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轻舟东下,抵达京口。吴侯孙权闻报,虽对刘备这位落魄皇叔的使者前来意图心知肚明,但出于礼节和探听虚实的目的,仍于议事堂召见。
堂上,孙权高坐主位,年方二十七八,碧眼紫髯,姿貌不凡,眉宇间已具雄主之气,然眼神流转间,仍带着几分与其年龄不符的审慎与权衡。左右文武分列,文臣以长史张昭为首,武将以中护军周瑜为首,鲁肃、诸葛瑾(诸葛亮之兄)、程普、黄盖等重臣皆在。
诸葛亮手持羽扇,从容入内,揖礼参见,风采卓然。
“孔明先生远来辛苦。”孙权开口,声音沉稳,“刘皇叔遣先生至此,不知有何见教?”
诸葛亮不卑不亢,朗声道:“亮奉我主之命,特来与将军共商天下大事。今刘景升新丧(此言一出,堂上微微骚动,孙权眼中精光一闪),蔡瑁、张允矫诏专权,废长立幼,荆州无主,人心惶惶。北岸刘隆,虎踞江淮,厉兵秣马,其势已成。亮观其志,非独淮南可填,吞荆襄,并江南,乃其必然之势也!荆州若失,江淮之众,顺流而下,将军以为,江东六郡,可独安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上众人,最后定格在孙权脸上:“夫吴、越之势,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 今刘隆之势,非独荆州之患,实乃江东之心腹大患也!我主刘皇叔,乃汉室宗亲,天下英雄,今虽暂困新野,然仁义布于四海,关、张皆万人敌,更得荆楚士民之望。若将军能与我主协力,同心一意,共抗强刘,则荆襄可保,江东可安。若将军坐视荆州陷落,待刘隆尽得上游之势,楼船战舰蔽江而下,恐悔之晚矣!”
诸葛亮一番话,高屋建瓴,直指核心利害,堂内一时寂静。鲁肃微微颔首,显然赞同此论。
然而,老成持重的张昭却出列反驳道:“孔明之言,未免危言耸听。刘隆虽强,然其新定淮南,根基未稳,岂会即刻南下图荆?即便其有意南下,荆州带甲十万,水师强盛,蔡瑁、张允亦非庸才,足以抗衡。我江东与刘隆素无仇怨,何必无故树此强敌,为刘备火中取栗?且刘备屡遭败绩,寄人篱下,其势已衰,与之联合,非但无益,恐反引火烧身!”
张昭代表了江东一部分士族保守求稳的心态,不希望卷入江北混战。
孙权听着双方言论,面露沉吟之色。他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他深知刘隆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诸葛亮“唇亡齿寒”之说绝非虚言。另一方面,他又对刘备心存忌惮,此人声望太高,若让其进入荆州,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同时,与刘隆这样的强敌开战,风险巨大,江东承平日久,是否做好了准备?他更倾向于坐山观虎斗,待刘隆与荆州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
“子布(张昭字)之言,亦不无道理。”孙权缓缓开口,目光看向诸葛亮,“刘皇叔之志,孤甚钦佩。然,联合之事,关乎国运,需从长计议。况,蔡瑁虽专权,然其立刘琮,亦算有主,我江东若贸然介入,恐师出无名。”
这时,一直沉默的周瑜,霍然起身。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眉宇间却自带一股英锐之气。他先对孙权一礼,然后目光如电,直视诸葛亮:“孔明先生高论,瑜深以为然。刘隆,国贼也,其势日盛,必为江东大患!”
此言一出,张昭等人皆露诧异之色。周瑜话锋一转:“然,如何抗之,瑜与先生之见,略有不同。先生欲联刘备,共保荆州。然,刘备,人杰也,关、张虎狼之将,其志岂在久居人下?今日助其抗刘,他日恐为江东又生一患!且荆州内部混乱,蔡瑁无能,刘琦暗弱,此乃天赐良机于江东!”
他转向孙权,慷慨陈词:“主公!当今天下,欲成霸业,岂能畏首畏尾?刘隆势大,正需我江东锐意进取!荆州富庶,乃用武之地,岂容刘隆独占?依瑜之见,不必借刘备之名!我江东应趁荆州内乱,蔡瑁立足未稳之际,即刻出兵,以‘讨逆’(指蔡瑁篡权)为名,西取江夏、南郡,全据长江之险!如此,我进可图荆襄,退可凭江自守,与刘隆划江而治!届时,刘备若识时务,或可令其驻守荆南,为我屏障;若不识时务,一并图之!此乃开创之基,万世之功也!何须与刘备联手,徒分利益,自缚手脚?”
周瑜的战略,激进而强势,主张江东单干,趁乱夺取荆州核心地带,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不惜与刘备、刘隆两线为敌,充满了自信与霸气。
孙权闻言,眼神闪烁,显然被周瑜的雄心所打动。独自取荆,与刘隆南北对峙,这无疑更具诱惑力。
鲁肃见状,急忙出列:“公瑾(周瑜字)之策虽壮,然过于行险。刘隆势大,我军若西进,其必来争,届时两面受敌,如何应对?刘备虽弱,然其在荆州素有民心,若逼之过甚,使其倒向刘隆,或据地自守,皆于我不利。联刘抗曹(此处指刘隆,类比曹操),共担压力,方为稳妥之道啊!”
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以张昭为首的保守派主张中立观望;以周瑜为首的激进派主张独取荆州;鲁肃则坚持联合刘备。
孙权看着争论不休的臣下,心中更是犹豫不决。周瑜的方案诱惑极大,但风险也极高;鲁肃的方案较为稳妥,但要将利益分与刘备,心有不甘。他最终摆了摆手:“今日之议,暂且至此。孔明先生远来劳顿,请先至馆驿休息。容孤细细思之。”
会议不欢而散。诸葛亮回到馆驿,心中明了,说服孙权绝非易事。江东内部意见不一,而孙权本人的犹豫,是关键。下一步,他必须设法破解周瑜的“独取荆州”之论,并增强孙权对刘隆威胁的紧迫感。一场针对孙权个人的、更深入、更激烈的游说,势在必行。而周瑜,无疑是他此行最大的对手。
江东的决策,陷入了僵局,而荆州的局势,却不会等待他们的争论出结果。时间,变得愈发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