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陈家旺家还剩不少中午满月宴席的剩菜。
他翻了翻随礼账本,把那些中午随了礼、却因事未能到场的人捋了一遍,心里盘算着这些菜浪费了可惜,不如趁孙子满月的喜气,把事情办得更周全些。
于是他出面招呼,将公社的几位部门负责人,还有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等辖区内单位的一众干部,再加上两三位中午没到的亲戚,凑了两桌,就在家里接着摆起了满月续宴。
这边宴席热热闹闹,陈国栋今晚喝得格外尽兴。中午近二十桌宾客,他和陈家旺得挨桌敬酒,每杯都只是象征性抿一口,根本没喝痛快;晚上就两三桌人,都是相熟的亲友和同事,反倒放开了量,喝了不少酒。
宴席散场时,国栋娘早已累得浑身酸痛、筋疲力尽。想着大孙子已经满月,周雨涵也坐完了月子,理应能独自照料自己和孩子,再加上这一天忙里忙外招呼宾客,实在没了多余力气,她便没打算今晚再照顾张大妮和大孙子。
她先扶着醉醺醺的陈国栋回了供销社的宿舍,简单叮嘱了周雨涵几句照顾孩子和自身的留意事项,便匆匆转身离开了。
到了宿舍后的陈国栋,酒气熏天,脸没洗、鞋没脱,看母亲转身离开,便醉醺醺地扑到床边,直愣愣地要求周雨涵同房。
周雨涵虽刚坐完月子,身上的恶露却还没彻底干净,产后抑郁的情绪更是像块巨石压在心头——她打心底里不待见这个孩子,更厌恶每天要面对陈家旺那张藏着猜忌与探究的丑恶嘴脸。
他眼底总泛着阴恻恻的光,趁没人的时候便会凑上来,明里暗里问询这孩子到底是他的还是陈国栋的,而周雨涵每次都冷脸相对,半句不愿回应;
而她也同样恶心陈国栋那张贪求无度的丑恶嘴脸。
月子里的日日夜夜,她的心就像被浸在冰水里,沉重又寒凉,从未有过片刻的舒展与暖意,面对陈国栋的无理要求,她满心都是抗拒与恐惧,哪里肯半分依从?
她死死攥着衣角,头摇得像拨浪鼓,语气带着哀求:“不行,恶露还没净,会出事的……”
可陈国栋哪里听得进去?自从江燕走后,他早已按捺不住,前些天碍于母亲在旁照料月子,只能强压着心思,如今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又借着酒劲,更是肆无忌惮。
此时陈卫星已经喂饱睡着,呼吸均匀。
陈国栋不顾周雨涵的哭喊哀求,一把扯开她的衣襟,粗暴地将她按在床上,强行占有了她。
周雨涵浑身僵硬,像个没有灵魂的木偶,眼泪无声地淌过脸颊,浸湿了枕巾。
陈国栋得逞后仍不收敛,他在作践着周雨涵同时,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他妈的,月子都满了还装模作样!这些天憋坏老子了,你倒好,还敢不愿意?”语气里满是暴戾的不满。
他其实隐约知道,女人产后恶露没净不能同房,可欲望和酒劲冲昏了头脑,哪里顾得上周雨涵的身体?
更何况月子里看着她整日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心里的不满早就攒了一堆,此刻正好借着酒劲一股脑发泄出来。
陈国栋得逞后倒头就睡,鼾声如雷,酒气混着汗味在狭小的房间里弥漫。
周雨涵僵躺在床上,身上的衣物凌乱不堪。
恶露濡湿了身下的褥子,黏腻的触感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牢牢困住。
她睁着空洞的眼睛望着屋顶,一夜无眠。眼泪早已流干,只剩心口传来一阵阵尖锐的疼,密密麻麻,直钻骨髓。产后抑郁的阴霾本就没散去,此刻更是如潮水般将她淹没,连呼吸都带着绝望的窒息感。
她想起自己被陈家旺强奸后,惊恐失措发现怀孕的那一刻;
想起爹娘得知真相后,又气又急却碍于传统脸面,只能偷偷商议,等孩子生下来再对外隐瞒这段丑事,甚至对外谎称和她闹翻,连她坐月子都不敢前来照料的委屈;
想起自己被逼着嫁给陈国栋这个毫无责任心的男人——他全然不顾这是她产后第一次同房,不管她身体的虚弱、恶露未净的风险,眼里只有无休止的欲望,日复一日忍受着他的粗俗与冷漠。
如今,月子刚满,又遭此屈辱。爹娘靠不住,婆家无温情,身旁躺着的是没有责任心的男人,怀里睡着的是她不愿面对的孩子。
未来在哪里?她看不到一丝光亮。所有的委屈、痛苦、无助交织在一起,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她甚至生出了死的念头——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无尽的黑暗,逃离这令人作呕的一切。
天快亮时,窗外泛起一丝鱼肚白,可周雨涵的世界里,却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寒凉与绝望,再也照不进半分暖意。
天刚蒙蒙亮,周雨涵还维持着昨夜僵躺的姿势,眼边凝着一圈未干的泪痕,睫毛上挂着的泪珠沾了晨起的凉意,看着愈发凄楚。
陈国栋睡醒时酒劲已过,瞥见她这副模样,再想起昨夜的所作所为,心里莫名发慌,却没半分真心的愧疚。
这时,身旁的陈卫星突然嗷嗷大哭起来,哭声洪亮,冲破了房间的沉闷。
陈国栋皱着眉,连动都没动,既没想着哄,更没想着喂,反倒“扑通”一声跪在床边,抬手就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声音带着刻意的懊悔:“雨涵,我错了!昨晚喝多了酒,做了糊涂事,你别往心里去!”
