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年长出痘
年纪稍大的人出痘疹通常不太好,因为真阴本就亏损、元气虚弱。一旦出痘,毒火炽盛,就如同水无法克制火,身体难以支撑。若夹热,可用参麦清补剂;到攻浆阶段,适宜用参归鹿茸汤。
【注释】男子自十六岁之后,都算是年纪稍大。此时情欲渐开,元精容易耗泄,又碰上痘毒之火炽盛,就会导致真阴亏损。阴液虚弱不能克制火邪。所以常常到了痘疹灌浆的时候,会出现口渴心烦、鼻出血、咽喉疼痛,甚至无法成脓、结痂的情况。治疗时不能随意使用寒凉药物。出痘五六天前,只适宜用参麦清补汤调治,到了七八天,如果脓浆不畅,急需促使脓浆形成,用参归鹿茸汤,同时配合鸡冠血酒内服。只要脓浆能顺利形成,或许就可没有忧患。
参麦清补汤
当归 川芎 花粉 白芍(酒炒) 生地 人参 生黄芪 前胡 桔梗 牛蒡子(炒、研) 生甘草 红花 南山楂 麦冬(去心)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参麦清补用归芎,花粉白芍生地同,参芪前桔牛蒡草,红花山楂麦门冬。
参归鹿茸汤(方剂见“灌浆症”相关内容)。
鸡冠血酒(方剂见“灰陷白陷”相关内容)。
妇女出痘行经
妇女出痘疹时若恰逢月经来潮,若在经期,毒邪随经血排解,不必惊慌;若不在经期,需凉血解毒治疗;月经过期不止,用四物解毒汤;失血过多致气血虚弱,服用十全大补汤。
【注释】女子出痘疹时,若遇到月经来潮,必须询问是否处于经期。若月经按时而至,那么毒热会随着经血排解,无需特别治疗,病症会自行痊愈。若月经并非在经期来潮,这是毒火在胞宫内扰动,导致血液妄行,此时应用凉血解毒汤治疗;若月经过期仍未停止,是毒热侵入血室,用四物解毒汤加玄参、甘草主治。若在痘疹灌浆时失血过多,这是气血虚弱无法统摄血液,需立即使用十全大补汤。若治疗稍有迟缓,痘浆不能顺利形成,就难以救治了。凉血解毒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症治”相关内容)
四物解毒汤
当归 白芍(酒炒) 生地 元参 栀子(炒) 川芎 生甘草 黄连(酒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四物解毒汤如神,归芍生地共元参,栀子川芎生甘草,黄连黄柏共黄芩。
十全大补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孕妇出痘
妊娠期妇女出痘疹,情势极为棘手,母子安危紧密相连,全在治疗的把握间。要仔细审察病因,依据症状论治,如圣安胎药的功效神奇灵验。
【注释】孕妇最忌讳出痘疹,因为热邪容易扰动胎气,一旦胎儿流产,气血就会因此受损,又怎能指望痘疹顺利起胀、灌浆、结痂呢。所以遇到孕妇出痘疹,自始至终都应以安胎为首要任务。使用如圣散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治疗,切不可轻易使用会伤害胎儿的药物,以免触动胎气。
如圣散
当归身 陈皮 白术(土炒) 大腹皮 黄芩 缩砂仁(连壳炒) 甘草(生) 黑豆(酒洗) 桑上 羊儿藤
加水煎煮后服用。
若是痘疹刚开始发热,可添加升麻、葛根、连翘。若痘疹发出且分布稠密,添加酒炒黄连、牛蒡子、连翘、南山楂。痘疹若不起发,加用牛蒡子、赤芍药。若出现口渴症状,加入麦门冬、知母、天花粉。若有动血情况,在四物汤基础上加黄芩、黄连。若脾虚且进食少,毒邪难以透发,就用《千金》内托汤去掉肉桂,大幅增加人参、黄芪用量。若身体发热且有外感邪气,用参苏饮加木香。
【方歌】安胎如圣散最宜,归陈白术大腹皮,黄芩砂仁共甘草,黑豆羊藤服莫疑。
痘出遇产
痘疹正大量发出的时候恰逢孕妇临产,此时束手无策,形势极其危险。如果没有其他异常情况,用十全大补汤治疗;若是恶露没有排尽,就用黑神散治疗。
【注释】孕妇在痘疹正大量发出的时候,突然要生产,等生产之后没有其他病症的,只适宜大力补充气血,用十全大补汤主治。如果腹中微微疼痛,这是恶露没有排干净,用黑神散主治。
十全大补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黑神散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青皮(醋炙) 香附(醋炙) 蒲黄 桂心 干姜
加水煎煮后温服。
【方歌】恶露未净黑神良,当归川芎熟地黄,青皮香附俱醋炙,蒲黄桂心合干姜。
产后出痘
产后如果遇上出痘疮,只需凭借补益之法,不必惊慌。十全大补汤能发挥全部功效,切勿使用寒凉药物导致身体损伤。
【注释】妇女产后气血已然受损,又遭遇出痘的情况,那么气血难以同时满足身体所需与抵御痘毒。只适宜大力补益气血,用十全大补汤进行治疗,千万不可随意使用寒凉药剂,以免损伤身体的生机。
十全大补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