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盯着手机屏幕,那通来自城西街道小李的电话已经挂断十分钟了。他没动,手指在桌角轻轻敲着节奏。刚才对方说项目卡在验收三个月,语气里全是焦急和无奈。
他打开电脑,重新调出省民政厅官网,在“政策文件”栏目下逐条翻看最近发布的通知。一条《关于推进智慧养老区域协作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引起他的注意。文件提到,鼓励基层单位组建跨街道联合体,申报省级创新支持项目。
他把这条信息复制下来,顺手转发到科室工作群:【所有人,明早八点前提交本周关注的政策动态,重点查养老、数据安全、财政补贴三类。】
陈雪的消息很快回过来:【收到。需要整理成简报吗?】
林辰回复:【要。第一期由你牵头,三天内完成。】
第二天一早,林辰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桌上摆着刚打印出来的几份文件,他一张张翻过,用红笔圈出关键词。九点整,他叫来陈雪和刘伟,在会议室开了个短会。
“我们做的东西再好,也得符合上面的要求。”他说,“城西那个项目被卡住,不是技术问题,是他们没跟上最新标准。”
刘伟点头:“我昨天查了市里去年的验收清单,有三个类似项目都没通过,理由都是‘不符合现行指导方向’。”
“这就对了。”林辰说,“我们现在搞的协作圈,其实正好踩在政策鼓励的点上。但如果我们不主动申报,别人一句话就能叫停。”
陈雪问:“你是想走正式流程?”
“必须走。”林辰翻开笔记本,“和平街道带头,以‘河东民生协作圈’名义,向区民政局提交试点申报意向书。抄送王为民区长办公室一份。”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我现在就起草。”陈雪拿出本子记下任务。
“还有,”林辰看向刘伟,“你负责建一个政策档案库。按类别分好文件夹,所有新出的政策都要归档。每天早上九点,你在群里发三条重点摘要。”
刘伟应声记下。
散会后,三人各自回到工位。林辰打开邮箱,找到区民政局官网公布的申报模板,对照着修改格式。陈雪开始梳理近期省市级相关文件,把可用条款逐条摘录。刘伟则在电脑上新建了几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财政补贴”“数据管理”“养老服务”。
中午吃饭时,三人凑在茶水间讨论。
“我发现今年省里对‘社会力量参与’提得特别多。”陈雪说,“咱们合作的那几家社区服务中心,算不算社会力量?”
“算。”林辰咬了口馒头,“只要注册备案过,都有资格。这点可以写进申报材料里,强调资源整合效率。”
“还有一个事。”刘伟掏出手机,“市发改委上周公示了一批专项资金名单,其中有项‘智慧社区建设引导资金’,申报截止还有十二天。”
林辰停下筷子:“金额多少?”
“三百万元,分三年拨付。”
“把这个也加进去。”林辰说,“等申报意向书递上去,我们就同步准备资金申请材料。不能只靠区里配套,要争取上级资源。”
下午三点,陈雪把《政策风向简报》第一稿发到群里。林辰打开看了五分钟,回复:【整体不错,补充两点——一是引用《青州市社区治理创新试点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说明联合体运作合法性;二是增加一段对比,列出过去一年因政策不符被否决的案例。】
她很快修改完毕,重新上传。
林辰批注完,转手发给刘伟:【打印五份,明天晨会用。另外,做一面墙贴在会议室,标出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比如资金申报截止日、季度评估窗口期。】
刘伟领命去办。
接下来几天,科室的工作节奏悄然变化。每天早上八点半,所有人都会在会议室集合十分钟,轮流汇报最新看到的政策消息。有人提到医保结算新规,有人发现街道考核指标调整。林辰每次都听得很认真,随手记在本子上。
周五下午,林辰召集团队复盘。
“这周收集了十七条有效信息。”刘伟汇报,“其中四条可能影响我们下一步动作。”
林辰点头:“说明大家开始有意识了。从下周起,政策研读纳入绩效考核。谁提出建议被采纳,加一分。”
陈雪问:“申报材料什么时候交?”
“下周一。”林辰说,“你再核一遍内容,确保每个依据都能找到出处。特别是‘跨区域协作’这块,要突出我们已有的实践基础。”
“明白。”
会议结束前,林辰补充一句:“以后凡是涉及外部合作的事,先查政策。别等到被人叫停才回头补课。”
众人应下。
当天晚上七点,办公室只剩林辰一人。他正在核对申报书最后一版,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伟发来的照片——会议室墙上多了块白板,上面贴满彩色便签,写着“资金申报倒计时11天”“省厅调研预计9月中旬”“年度考核材料提交截止10月30日”。
林辰看完,放下手机。他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政策不是束缚,是路标。走得快靠本事,走得稳靠规矩。”
笔尖顿了顿,他又添了一行:
“下一步,盯紧市里那笔引导资金,准备材料,提前对接。”
窗外天色已暗,楼道里的灯自动亮起。他合上本子,重新打开电脑,登录市财政局网站,进入专项资金申报专栏,开始填写基本信息表。
姓名栏输入“林辰”,单位选择“和平街道办事处”,项目名称一栏,他打了十二个字:河东区民生协作联合体试点建设。
光标在屏幕上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