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的醇香仍在出租屋盘旋,李建国抱着空保温桶来回踱步 —— 布套上 “劳动最光荣” 的红字沾着油印,倒像是给 “光荣” 二字镀上了一层鲜活的烟火气。“总窝在这儿不是长久之计,” 他突然用指节敲了敲案板上的铁丝架,“得找个像样的地儿,让沈师傅的老汤和你的微波炉都有安身之所。”
沈亦舟正用纸巾擦拭沾着肉糜的指尖,听到这话动作微顿。夕阳透过窗户斜斜洒入,给老旧的微波炉镀上一层金边,他忽然轻笑出声:“其实试菜那会儿我就琢磨了 —— 要不咱们合伙开个工作室?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教普通人用家里的锅碗瓢盆做出地道硬菜。”
李伟手里的钢丝球 “哐当” 掉进洗碗池,水花溅得满手都是:“说真的?您可是国宴大师的传人,跟我这‘微波炉战神’搭伙,就不怕砸了招牌?”
“砸招牌?” 沈亦舟抓起一块剩下的狮子头丢进嘴里,酥脆的外壳在齿间迸开,滚烫的肉汁混着马蹄碎的清甜在舌尖炸开。他浑然不觉油星沾在唇角,任由酱汁顺着指缝往下淌,抬手随意蹭了蹭围裙,“能让打工族花十五块钱做出狮子头,可比在米其林餐厅做万元套餐有意义多了。”
他突然沉默下来,目光落在案板上揉面时留下的面粉痕迹,像一场无声的雪。良久,喉结动了动:“祖父当年教我做菜时说过,‘烹饪不是炫技,是给人暖肚子’。” 回忆起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握着他的手腕,在灶台前一点点调整火候的场景,鼻腔泛起酸涩,“以前我总想着用分子料理解构传统,直到看见你用剩饭做出披萨 —— 焦脆的米粒裹着拉丝的芝士,香气飘满整个楼道。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好味道,从来不在镶金边的餐盘里。”
老周突然一拍大腿,“噌” 地从塑料凳上弹起来。他将老虎钳在指间舞出银亮的花,金属碰撞声清脆利落:“算我一个!机床零件冷冰冰的哪有微波炉好玩?往后工作室的电路检修、铁丝架改造我全包了!还能开个维修小课堂,学费就当添置工具基金。这可比在车间拧螺丝有盼头!”
周小雨像踩着弹簧似的蹦到近前,手机屏幕上 联合直播预约 的数字像窜天猴般冲破十五万。她眼睛亮得能照见人影,指尖重重戳着屏幕:算我一个!终于能把那些狗屁用户增长报告塞进碎纸机了!从今天起我就是
邪修工作室
的首席运营官,挖食材、搞直播、撒福利一条龙服务,保准让咱们的菜谱火成全网顶流!
李建国立刻掏出那本蓝色记账本,笔尖在 “4 月 14 日” 那页飞速滑动:“工作室租金、食材开销、工具费用,我都记着!昨天问过菜市场的王婶,她隔壁有间空门面,月租才一千二,比这儿宽敞多了!” 他顿了顿,在 “预算合计” 旁边画了个举着算盘的小人,连算珠都细致地描了出来,“咱们就 AA 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把每笔账都算得明明白白!”
沈亦舟眼底骤然腾起炽热的光,一把抄起案板上凉透的剩饭,瓷碗在掌心叩出清脆声响:就现在!搞个微波炉扬州炒饭开荤!用你这碗剩饭打底,配上我的三昧真火秘制酱油 —— 他故意拖长尾音,指尖划过瓶身暗纹,保准香得粉丝连夜扛着高压锅来咱们门口安营扎寨!
