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算盘珠子
王老蔫几个人头落地,溅起的血点子还没干透,朔州城里的风声却先变了味儿。
起初几天,街面上确实肃静了不少,原先那些阳奉阴违的胥吏,去府衙点卯都勤快了几分,交上来的文书也多了些实在货。老百姓茶余饭后,说起陈大人雷厉风行,砍了奸细的脑袋,也都觉得解气,觉着这新来的主子,至少是个能镇住场子的。
可这口气还没松利索,麻烦就找上门了,还不是从外面,是从自个儿家里。
这天一大早,赵顺就顶着一对黑眼圈,堵在了陈小乐签押房的门口。
“大人,您得给拿个主意!”赵顺手里捏着一卷账册,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再这么下去,咱们这摊子,怕是要坐吃山空,撑不到明年开春了!”
陈小乐刚练完一套拳,浑身冒着热气,闻言接过账册,示意他进屋说。“慢慢说,天塌不下来,哪个窟窿堵不上了?”
“哪儿都是窟窿!”赵顺跟着进屋,也顾不上礼仪,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军工司那边,石头要最好的铁,要焦炭,要人力,一天花的银子跟流水似的!熊猛的炮营,人是挑出来了,可人吃马嚼,装备饷银,哪一样不要钱?柳先生那边,要印书,要派宣讲队下乡,笔墨纸砚、人员嚼谷,又是一大笔!还有各处的屯田、修路、以工代赈……大人,咱们库里那点家底,眼见着就要见底了!”
陈小乐翻开账册,上面一笔笔数目列得清楚。进项主要靠原先抄没周家、孙德奎的那些浮财,以及清河的商税和工坊利润。而出项——就像赵顺说的,四面八方都在伸手。
“供销社的收益呢?”陈小乐问,这是他寄予厚望的现金牛。
“供销社生意是不错,工分券也推行得顺。”赵顺苦笑,“可咱们为了稳住人心,好多东西都是平价甚至折本在卖!盐、布、农具,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全靠清河的利润在往回填。可苏姑娘那边前几日来信,说南边的商路受谣言影响,好几个大客户都缩了手,下一批款子,怕是……要迟些日子才能到。”
陈小乐盯着账册上那几个刺眼的赤字,没说话。他知道赵顺不是危言耸听,打仗打的是钱粮,搞建设更是如此。他现在摊子铺得太大,军工、民政、教育、基建四面开花,就像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疯狂烧钱,却还没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
陈小乐盯着账册,问道:“刘震那边,前几天不是象征性地送了一批‘劳军’的粮草过来吗?我记得侯三汇报过,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够炮营支应几天。”
赵顺苦笑:“大人,那点东西,也就够咱们大军塞几天牙缝。刘老狐狸精得很,给点小甜头,不过是想稳住咱们,别去找他麻烦,指望他真金白银地支援?做梦!”
陈小乐用手指敲着桌面,笃,笃,笃。他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的根基太薄了!安远和朔州,本就是北疆的苦寒之地,产出有限。原先还能靠技术优势(白糖、肥皂、玻璃)从外部吸血,现在周家发动舆论战和商业封锁,这条外循环的血管正在被掐断。
“开源节流。”陈小乐吐出四个字,“节流,你盯着点,非必要的开支,一律卡死。军工司和炮营的用度不能减,柳先生那边的宣传经费也不能动,其他的,你看着办。”
赵顺一脸“我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能卡的早就卡了,现在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关键是开源啊,大人!”
开源……陈小乐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开始忙碌起来的街市。工分券体系内,经济是活跃的,但这种内部循环无法带来外部资源。他需要真金白银,或者等价的物资。
“咱们现在,最能拿得出手的,是什么?”他像是在问赵顺,又像是在问自己。
“除了那些要命的火器,也就是白糖、肥皂、玻璃镜这些了。”赵顺回答,“可南边的路……”
“南边路不通,就走别的路。”陈小乐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北边,西边,甚至……东边出海!”
“出海?”赵顺吓了一跳,“大人,这风险太大了!且不说海上风浪,咱们也没有熟悉海路的人手啊!”
“事在人为。”陈小乐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沿海的几个点,“派人去探探路,不一定非要大船队,先用小船沿着海岸线走,跟沿海的渔村、小港口搭上线,用我们的货,换他们的粮食、皮革、甚至战马!北疆行营和刘震卡不住所有口子!”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给苏小小去信,让她不必死磕江南那几个被周家渗透成筛子的州郡。眼光放远点,西南,西北,甚至……想办法跟七皇子的人搭上线,看看能不能走他们的门路,把货销到京城去!价钱可以谈,利润可以分,先把路子闯开再说!”
“这……跟七皇子合作?”赵顺有些迟疑。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陈小乐淡淡道,“他现在被周家压得喘不过气,需要外援,我们需要渠道。只要价码合适,暂时合作一把,有何不可?”
他看向赵顺:“老赵,咱们现在是在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不能太死板。规矩要立,但活下去,才是最大的规矩!”
赵顺深吸一口气,重重一拍大腿:“成!听大人的!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北边西边都去探探路!苏姑娘那边,也把大人的意思传过去!”
赵顺风风火火地走了。陈小乐独自留在房里,看着地图上那些需要真金白银支撑的规划,他就一阵头疼,玻璃镜和白糖的利润再高也架不住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这么多项目等着用钱,说到底还是得有个能持续生血的法子。开源节流只是治标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稳固的财政体系。
他想起了后世的盐铁专卖,想起了国营工坊,想起了土地税和商业税……或许,是时候对《治理总章》里的经济条款,进行更细致的设计了。
还有那个文明图鉴……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关于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的知识?他下意识地集中精神,试图沟通那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金手指。
没有回应。看来这东西也不是随时都能呼应的。
他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当家才知柴米贵,这摊子越来越大,需要操心的事也越来越多。
就在这时,亲兵在门外禀报:“大人,柳先生和熊都尉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陈小乐收敛心神:“让他们进来。”
柳轻尘和熊猛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柳轻尘手里拿着一份新拟定的《官吏考成法实施细则》,熊猛则一脸兴奋,看样子是炮营有了新进展。
陈小乐看着他们,心里那点因为财政问题带来的烦躁稍稍平息。还好,他不是一个人在扛,有这个逐渐成熟的班底在,再难的坎,也得一步步迈过去。
“都坐吧,”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一个个说,又有什么新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