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
痘疹未出时烦躁,用消毒饮可平定;痘疹已出后烦躁,用凉血剂能安宁;痘疹灌浆时浆清且烦躁,用保元汤治疗;痘疹收靥后虚烦,用四物汤灵验。
【注释】痘疹病症自始至终以安静为好,一旦出现烦躁,必然会引发其他变故。烦,指内心烦闷;躁,指身体躁动不安。这都是由于毒火太盛,致使神志无法平静。痘疹未出就烦躁,这是表邪郁滞,用消毒饮主治;痘疹已出而烦躁,这是血热,用凉血解毒汤主治;如果在养浆阶段,痘顶平塌、浆水清稀且烦躁,这是气虚,用加味保元汤主治;痘疹收靥后烦躁,这是血虚,用加减四物汤主治。
加减消毒饮(方剂见“杂症中发热”相关内容)。
凉血解毒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加味保元汤
人参 黄芪(制) 甘草(炙) 当归(酒洗) 白芍药(炒) 麦冬(去心) 枣仁(炒、研)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保元治虚烦,人参黄芪甘草攒,酒洗当归白芍药,麦冬枣仁一同煎。
加减四物汤
人参 当归 麦门冬(去心) 生地 栀子(炒) 白芍药(炒)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靥后血虚多烦躁,加减四物汤最妙,人参当归麦门冬,生地栀子白芍药。
谵妄
当毒热极其强盛,侵犯心经时,会出现胡言乱语、神志不清,仿佛能看见、听见不存在的事物,意志昏乱等症状。服用黄连解毒汤,就能使症状得到缓解。
【注释】谵妄这种症状,是由于毒热炽盛,向上侵扰心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言语错乱、胡言乱语,精神状态不清醒,仿佛看到或听到虚幻事物,神志昏聩迷糊。治疗应以黄连解毒汤为主。
黄连解毒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渴
痘疹初热时若出现大渴症状,宜用解毒汤;若因血热煎熬消耗津液而口渴,凉血之剂效果良好;痘疹成浆时津液外泄导致口渴,可用麦冬散;痘疹收靥后因津液受伤而口渴,生脉汤功效显着。
【注释】口渴,是因为毒火燔烧灼烤,在内损伤津液而引发。比如刚开始发热就口渴严重,这是里热炽盛,适宜用葛根解毒汤治疗;痘疹出得稠密,颜色鲜艳且口渴,这是血热毒盛,用凉血解毒汤主治;痘疹成浆阶段,由于津液向外泄出而口渴,用人参麦冬散主治;痘疹收靥后,因脾虚导致津液内伤而口渴,用生脉六均汤主治。
葛根解毒汤
葛根 升麻 天花粉 甘草(生) 麦门冬(去心) 生地 茅根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葛根解毒汤清热,津液上潮火自泄,升葛花粉生甘草,麦冬生地茅根列。
凉血解毒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人参麦冬散
人参 白术(土炒) 甘草(生) 葛根粉(煨) 麦冬(去心)升麻
以糯米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人参麦冬效通仙,津液外泄治易痊,参术甘草煨葛粉,麦冬升麻糯米煎。
生脉六均汤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白术(土炒) 甘草(炙)
以乌梅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生脉六均医脾弱,泄泻伤津大渴作,人参五味麦门冬,陈半苓术甘草合。
厥逆
若患者指甲苍白、小便清长,厥逆属于寒证,木香理中汤可以治愈;若指甲发紫、小便色赤,这是热厥,金花承气汤是很好的煎剂。
【注释】痘疹过程中出现厥逆的病症,有因气血虚寒引发厥逆的,也有因毒热郁闭导致厥逆的。
如果指甲颜色发白,小便清利,痘疹颜色还呈现灰陷,伴有泄泻、不思饮食等症状,这是外部阳气衰弱、内部阴气过盛,属于寒厥,用加减陈氏木香散主治;寒证严重的,用附子理中汤主治。要是指甲颜色发红,小便短赤涩痛,痘疹颜色呈现紫黑,伴有烦躁、烦闷不宁等症状,这是阳毒向内攻伐,热到极点反而出现寒象,属于热厥,适宜用栀子金花汤治疗;里实证的用承气汤泻下。
加减陈氏木香散
人参 肉桂 茯苓 半夏(姜制) 白术(土炒) 丁香 肉豆蔻(面裹煨) 甘草(炙) 诃子肉(面裹煨) 木香(煨)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木香散疗中外寒,参桂茯苓半夏攒,白术丁香肉豆蔻,甘草诃子木香研。