周小雨眼疾手快开启直播,刚把标题改成 “邪修工作室筹备中!双厨试做扬州炒饭”,在线人数瞬间破万。新老粉丝的弹幕如潮水般涌来,几个新面孔也格外活跃:
“二胎宝妈林姐” 举着手机风风火火冲进厨房,镜头里锅中的米饭还冒着热气,蒸腾的白雾在手机屏幕上凝成细密的水珠。身后传来大宝的哭喊:“妈妈我要吃狮子头!” 她急得直跺脚,蓬松的居家服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怀里的二宝正把沾着肉馅的小手往她脸上抹。“家人们!我照着沈师傅的方法剁肉,结果这小捣蛋鬼抓着肉馅当橡皮泥玩,现在厨房满地都是肉渣!” 她突然凑近镜头,眼角还挂着无奈的笑纹,“跪求工作室开线下课,我带着俩娃当旁听生,学费我用手工水饺抵!现包现煮,绝对比超市速冻的香!” 说着举起沾满面粉的手,手机差点晃落在地,画面外又传来大宝打翻水杯的哗啦声。
“退休语文刘老师” 端坐在铺着碎花桌布的餐桌前,老花镜滑到鼻尖,教案垫在微波炉下,上面摊着半碗金灿灿的酱油炒饭。“李老师!” 她扶了扶眼镜,语调带着老教师特有的抑扬顿挫,“我特意用《春江花月夜》当垫纸,想着‘美食配美文’,结果炒饭的酱汁漏在‘海上明月共潮生’上,现在诗句都染上了酱油香!” 她小心翼翼地翻动教案,泛黄的纸页间,酱油印晕开成朦胧的云纹,倒像是一幅别致的水墨小品,“下次工作室开课,我带退休老伙计们全来,还能给你们当免费宣传员!保证把‘做菜邪修’的名号传遍整个老年大学!”
“996 打工人阿凯” 躲在公司茶水间的角落,手机颤巍巍架在咖啡机上,镜头跟着他的动作微微摇晃。面前摆着偷偷带来的剩饭,保温盒里的青菜已经蔫了大半。他警惕地瞥向身后,压低声音:“救命!我在工位藏了迷你微波炉,刚才热炒饭时老板突然路过,我灵机一动说‘给同事带的早餐’!” 他喉结滚动,紧张得声音发颤,“跪求工作室出‘办公室摸鱼菜谱’,最好三分钟搞定的那种!我天天给你们打赏,比给老板加班强多了!” 镜头里还能瞥见他身后老板办公室紧闭的门,门缝里透出冷白的灯光,仿佛随时会有人推门而出。
老周蜷着身子蹲在微波炉前,万用表的红黑表笔紧贴着控制面板,液晶屏幕的蓝光映在他拧紧的眉峰上。这火候得掐到毫秒级, 他对着跳动的数字喃喃自语,指尖反复拨弄旋钮,炒饭讲究外焦里嫩,功率差半瓦都得翻车。
沈亦舟倚着操作台,骨节分明的手指捏着雕花银勺,正将琥珀色的酱汁缓缓浇在瓷碗里的隔夜饭上。釉色斑驳的陶瓷酱油罐斜倚在掌心,罐身上 沈氏家传 四个刻字历经岁月摩挲,在顶灯的照射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代代相传的烹饪奥秘。
沈亦舟手腕轻抖,琥珀色的酱汁如丝绸般倾泻而下,在铁锅中翻涌的饭粒间划出蜿蜒金纹:酱油得三分入魂。 他用木勺挑起一缕油亮的米粒,蒸腾的热气裹着酱香扑面而来,头道唤醒米香打底,二道吊出食材本鲜,最后点睛添香 —— 老爷子当年给国宴做狮子头的绝活,没想到拿来拯救隔夜饭也能封神。
李伟笑得眼角挤出褶子,抄起案板上的香肠刀光霍霍:你这古法焖饭跟炼丹似的,打工人哪有闲心三起三落? 他手腕翻飞,琥珀色的香肠瞬间化作晶莹肉丁, 一声砸进滋滋作响的铁锅里,瞧!加把香肠丁,懒人版香锅饭直接出锅!
沈亦舟看着油花裹着肉丁在米粒间跳起圆舞曲,哭笑不得地接过铲子:得,这算邪修速成班教材。 他颠锅时带起的热气里,混合着腊肉的咸香与铁锅的烟火气,说到底,老百姓图的就是快手菜 ——
这话我爱听! 老周拍着大腿凑过来,围裙上还沾着没洗净的酱油渍,上次我照着菜谱做东坡肉,八角桂皮摆得跟中药铺似的,结果老伴儿说,倒不如酱油咕嘟来得瓷实! 他说得激动,袖口扫过灶台,惊起几缕欢快的油星子。
李建国用黄铜小秤托着青花瓷碗,秤杆微微扬起的弧度映着晨光。当秤砣精准落在刻度线时,他推了推老花镜,笔尖在牛皮账本上沙沙游走:400 克,误差不超过 5 克。东北五常米配本地小油菜,成本压到两块五。 账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满数据,最新一行被红笔重重标注,工作室要做百姓的粮仓,每一粒米都得掰开花。
“叮” 的一声,微波炉发出提示音。李伟打开炉门,热气裹挟着炒饭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 金黄油亮的饭粒裹着酱油,香肠丁泛着诱人的油光,点缀的葱花更添一抹亮色,卖相丝毫不输餐馆里的招牌菜。沈亦舟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绝了!比我用炒锅炒的还香,微波炉锁住了酱油的鲜味,剩饭都变得软糯可口!”
