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运动场工地的建设,在清除了赵宗实这个内部隐患后,进入了一个相对顺畅的时期。地基与主体看台的土木工程进展迅速,每日都能看到新的变化。然而,随着工程进入更精细、更专业的阶段,一些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开始如同暗礁般浮出水面,让范仲淹和沈括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赵祯“蓝图”上标注的“标准泳池过滤循环系统”和“跑道弹性面层”。这两项技术,完全超出了当下大宋工匠的理解范畴。
泳池那边,沈括带着将作监的几位大匠,对着图纸上那些代表管道、阀门、过滤罐的符号一筹莫展。原理,赵祯已经尽可能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利用水位差形成流动,使池水通过沙石层过滤杂质。但具体如何实现?管道用什么材料?连接处如何保证不漏水?过滤沙石的规格和铺设层次如何?水泵(如果需要有的话)如何设计制造?一系列的问题,让这群大宋顶尖的工匠们抓掉了不少头发。
“沈大人,这……这‘虹吸原理’虽妙,但要将这许多竹管、陶罐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还要承受水压,难,难啊!”一位老匠人苦着脸道。
(承)
而在跑道区域,问题同样棘手。赵祯要求跑道面层“平整、有弹性、不扬尘、雨后速干”。夯土显然达不到要求。沈括尝试了多种物料混合,包括石灰、黏土、细沙甚至尝试加入糯米汁、桐油,但制作出的试样不是过硬就是过软,要么容易开裂,要么遇水成泥,距离陛下要求相去甚远。
“弹性……何为弹性?”一个年轻工匠捏着一块坚硬的试样,满脸困惑。
范仲淹看着沈括送来的问题汇总和一次次失败的实验记录,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知道,若是寻常工程,大可降低标准,凑合了事。但这是陛下亲抓、万众瞩目、甚至与西夏赌上国威的项目,更是新政的象征,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将就。
“能否……请示陛下,降低此二项标准?”范仲淹试探着问沈括。他知道陛下对这两项格外看重。
沈括摇了摇头,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混合着苦恼与兴奋的光芒:“范相公,陛下曾言,此二项乃至运动场之‘灵魂’!泳池若无活水,便是死水臭潭;跑道若无弹性,便伤士卒腿脚,与寻常校场何异?下官以为,非但不能降低标准,反而必须攻克!此乃格物致知之绝佳实践!”
他将一次略有效果的跑道面层试样碎片放在桌上:“下官发现,加入一定比例的某种矿渣粉末,其凝结后之硬度与韧性似有改善,只是比例尚未摸准……”
(转)
就在范仲淹和沈括为技术难题焦头烂额之际,皇城司关于工部郎中李铭的监视,有了新的发现。
李铭那位清客,在与西北商号多次接触后,似乎并未打听到什么确切消息,行为收敛了许多。然而,顾千帆的手下却意外截获了一封从西北边境辗转送入李铭府中的密信。信的内容用了隐语,但经验丰富的皇城司密探还是破译出了部分信息——写信人似乎在催促李铭,利用其职务之便,打探“博览会”的详细筹备情况,特别是朝廷邀请了哪些番商,以及市舶司对番商货物的查验标准。
这封信,像是一道惊雷,证实了李铭与西夏方面确有关联,而且对方已经开始索求回报,目标直指即将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
“陛下,是否立即收网,逮捕李铭?”顾千帆请示道。
赵祯把玩着手中一枚精致的琉璃镇纸(“博览会”的样品之一),沉吟良久,摇了摇头:“不,再等等。李铭只是个小角色,抓了他,反而会惊动藏得更深的大鱼。而且,朕想知道,他们打听这些,究竟想干什么?是想破坏博览会,还是想混水摸鱼?”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将计就计。让市舶司‘无意中’泄露一份半真半假的博览会筹备细则给李铭能接触到的层面。重点‘透露’,朝廷对西域、西夏方向的商队查验将格外严格,但对南海番舶则会适当放宽,以显怀柔。”
“陛下的意思是……引蛇出洞,并祸水南引?”顾千帆立刻明白了赵祯的意图。
“不错。”赵祯点点头,“看看他们是想硬闯西域这条被我们严防死守的路,还是会被迫选择他们并不熟悉的南海路线。无论他们选哪条,都更容易露出马脚。”
(合)
技术壁垒与人心壁垒,如同两条平行的战线,同时考验着赵祯和他的团队。
运动场工地上,沈括带着工匠们日夜试验,失败的记录堆积如山,但偶尔闪现的一丝进展,又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范仲淹则不得不动用更多资源,四处搜罗奇特的矿料、寻找手艺更精湛的工匠,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如陛下偶尔提及的那样,设立一个专门的“格物院”来攻关这些难题。
而在看不见的暗处,皇城司的网正在悄然收紧。李铭在收到那封密信后,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与挣扎,他感觉自己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深渊,却似乎已经失去了回头的勇气。他不知道,自己每一次犹豫,每一个小心翼翼的打听,都在皇城司的监视下,成为了牵引出更大阴谋的线索。
赵祯站在巨大的汴京沙盘前,目光在运动场工地和规划中的博览会场地之间游移。他知道,无论是突破有形的技术壁垒,还是守护无形的人心壁垒,都需要时间、智慧,以及……一点点运气。
悬念: 沈括能否在工期之内攻克泳池和跑道的技术难关?李铭会在西夏的胁迫下走到哪一步?赵祯“祸水南引”之计,能否成功扰乱西夏的部署,并顺藤摸瓜找出隐藏在朝中的更大内鬼?看似稳步推进的局势下,技术与人心的双重考验,正变得愈发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