那虚伪的模样,连眼底的慌乱都透着敷衍。
周雨涵眼皮都没抬,头猛地偏向一边,对他的表演视若无睹。可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响,一声声撕心裂肺,很快惊动了隔壁的邻居。
有人隔着门喊:“国栋家的,孩子咋哭这么厉害?没事吧?”
陈国栋立刻换了副关切的语气,对着门外高声应道:“没事没事,可能是雨涵产后抑郁,没顾上孩子!”说着,还假惺惺地看向周雨涵,一脸“担忧”。
邻居不放心,推门进来劝慰:“雨涵啊,刚生完孩子都辛苦,别想太多,孩子饿了吧?快喂喂他。”
周雨涵看着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嗓音都哭哑了,喉咙里发出干涩的呜咽,终究是狠不下心——哪怕她打心底里不愿承认这个孩子,可骨肉相连的本能,还是让她动了恻隐。
她沉默着将陈卫星抱到身边,解开衣襟给他喂奶。
孩子的哭声渐渐平息,小嘴急切地吮吸着,可周雨涵的心却凉到了冰点,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皮肤,只觉得一阵刺骨的寒意。
陈国栋见她肯喂奶,脸上露出松快的神色,那点虚伪的懊悔早已烟消云散,仿佛昨夜的暴行从未发生过。
没过多久,国栋娘推门进来,手里还拎着些刚买的蔬菜,进门先看向摇篮里的陈卫星,笑着问道:“国栋,昨晚孩子闹没闹?雨涵这身子好些了吗?”
陈国栋正系着鞋带准备上班,闻言头也不回地敷衍道:“没闹没闹,一切都好着呢,您放心吧!”说罢,拿起外套就匆匆出了门,连一眼都没看周雨涵。
国栋娘的目光落在周雨涵脸上,那圈未褪的泪痕依旧清晰,眼角还泛着红。
她心里纳闷,这孩子坐月子起就总偷偷抹泪,问也问不出缘由,只当是产后心绪敏感,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就去厨房忙活家务,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尽量替周雨涵多分担些。
到了傍晚,国栋娘把晚饭端上桌,看着摇篮里安安静静的陈卫星,又看了看始终沉默的周雨涵,斟酌着开口:“雨涵啊,月子也满了,昨晚我没在这儿,你也把卫星照顾得好好的。家里还有一摊子事等着我回去打理,今晚上你就自己带着孩子吧,行吗?”
周雨涵坐在床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从头到尾没吱一声,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国栋娘看着她这副模样,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便转身回了自家。
屋子里刚安静没多久,房门就被撞开了,陈国栋满身酒气地闯进来,眼神浑浊,和昨晚如出一辙的急切与粗暴。
周雨涵抬眼瞥了他一眼,眼底没有丝毫波澜,连昨天那点微弱的反抗都没了。
她麻木地躺在床上,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任由陈国栋再次强行占有,所有的委屈、绝望都沉淀成了死寂,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此后的日子,周雨涵彻底成了失去灵魂的木偶,对陈国栋的任何要求都逆来顺受。
白日里,她机械地给陈卫星喂奶、换尿布,眼神空洞得像蒙了一层灰,家里的一切声响都仿佛与她无关;
到了夜里,只要陈国栋有了欲望,她便任由他剥去衣裳、肆意摆布,没有反抗,没有表情,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只是被动承受着他一次次的宣泄,仿佛自己只是一件没有生命的工具。
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过了许久,周雨涵心中的绝望早已攒得满溢,轻生的念头像野草般疯长。
这天深夜,她趁陈国栋发泄完兽欲、呼呼大睡后,便麻木地随手披上一件外衣,悄无声息地走出了供销社宿舍。街上车马稀疏,晚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得她单薄的身影微微发颤,可她却没丝毫感觉,一步步朝着清河边走去。
清河的水在暮色中泛着冷冽的光,水流潺潺,像是在召唤着她。
她站在河岸边,望着幽深的河水,只觉得那片黑暗能吞噬所有的痛苦与屈辱。
可就在她抬脚要往前迈的瞬间,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爹娘的模样——从前在县城,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是爹娘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是他们贴心的小棉袄。那时的她,眉眼间满是阳光,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会活成这般狼狈不堪、生不如死的模样。
心口一阵剧烈的绞痛,她想起爹娘得知她遭遇后的彻夜难眠,想起他们为了维护她的脸面,对外谎称闹翻时的无奈,更想起若是自己就这么没了,爹娘后半辈子该如何支撑下去。
犹豫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住了她的脚步,让她僵在原地,眼泪终于再次汹涌而出,顺着脸颊滚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口琴声从河对岸传来。那声音清澈又悠远,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竟莫名穿透了她心中的死寂,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循着声音,木然地挪动脚步,慢慢跨过连接两岸的小桥,一步步朝着声音的源头靠近。