老周迫不及待地抓过勺子,大口吃着炒饭,含糊不清地说:“以后工作室就按这个路子来,简单又好吃,比在工厂强太多了!不用再听机器的轰鸣声,还能和大家一起研究做菜,这日子才叫舒坦!” 周小雨举着手机对准炒饭特写,弹幕疯狂刷屏 “求教程”“工作室具体地址”,直播预约数还在不断飙升。
“工作室就叫‘烟火厨坊’吧,” 李伟突然提议,“不叫‘邪修’,也不沾‘国宴’的名号,就叫‘烟火’,咱们要做的就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烟火气。” 沈亦舟赞同地点头:“好!就叫‘烟火厨坊’,宗旨是‘用家常厨具,烹人间至味’。”
周小雨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速滑动,很快完成工作室信息的修改,并添加了定位:“我已经向平台申请了专属页面,以后大家能在上面选购平价食材,观看直播教程,还能加入粉丝群,和咱们实时互动!” 李建国握着笔,在泛黄的记账本上工整地写下 “烟火厨坊筹备预算:租金 1200 元,工具 500 元,食材 300 元”。写完后,他笑着在旁边勾勒出四个灵动的小人,分别举着微波炉、铁锅、账本和手机,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四人默契无间的合作。
琥珀色的夕照斜切过玻璃窗,在斑驳墙面上流淌成金河。四人并肩而坐的剪影里,案板上的铁丝架泛起锈色柔光,老旧微波炉的金属壳镀着金边,连角落里的陶瓷酱油罐都像裹着层半透明的蜜糖。曾经水火不容的 正统派 与 邪修流,此刻正就着这抹暮色畅谈蓝图;而从前毫无交集的老周和周小雨,也在蒸腾的烟火气里,成了彼此最信赖的同行者。
直播临近尾声,周小雨高举手机,对着镜头郑重宣布:“‘烟火厨坊’下周六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双厨直播教大家做微波炉扬州炒饭和狮子头,还有老周师傅的‘厨具维修小课堂’,李大叔的‘省钱买菜小技巧’!粉丝们可以来现场,免费试吃管够!”
弹幕瞬间沸腾,留言如雪花般纷飞:“我要当第一个试吃员!”“求地址,我带着剩饭去拜师!”“以后告别外卖,跟着‘烟火厨坊’学做菜,经济又实惠!” 阿凯还发来私信:“开业那天我请假也要去,给你们带公司的现磨咖啡,比老板的下午茶香多了!”
李伟轻轻摩挲着微波炉外壳,仍能感受到残留的温度。这台陪伴他度过失业阴霾的老伙计,即将开启新的使命;而他自己,也从迷茫的失业者,蜕变成为怀揣梦想的 “烟火厨坊” 创始人。
沈亦舟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中紧握着那罐秘制酱油:“以后咱们并肩努力,让更多人知道,美味佳肴不需要昂贵的食材和厨具,只要用心,微波炉和剩饭也能做出暖胃又暖心的味道。” 老周和周小雨围拢过来,四人的手叠在一起,在夕阳的映照下,勾勒出 “烟火厨坊” 充满希望的轮廓。
李建国翻开那本磨出毛边的记账本,最后一页的字迹被摩挲得微微发亮。蓝黑墨水工整写下:4 月 16 日,烟火厨坊筹备启动,伙伴四人,初心如磐 ——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暖心美食。 文字旁跃动着四个手拉手的简笔小人,头顶用粗线条勾勒的
字如同燃烧的火焰。旁边错落有致地画着吐着蒸汽的微波炉、架着食材的铁丝架,还有咕嘟冒泡的陶瓷罐,这些简笔画相互呼应,俨然是一张充满温度的创业全家福。
夜幕如墨,将出租屋层层包裹,屋内白炽灯却似要冲破这黑暗,将每一寸空间都照得纤毫毕现。那些过往的故事即将落下帷幕,而属于 “烟火厨坊” 的传奇,才刚刚掀开惊心动魄的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