子守住石门,自己则小心翼翼地蹚过寒潭——潭水极浅,刚没过脚踝,水底的磁石硌得脚生疼。
青铜箱的锁是石雕的忘忧草,林辰试着将新鲜的忘忧草汁液滴在锁上,石雕竟缓缓展开,露出里面的东西——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块巴掌大的白色石头,石面上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像一块多孔的海绵。
“这就是调声石?”林辰拿起石头,入手温润,对着光线看去,孔洞中仿佛有气流在流动。他想起石碑上的话,将石头按在青铜箱内的凹槽里,轻轻旋转,随着石头转动,谷中的“人声”突然变得清晰柔和,像是春风拂过柳梢,再无半分怨毒。
溶洞彻底平静下来,寒潭的水面也恢复了碧绿,潭边的忘忧草开得更盛了。林辰走出寒潭,脚踝上沾着的磁石粉末在天光下闪着微光。“原来调声石的作用,是过滤掉声音中的怨气,只留平和之音,”他道,“守石人的智慧,比我们想的更深。”
离开回音谷时,谷口的回音壁再次传来声音,这次不再是警告,而是清晰的道谢:“……谢……来者……护煞……守石人……记……”
沈公子回头望了一眼,笑道:“这石头还挺有人情味。”他摸了摸怀里的调声石碎片——林辰临走时从石上取下一小块,说能用来安神,“不过说真的,我还以为能挖到什么宝贝呢,结果就一块破石头。”
林辰掂了掂手里的忘忧草:“这草,还有调声石的作用,难道不比金银珍贵?”他看向河谷上游的方向,那里的雾气中隐约能看到一座山,山形像一头俯卧的巨龟,“爹的笔记里说,龟形山中有‘藏兵洞’,传说是前朝将军藏兵器的地方,里面或许有关于守石人的更多记载。”
“藏兵洞?”沈公子眼睛一亮,“那里面总该有宝贝了吧?比如宝刀、铠甲什么的!”
林辰笑了笑:“去看看就知道了。不过我猜,里面藏的‘宝’,未必是兵器。”
顺着河谷往龟形山走,空气中的金属腥味更浓了,路边的岩石上开始出现锈迹,像是被兵器上的铁屑染过。沈公子越走越兴奋,不时用剑拨开路边的灌木,期待着能发现什么线索。林辰则在观察岩石的走向,这些岩石的排列隐隐有阵形,像是人为布置的防御工事。
傍晚时分,他们抵达龟形山脚下,山脚下有一片破败的村落,房屋的墙壁上还能看到箭簇的痕迹,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一块腐朽的木牌,依稀能认出“石匠村”三个字。
“石匠村?”沈公子踢开一块碎石,“难道这里的人都是石匠?和守石人有关?”
村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野狗在啃食骨头,见到他们,夹着尾巴跑开了。林辰走进一间相对完好的房屋,屋里的石桌上还放着凿子和锤子,墙角堆着几块半成品的石雕,雕的正是回音谷的调声石。
“没错,这里的人就是守石人的后代,”林辰拿起一块石雕,“他们不仅会凿石,还懂声理,只是不知为何村子会荒废。”
在另一间房屋的地窖里,他们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账簿,上面用毛笔字记录着:“……三月,送调声石至回音谷……五月,藏兵洞取铁……七月,声煞异动,村人往援……”后面的字迹被血污覆盖,看不清了。
“看来村子荒废,和上次声煞异动有关,”林辰合上账簿,“守石人村的人去支援回音谷,可能没能回来。”
沈公子看着账簿上的“藏兵洞取铁”,更兴奋了:“取铁?说明藏兵洞真有东西!说不定是用来打造调声石或者兵器的上好精铁!”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歇脚,林辰升起火堆,烤着白天猎到的野兔,沈公子则在研究账簿上的地图,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藏兵洞的入口,就在龟形山的“龟眼”位置。
“你看,”沈公子指着地图,“藏兵洞的入口被伪装成了山泉,得用‘石符’才能打开,这石符……看着像调声石!”
林辰凑过去看,地图上画的石符果然与调声石的形状相似。“看来守石人不仅守护回音谷,还负责看守藏兵洞,”他道,“这两个地方,怕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里,山风吹过龟形山,发出“呜呜”的声响,像巨龟在呼吸。林辰靠在老槐树上,手里把玩着调声石碎片,碎片在火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想起回音谷的守石人、石匠村的账簿、藏兵洞的传说,这些线索像散落的珠子,正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起来,而这根线,或许就是“声”与“石”的秘密。
沈公子早已睡熟,梦里还在念叨着“宝刀”“铠甲”。林辰望着龟形山的轮廓,山影在月色下像一头沉睡的巨兽,仿佛藏着无数秘密。他知道,明天的藏兵洞之行,或许能解开这些谜团,而他们要找的“宝”,可能比兵器更重要——比如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种失传的技艺,或是一份守护的责任。
火堆渐渐微弱,只剩下炭火在暗红地燃烧,映着林辰眼底的期待。前路还长,龟形山的藏兵洞在等着他们,更多的秘密与“宝藏”,也在黑暗中悄然等待着被发现。而他的脚步,从未停下,就像回音谷的石语,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响起最清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