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头,见部下又损失过半,而楚人的阵型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吐六于可汗是真坐不住了,立即睁大眼睛四下寻觅起来。剩下这点人都不够塞人家牙缝的,不能再打了,否则自己就要成光杆司令了。而且这片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之地,没有强有力的军队充当后盾,就算这次能侥幸苟活,也万万躲不掉其他部落的觊觎和欺凌,所以他立即下定决心,准备溜之大吉。
扫了一圈后,当下的局面他也看清楚了,前面和两侧都已被楚军堵死,若想跑路就只剩下后面可走了。虽然对面人多,但若全力以赴,他相信自己还是可以跳掉的。于是立即下定决心,准备从这个方向直接开溜。只是,刚要下令,心里又突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对面也是骑军,箭术也相当了得,若贸然将后背露出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所以又立即改变了主意。
紧接着就压着声音下令:“集合!组成突破阵型,不要硬拼,只管冲过去,然后立即撤回部落。”他觉得部落里面还有几万人,虽然都是老幼妇孺,但关键时刻也是可以提供战斗力的,而且里面到处是帐篷,环境复杂,他们还可以以地利之势展开反击,简直是一举多得。
听了这命令,剩下的骑卒大喜过望,现在的局势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不敢打了,跑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立即打马靠过去,紧紧地挤成一团。
见队伍集合完毕,吐六于可汗猛一咬牙,放声大喊:“进攻!”喊完立即带着队伍朝着对面那条黑压压的包围圈冲过去。
冯世安看的一愣,这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还真把他给唬住了,不禁暗暗嘀咕:“奶奶的,还真小看你们了。”在他的观念里,狼克骑兵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主,万万想不到,这个部落却大不一样,看上去还真有那么几分血性,直搞得他的心中升起了几分敬佩之情。
不过敬佩归敬佩,仗还是要打的,于是也赶紧下令:“杀!”话音未落,立即猛抽战马,朝吐六于可汗直冲过去。他知道,这个下令的身份肯定不一般,所以他打算擒贼先擒王,立即砍了他的脑袋。
他一动起来,征北军将士也赶紧扬鞭打马,朝着对面那些试图以卵击石的吐六于残军冲过去。行进过程中,两翼迅速收拢,准备将这些人紧紧地围起来,一举消灭,结束战斗。
见楚军摆出这个阵型,惶惶不安的吐六于可汗却大松一口气,心想,这个决定果然英明。
转眼间,双方人马再次撞到一起,冯世安看准时机,高高挥起“斩狼刀”,抢先朝吐六于可汗的脑袋砍过去。
吐六于可汗见状赶紧偏头躲避。
见这刀落空,冯世安也不急,立即拧腰,顺势提刀,朝他的后背削去。
吐六于可汗依旧不反抗,赶紧俯身躲避,同时,挥起鞭子疯狂地抽打马背。
战马吃痛之下发出一阵凄厉的嘶鸣,然后突然暴起,带着他“噌”地冲出包围圈,扬长而去。
其他吐六于骑卒也同样如此,只躲避,不还击,实在躲不过去了才会匆匆挥刀抵挡一下,然后继续打马往外冲。
这一招果然管用,虽然与敌人间的悬殊更大了,但付出的伤亡却比刚才少了很多,而且仗着速度的优势,他们还真成功地从楚军的包围圈里逃了出去。
见这一轮依然没有结束战斗,冯世安大为恼火,立即拉住缰绳停下,准备发起第三轮冲杀。然而,等他转过身时,却差点惊掉了下巴,因为他竟然发现那些“英勇”的吐六于骑卒正在朝远方狂奔而去,连头都没回一下。
“干你们祖宗!”冯世安恍然大悟,这才知道为啥刚才他们连刀都不出一下,因为那全是佯攻,逃命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他火了,立即下令:“放箭!放箭!”