附子理中汤
人参 附子(制) 甘草(炙) 白术(土炒)干姜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附子理中治虚寒,中外无阳莫留连,人参附子炙甘草,白术干姜一同煎。
栀子金花汤
黄芩 黄连 黄柏 大黄 栀子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热厥栀子金花汤,热极反寒服最良,黄芩黄连并黄柏,大黄栀子共煎尝。
承气汤
厚朴(姜炒) 枳实(麸炒) 大黄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承气汤能除火热,里实不便毒气结,厚朴枳实川大黄,煎服便利毒即泄。
喘
若风寒侵袭肺部,先用杏苏饮;若是痰热所致,用凉膈白虎汤煎服;因泄泻导致声音微弱,用人参白术之类药剂;痘疹倒靥引发的气喘,用参归鹿茸汤可痊愈。
【注释】五脏之气都由肺统领,若受到外邪侵犯,肺气就会堵塞,气道不顺畅,从而引发气喘。实症表现为呼吸声粗且有力、持续时间长;虚证表现为呼吸声微弱、无力且短暂。痘疹初起发热直至出痘之后,若出现频频打喷嚏,或者鼻子流清水,这是风寒侵袭肺部导致的气喘,用杏苏饮主治。因食用积热食物、痰积内停,向上冲逆引发气喘的,这是火邪上炎损伤肺脏,适宜用凉膈白虎汤治疗。泄泻之后元气下陷,这是脾气不足导致的气喘,用人参白术散主治。痘疹灌浆到一半左右,忽然痘疹倒靥并伴有气喘,这是中气严重亏虚,用参归鹿茸汤主治。
杏苏饮
苏叶 枳壳(麸炒) 桔梗 葛根 前胡 陈皮 甘草(生) 半夏(姜炒) 杏仁(炒,去皮、尖) 茯苓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杏苏饮治肺伤风,苏叶枳桔葛根从,前胡陈皮生甘草,半夏杏仁白茯苓。
凉膈白虎汤
薄荷 连翘(去心) 石膏(生) 知母(生) 黄芩 甘草(生) 栀子 大黄 朴硝
以粳米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凉膈白虎治火喘,薄荷连翘共石膏,知母黄芩生甘草,栀子大黄配朴硝。
人参白术散
藿香 白术(土炒) 葛根 木香(煨) 甘草(炙) 白茯苓 人参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脾虚白术散如神,藿香白术共葛根,木香甘草茯苓配,人参加入扶元真。
参归鹿茸汤(方剂见“灌浆症”相关内容)。
痰
痰是由津液潴留而产生,痘疮之热毒煎熬津液就会形成痰。可酌情使用加味二陈汤,在痘疹灌浆时,用保元化毒汤能使痰症平复,病情安宁。
【注释】痰是津液潴留于胸中所形成的。痘疹的毒火会消耗、熬炼津液,使津液上涌阻塞气道,导致喉中发出痰声。此时适宜采用清理气机、化解痰液的治法,不可贸然使用金石类药物,以免损伤真气,可用加味二陈汤治疗。但如果在痘疹灌浆阶段出现这种情况,则要禁用二陈汤。只需在有助于灌浆的药剂中,稍微添加一些清理气机、化解痰液的药物,比如在保元化毒汤中加入橘红、贝母、桔梗、麦冬,这样就十分妥当。
加味二陈汤
麦门冬(去心) 前胡 栝蒌仁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生) 枳壳(麸炒) 桔梗 杏仁(炒去皮、尖) 黄芩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痘证多痰宜二陈,麦冬前胡栝蒌仁,陈皮半夏茯苓草,枳桔杏仁共黄芩。
保元化毒汤(方剂见“起胀症”相关内容)。
咳嗽
毒热熏蒸,如同火灼肺金,导致肺气上逆,从而频繁咳嗽。痘疹初热出疹时咳嗽,宜用杏苏饮;痘疹收靥时咳嗽,用清膈二陈汤疗效神奇。
【注释】咳嗽,是既有声音又有痰液的症状。这是因为痘毒之热向上熏蒸于肺,使得肺气上逆,进而引发咳嗽。如果在刚开始发热时就出现咳嗽,适宜用杏苏饮主治。若是偶然感染风寒导致咳嗽,也用此药。从痘疹起胀到灌浆阶段咳嗽,是由于喉间有痘疹,气道变窄,痘疹收敛后咳嗽自然会痊愈,不必服药。痘疹结靥后咳嗽,是因为卫气虚弱,肌肤腠理疏松;若是因风寒引起,都适宜用人参清膈散治疗。若是因余热导致,适宜用加味二陈汤治疗。
杏苏饮(方剂见“喘症”相关内容)。
人参清膈散
人参 黄芪(生) 茯苓 白术(土炒) 黄芩 当归 白芍(微炒) 知母(生) 桔梗 甘草(生) 柴胡 滑石(飞) 紫菀 地骨皮 桑皮(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清膈散疗靥后咳,参芪苓术芩归芍,知桔甘草柴滑石,紫菀地骨桑皮合。