河边的老柳树下,一个身影正坐在石凳上吹着口琴,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温文尔雅的轮廓。
走近了才看清,是杨集中学的英语老师叶培之。
他很快停下了口琴,抬眼看去,当看清来人是周雨涵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在杨集街上,年轻貌美的姑娘本就不多,除了张大妮,周雨涵算是格外惹眼的一个。
她来自县城,模样周正,气质也比镇上的姑娘多了几分文静,叶培之没事时常去供销社买笔墨纸砚,一来二去便认识了她。
他曾听供销社的同事闲聊提起过,周雨涵还没到法定婚龄便嫁了人,身为捧着“铁饭碗”的县城姑娘,却嫁给了供销社的临时工陈国栋,即便他爹陈家旺是公社革委会主任,在外人看来也算是“下嫁”,这让叶培之心里一直对她存着几分淡淡的好奇。
此刻见周雨涵独自出现在河边,神色落寞得不像话,眼底还挂着未干的泪痕,身上的衣裳也单薄得很,叶培之收起口琴,站起身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周会计,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周雨涵望着叶培之温和的眼神,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她本是抱着赴死的念头来的清河,却鬼使神差地被一阵熟悉的旋律牵引,走到了这个素日里只算点头之交的男人面前。那旋律低缓缱绻,借着晚风飘来,带着几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隐秘,正是文革初期被严令禁止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此刻被他轻声问询,那些积压在心里的委屈、绝望与茫然,瞬间涌了上来,堵得她喉咙发紧,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说什么呢?说自己被陈家旺那个畜生侵犯、说自己被逼嫁给了他那不负责任的儿子?说自己日日承受丈夫的粗暴对待、早已生不如死?
这些难以启齿的屈辱,她连对爹娘都未曾吐露半分,又怎能对一个外人言说?
可若是不说,又该如何解释自己深夜独自在河边徘徊、满面泪痕的模样?矛盾像乱麻般缠紧了她的心脏,让她只能怔怔地站在原地,眼神愈发躲闪。
叶培之见她神色局促,眼底满是难言之隐,便知她定是藏着极大的心事。
他没再追问,目光落在她单薄的外衣上,又看了看天色渐沉、晚风渐凉,便自然地脱下自己的薄外套,递到她面前:“夜里风大,你穿得太少,先披上吧,别着凉了。”
周雨涵没有拒绝,也没有道谢,只是机械地接过外套裹在身上。
衣服上还带着叶培之身上淡淡的墨香,没有酒气,没有粗劣的汗味,是一种干净又温和的气息,让她紧绷的神经竟莫名松弛了些许。她沉默着走到石凳旁坐下,双手紧紧攥着外套的衣襟,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叶培之也在她身旁坐下,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琴边缘。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余韵还在夜色里萦绕,低缓缱绻,像一层薄薄的雾,裹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过了许久,他见她紧绷的肩膀稍稍松弛,眼底的慌乱也淡了些,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我看得出来,你心里藏着事,若是不想说,也没关系。这首曲子,是我不敢在人前吹的,只有到这没人的河边,才敢偷偷奏一曲——它能让我想起一个人,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日子。”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的夜色,缓缓说起了自己的过往:
“我以前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你或许想不到,我们班里女孩子特别多,三十几个女生里,只凑得出五六个男生。我那时候家里是高干,条件尚可,心思全用在学习上,就想着毕业后能进外交部,或是去涉外单位,好好报效国家。班里不少女同学对我示好,我都一一婉拒了,总觉得学业为重,不该过早谈情说爱。”
“直到大二那年,我在图书馆的英语角遇见了一个姑娘。她长得很俊俏,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看书,做事格外认真,眼神专注得让人不忍打扰。我渐渐被她吸引,总爱找些借口凑到她身边,和她用英语交流学习心得。一来二去,我们慢慢熟络起来,从学业聊到理想,从兴趣谈到心事,不知不觉就成了彼此最懂对方的人,成了心灵上的伴侣。”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听的就是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觉得旋律里的温情,就像我们当时的心情。感情越陷越深,终于有一次,我们没忍住,偷吃了禁果。那时候只觉得满心都是欢喜,以为往后的日子都会这样顺顺利利,却没想到,变故来得那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