听了这命令,将士们立即送刀入鞘,张弓搭箭,快速射击。只看到密密麻麻的箭矢就跟雨点一般,飞速朝前面砸过去。
只是这一回吐六于骑卒准备充分,机敏地躲过了这阵箭雨,然后继续埋头狂奔。
见此情形,冯世安果断收起弓箭,扬鞭打马,率领着大军猛追过去。
此时的吐六于部外围,当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个部落的民众全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部落保卫战。他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规模的骑军大战了,所以一听到消息,立即倾巢而出,既是看戏,也准备在战争结束时,第一时间冲上去,为他们的勇士欢呼、呐喊。
然而,万万想不到,战争一开始,他们就看到一幅与自己的期待截然相反的画面。
见仅仅经过一轮远射,自己这边就落入下风,他们躁动的心立即安静下来。等到第一轮对攻,看到自己这边又损失惨重,他们的心又立即跳到嗓子眼。再等到第二轮对攻,发现他们的骑军开始抱头鼠窜,“轰”得一声,安静的人群再次热闹起来。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快跑啊!敌人杀过来啦!”人群顿时一哄而散,男女老幼立即争前恐后地往部落内逃。
见此情形,吐六于可汗立即挥手大喊:“回部落!回部落!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只是,民众们逃跑都来不及,谁还有工夫听他喊的是什么。再说了,正规的骑军都打不赢,让他们这些放羊的老幼妇孺顶上去,这可能吗?
确实不可能,民众们一冲回部落,就立即开始收拾东西。大家牵马的牵马,装车的装车,也都准备溜之大吉。只是刚装了些细软,就听到外面已经传来“轰隆隆,轰隆隆……”的马蹄声,然后也顾不上其他东西了,立即拉上孩子,冲出部落,慌慌张张地朝北方逃去。
见部落乱成一团,已无半点抵抗之力,吐六于可汗最后的希望立即灰飞烟灭,忍不住往大腿上重重一砸,破口大骂:“干你们娘的,一群胆小如鼠的狗东西。”骂完也赶紧调整方向,朝北逃去。现在他是半点办法也没有了,只能去投奔他的老大哥,狼克人了。
年长将军那边也不比他这边好多少,见可汗临阵脱逃,大势已去,也立即带兵冲出包围圈,逃之夭夭。
一直追到吐六于部大门外,见确实追不上了,冯世安、孙渭这才拉住缰绳停下,放弃了,不追了。因为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再浪费精力、体力就得不偿失了。而且接下来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可能在这里浪费紧张宝贵的时间。
征北军如钟一般围在部落外,冷冷地看着里面的吐六于人哭爹喊娘,连滚带爬,疯狂逃窜。
想到之前狼克骑军南下,烧杀抢掠的画面,冯世安、孙渭真想带兵杀进去,将他们斩杀殆尽,然后踏成肉泥。可是,他们终究还是忍住了,没有这么干。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跟这些东西不一样,是人,不是禽兽,不能这么干。更重要的是,大将军李元吉有明令,禁止滥杀无辜百姓。
这一点,李元吉曾重点解释过,他说他要的不是现在,是更久的未来,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要的是草原人、大楚人彻底解开心结,化开现在这种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他们也很心动,也愿意为之努力,所以就强行忍住了心中的澎湃杀意。
看着部落中央的那几座最高大、最显眼的帐篷,冯世安抬臂一指,命令道:“去几个人,把那几座帐篷给我烧了。”
听了这话,几个骑卒立即扬鞭打马冲过去。里面的吐六于人还有很多,而且还在到处乱窜,场面十分混乱,不过他们却很小心,生怕碰到任何一个人。
来到部落中央,立即下马,放火烧帐篷,整个过程,无一人上来阻止。放完火,等火势完全烧起来,他们这才翻身上马,大摇大摆地往外面赶。走在路上,看到四下的吐六于人见到他们时立即连滚带爬,躲得远远的,他们开心坏了,嘴角都咧到了耳朵根。
见大火冲天而起,冯世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嘿嘿”一笑,心想:老子一不杀人,二不抢东西,就放把火助助兴,烘托烘托气氛,不过分吧。
笑完,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哈哈,大功告成。”接着转头看着孙渭,“哈哈,老孙,走,下一个地方再分高下。”
孙渭眉毛一扬:“走着,谁怕谁?”说完立即调转马首。
冯世安又是一笑,然后赶紧打马跟上去。
见这支骑军突然打马离开,乱成一锅粥的吐六于人立即安静下来,然后赶紧冲到外面,看着骑军离去的背影。
见骑军果真离开了,他们立即面面相觑起来,这是什么情况?打了胜仗,却不杀人,不抢东西,更不抢地盘,为什么!?他们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