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葵回到房间,刚把锅铲放在桌上,门外就传来压低的争吵声。她停下手,没去碰药瓶,而是走到门边,耳朵贴了上去。
“你天天占着静心潭,别人就不该练了?”
“我突破在即,长老都点头了,你急什么?”
“那我们轮值守山、清阵眼的功劳算什么?”
她听了一会儿,转身离开门口,径直朝大长老的静室走去。
路上风不大,但她还是抬手摸了摸右腕的布条。血已经干了一层,新渗出来的又让布料发硬。她没管这个,推开了静室的门。
大长老正在翻一本旧册子,头也没抬:“回来这么快?”
“没走。”她说,“有人吵架。”
大长老放下笔:“因为什么?”
“静心潭的使用时间。一个说要突破,一个说轮值辛苦。两边都有理,但谁也不让。”她站在门口没动,“以前没人提这些事。”
“以前有外敌。”大长老合上册子,“现在太平了,人就开始看脚底下的地盘。”
姜小葵点点头:“我想自己处理。”
“你不是裁判。”大长老看着她,“别站中间劈开两边,要做桥。”
“我知道。”她转身要走,又停下,“他们信我,是因为我也睡过柴房,啃过冷馍。不是因为我现在穿这身衣服。”
大长老没说话,只轻轻点了下头。
第二天下午,演武场角落多了个圈状符阵。金线在地上画了个半圆,隔出一块安静区域。姜小葵坐在最边上,锅铲横在腿上,像搁菜刀那样随意。
六个弟子陆续来了,有吵过的,也有旁观的。谁都没坐主位,她也没让。
“先说事。”她开口,“谁想先讲?”
那个轮值的年轻弟子立刻举手:“他连续七天占深夜时段!我们其他人只能抢早晨雾气重的时候,灵气都被压住了!”
被指的那个师兄脸色涨红:“我卡在关头,错过这次,半年都别想进阶!你们就不能等几天?”
“等?”另一人冷笑,“上次你说三天,结果用了十天!”
声音一下子高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差点吵成一片。
姜小葵抬起左手,按了按右腕。布条裂开一道口子,血又流了出来。她没遮,就这么露着伤口,慢慢解开布条,重新缠了一遍。
所有人都安静了。
“我也刚打完架回来。”她说,“伤没治,是因为有些架,比拳头难打。”
她把锅铲往地上一敲,一道金纹从铲尖蔓延出去,地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数据图——每个人的执勤记录、灵气吸收曲线、任务完成次数。
“你看你。”她指着那位师兄,“确实贡献不少,前月独自修好了东侧断符链。但你也确实占了静心潭三十七个时辰,超过规定两倍。”
那人张了张嘴,没反驳。
“再看你。”她看向轮值弟子,“你连值十二夜,一次没缺勤。可你有三次在值守时灵气波动异常,说明状态早就撑不住了。你不说,没人知道。”
两人低头不语。
“我不想听谁对谁错。”她说,“我要的是以后别再吵。”
她拿出一张纸,上面写了三条规则:
一、所有修炼资源按“功绩积分”兑换,积分来自任务、值守、协助修复阵法等实际贡献;
二、设立监督员三人,由弟子互选产生,每月轮换;
三、重大资源使用需提前申报,公示三日无异议方可执行。
“简单点说。”她收起纸,“你想多练,就得干活换时间。谁干得多,谁优先。但所有人盯着,不能黑箱操作。”
有人问:“那你呢?你是不是也能用积分?”
“我能。”她说,“但我不会。我是圣女,不是来分饼的。”
“那是来干嘛的?”那个小姑娘又低声问了一句,“等你下次出门,这套没人管怎么办?”
姜小葵看着她:“我会亲自记第一个月的数据。每五天公布一次执行情况。如果有问题,当场改。”
她顿了顿:“我不是来当官的,是来一起把日子过明白的。”
没人再说话。
她站起来,锅铲收回袖中:“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选监督员。名字写在纸上,投进演武场东角那个铁箱里。明天中午开箱。”
说完她转身走了。
背后传来窸窣的声音,有人开始讨论投票人选,有人掏出纸笔,还有人小声问:“积分能不能用来换药材?”
她没回头,脚步很稳。
回到屋里,她终于打开药瓶,倒出些粉末准备敷伤口。刚掀开布条,袖子里那张纸条又震了一下。
这次她早有准备,立刻抽出来。
背面那行字还在:**不同之道,亦可同频。**
但最后一个字的尾划,又延长了一截,像是被人用看不见的笔继续写下去。
她盯着那道线。
纸条第三次震动。
这一次,震动的方向变了。
不是从外面传来的轻弹。
是从她自己的名字——“姜小葵”三个字上。
字迹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