加味二陈汤(方剂见“痰症”相关内容)。
干哕
痘疮出现干哕症状,表明病情较为严重,这是毒热上逆,正气难以抵御所致。若是实热引发的干哕,用橘皮竹茹剂;若是虚寒导致的,丁香柿蒂汤疗效显着。
【注释】干哕,表现为只有声音而无呕吐物,其声音沉重且悠长,属于阳明胃经的病症。这是由于毒热上逆引起的。另外,还有因胃气不足,无法正常容纳受纳食物,又有寒邪侵入胃中,致使胃气不能正常主持运化,反而上逆引发干哕。如果是热证导致的干哕,用橘皮竹茹汤主治;若是寒证导致的,用丁香柿蒂汤主治。
橘皮竹茹汤
橘红 半夏(姜制) 麦门冬(去心) 枇杷叶(姜炙) 甘草(生) 竹茹 赤苓 人参
以芦根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橘皮竹茹汤如神,专医胃热呕逆频,橘半麦冬枇杷草,竹茹赤苓与人参。
丁香柿蒂汤
丁香 人参 高良姜 柿蒂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丁香柿蒂汤治寒,胃气上逆不得安,丁香良姜人参共,更入柿蒂一同煎。
呕吐
若因毒邪强盛而呕吐,二陈汤效果良好;若吞咽不利,鼠粘汤为宜;因伤食而呕吐酸水,大安丸有效;若因气虚导致呕吐,可用和胃方。
【注释】呕,是既有呕吐物又有声音;吐,是只有呕吐物没有声音,这两种症状都与胃相关。痘疹刚开始出现就呕吐的,是火邪侵犯胃腑,毒气向上蒸腾,痘疹颜色必然红紫,适宜用栀连二陈汤。从痘疹起胀到收靥阶段呕吐的,是因为痘疮聚集在咽门,导致吞咽不利,这种情况须用鼠粘子汤。如果是伤食引起的呕吐,呕吐物必定腥酸,适宜用木香大安丸。倘若呕吐之后精神困倦,不想吃东西,这是胃气虚弱,用参砂和胃汤主治。
栀连二陈汤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生) 栀子(姜炒) 川黄连(姜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毒气冲胃吐频频,医治须宜用二陈,陈半茯苓生甘草,栀连姜炒效如神。
加味鼠粘子汤
桔梗 射干 连翘(去心) 荆芥 防风 山豆根 鼠粘子(炒、研)干葛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鼠粘汤极合,桔梗射干同连翘,荆芥防风山豆根,鼠粘子炒配干葛。
木香大安丸(方剂见“惊搐”相关内容)。
参砂和胃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藿香 茯苓 陈皮 半夏(姜制) 缩砂仁 甘草(炙)
以煨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虚吐参砂和胃汤,人参白术共藿香,茯苓陈皮制半夏,缩砂甘草引煨姜。
呛水
毒邪壅塞会厌,导致水难以咽下,水液溢入气道,就开始出现呛咳。咽喉肿痛会使气道变狭窄,使用甘桔汤或解毒汤都是很好的治法。
【注释】出现呛水症状,是由于火毒强盛,壅塞在会厌部位。咽门负责接纳饮食,一旦被毒热壅塞,就必然会肿痛,水不容易咽下,进而溢入气道,所以气喷出来就产生呛咳。适宜使用加味甘桔汤,或者加味解毒汤也可以。这种症状若出现在痘疹发病七天前,都属于凶险的情况。如果在七天之后,外部痘疹饱满光泽且出现呛咳,这是因为咽门处痘疹生长,堵塞气道所致,等到结痂时呛咳自然会停止。医者对于毒邪强盛的痘疹,应提前使用清理气道的药物,不让热毒侵犯,自然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加味甘桔汤
牛蒡子(炒) 苦桔梗 生甘草 射干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甘桔汤最良,痘证呛水效非常,牛蒡子合苦桔梗,甘草射干共煎尝。
加味解毒汤
元参 苦桔梗 麦门冬(去心) 当归尾 赤芍 生地黄 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研) 丹皮 红花 甘草(生) 木通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解毒汤最灵,元参桔梗麦门冬,归芍生地翘牛蒡,丹皮红花草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