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引狼
沈宴领命,下令先锋营掉头。
苏豫和沈宴跟在一言不发的萧锦羡身后,还是沈宴先道,“大将军,如今淮源城门大开,胡人应是没有防备,咱们其实大可以率先发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萧锦羡只是抬了抬手,在部下面前,他鲜少展露出自己的情绪,可是此刻,有一个可怕的念头已经呼之欲出。
他不得不强行按下心底的焦虑,问道,“淮源尚且如此,胡人力量渗透究竟有多深入,你我不得而知。从他们悄无声息夺下淮源,并且按下消息的态度来看,沈将军,你觉得,这空城计是真是假?”
沈宴的神情并不轻松。
他与楚昊对调,自打抵达桐邱,关于淮源的消息,像是有人只愿意让他知道他们想让他知道的部分。
其余却是一概不知。
看似大开的城门,究竟设下怎样的陷阱,他无从得知。
沈宴并未答话,萧锦羡吐了口气,“沈将军,此次驻扎桐邱的,约三万人马。后续大部驻扎交州,你再拨两万,进驻桐邱,准备开战。”
沈宴疑惑道,“攻下小小淮源,需要五万人马吗?饶是胡人动作再快,韩宥安就没任何对策吗?难道就眼睁睁地将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
“五万人马,非攻城所用。”萧锦羡平静道,“去传令吧。”
沈宴应声,快马先行回营。
几日后,西部战报传来,沈清拿下台东,已进驻幽云城。
沈宴另分拨的两万人,已从交州南下,陆陆续续抵达桐邱。
萧锦羡骑在马上,沿着西渡川远眺一马平川的东庆。他的身后是原地驻扎的士兵,他们沉默的没发出丝毫声音。
楚昊治军有方,将这队人马交至沈宴手中时,已成萧军精锐。
而此刻,萧锦羡正在等另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将决定他是否要一举攻下眼前的这座城池。
终于,远处有几匹战马飞奔而来,身着布衣的士兵翻身下马,大口喘着粗气,半跪在萧锦羡面前道,“大将军,已经探明了,东庆的东北部,的确有一支骑兵已经入关。淮源的百姓当初根本没有逃,几乎被胡人屠杀殆尽。活着的几个,要么疯了,要么废了。”
“一开始入淮源的胡人,只有零零散散百数之众。但他们装扮成汉人的模样,总是在夜深人尽时,对着百姓下手。他们先是偷了驻守淮源的守军,悄无声息夺下城楼。接着再继续屠杀平民。淮源城不大,不过一旬时日,便杀得近乎空城。”
也难怪当初沈宴并未察觉有异,他们使了易容术,混在淮源城中。再在深夜,悄无声息下黑手。
苏豫背脊一僵,“胡人果真入关了?东庆陛下没有丝毫对策?”
萧锦羡微眯了眼,证实了心中猜测,“引狼入室啊……”
*
“引狼入室?”顾思远和杨运几乎是同时跳起来的。
何小婉点点头,“这些我已经同温……夫人讲了。确实是父亲亲口告诉我的,否则,我也不会千里迢迢往琼州来。”
沈清、沈宴兵分两路进军东庆,本就打着驱外敌的名号,一路高歌猛进。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胡人,竟是韩宥安自己引来的。
但当他们入关,便出尔反尔,反将韩宥安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开始,是有胡人易容成汉人的模样入定安城。”何小婉继续道,“南山月死后,陛下得知这等消息,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控制了几名胡人,要见他们的首领。”
“父亲在朝堂里与陛下就此事起了争端,陛下一怒之下将父亲收押。消息传来府中,我赶紧进宫想求姐姐,替父亲向陛下求饶。可是因小太子失踪,姐姐整日以泪洗面。眼下何府出事,她自顾不暇。最终,她给了我一百人,悄悄将我送出城。”
“姐姐的眼睛都快哭瞎了,身体也每况愈下。她嘱托我,一定要找到小太子。我没地方去,我也没其余的方向,只好带人来了琼州。”
“所以,夫人。”何小婉看向温念之,“太子殿下究竟在何处?这是姐姐的嘱托,我……我一定要找到他。”
可是温念之只是摇摇头,“我告诉过你了,韩时衍的行踪极为机密。我不知不道。”
闻言,何小婉又将充满希望的目光看向顾思远和杨运。
温念之继续说,“连我都不知道的,他们又怎么知道呢?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将军不会伤害韩时衍。”
也不知何小婉听进去没有,眼里的希望逐渐黯淡,她恹恹地叹了口气。
杨运补充道,“何小姐放心,将军的为人,末将以人头担保。当下,你就跟着夫人安心的待在在琼州,错不了。当务之急,是要驱除外族。天下大乱,至少此处是安全的。”
何小婉咬唇,略微点点头。
说的也是,目前的确再无其他出路。
那一百人,暂时收在琼州守军中。他们是东庆的兵,自是不愿心甘情愿的归顺。杨运只好单独搭了帐子,派人看着他们。
顾思远迟迟未做声,屋子里静下来,他才道,“如今将军远在淮源,想必已有消息传入军中。夫人,在下有一计。”
“请讲。”
他的目光掠过杨运,脑海中浮现出一张舆图,“沈宴、沈清两位将军从西、北两方入庆。而胡人是从东北方入关,倘若消息不及时,将军继续深入定安城方向,大将军必会先遭堵截。此时,不如由杨将军率军,从酉泉直插中原腹地,进驻定安南方,与将军形成三路纵围之势。将胡人堵在东北面,迫使他们退出关外。”
杨运听闻一番话,的确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但温念之却反驳道,“不行。顾大人的方法不错,可是杨将军一旦离开琼州。乌衣江以南的西祁,如今只有楚将军坐镇。西祁尚未完全平乱,若叫乌七八糟的割据势力北上,继续向东北方行军,那原本的北宁疆域又该如何?”
门外传来阵阵掌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