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周,达沃斯的山间清风与思想碰撞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一场来自“莱茵投资”的、蓄谋已久的凌厉风暴,已骤然降临。
北京,国贸三期,“长生资本”总部。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陈长生的办公桌上,却驱不散室内骤然凝结的冰冷气氛。林凡甚至没有敲门,直接推门而入,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手中拿着一台亮着刺眼红光的加密平板。
“老板,出事了!紧急情况!”林凡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急促,“五分钟内,我们同时收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三家顶级律师事务所的正式律师函,并通过加密通道收到欧盟委员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初步调查通知!”
陈长生正在审阅“破晓”实验室关于NL1蛋白最新稳定性测试的报告,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说清楚。”
“是‘莱茵’!”林凡将平板电脑放在陈长生面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法律文书和加粗标题触目惊心:“‘莱茵投资’及其关联的‘海森堡生物’、‘慕尼黑纳米技术研究所’等共七家实体,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东京地方法院,同时对我们旗下包括‘星海微纳’、‘长生创新基金’以及我们在开曼的离岸控股公司等共十二家关联实体,提起了 大规模专利侵权诉讼! 指控我们侵犯了其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持有的 共计四十七项 核心专利!”
林凡快速滑动屏幕,调出专利列表摘要:“涉及领域包括:微流控芯片的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关键工艺参数、用于单分子检测的荧光标记物特定化学修饰方法、高通量测序的数据分析核心算法……几乎覆盖了‘星海微纳’第三代测序平台和我们在生物芯片领域所有核心技术节点!”
“不仅如此,”林凡语气沉重地补充,“‘莱茵’还同步向USItc提起了‘337调查’申请,指控我们通过不公平的进口竞争方式(即使用侵权专利技术)损害美国国内产业,要求发布普遍排除令,一旦获批,将禁止所有涉及侵权技术的‘长生系’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欧盟委员会也启动了针对‘星海微纳’的反不正当竞争调查!”
这一套组合拳,凶狠、老辣,且精准打击要害。专利诉讼选择在美、德、日这三个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的司法管辖区同时发起,意在利用漫长的诉讼程序和巨大的应诉成本拖垮“长生”;而337调查更是大杀器,一旦启动,可能在美国市场形成即时禁售,杀伤力巨大;欧盟的调查则是对欧洲市场的直接封杀威胁。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阳光照在陈长生没有一丝波澜的脸上,他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晦涩的专利号和充满敌意的法律措辞,眼神深邃,看不出丝毫惊慌。
“对方选择的时机很刁钻。”陈长生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得出奇,“达沃斯论坛刚结束,我们刚刚获得一些国际关注,他们就想用一场专利雪崩,将我们刚刚点燃的火苗彻底扑灭,并在全球资本市场和潜在合作伙伴面前,将我们定性为‘技术窃取者’。”
“是!这是想从根本上摧毁我们的信誉和市场!”林凡咬牙道,“而且,他们选择的专利非常刁钻,很多是底层的基础工艺专利,绕开难度极大,诉讼周期会非常长,即便最终我们能赢,市场也可能早就丢了。这是典型的‘专利流氓’加‘实力碾压’的战术!”
陈长生身体微微后靠,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他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等待。
几分钟后,加密通讯频道闪烁,是“影子”吴铭的紧急连线请求。
“老板,”吴铭经过处理的声音传来,背景音是高速敲击键盘的声响,“初步分析完成。‘莱茵’此次动用的专利包,超过80%是其在过去五年内,通过收购濒危科技公司、与大学实验室进行排他性合作等方式,秘密构建的‘专利灌木丛’。其核心目的并非用于自身产品开发,而是作为攻击性武器储备。部分专利的有效性存在争议,但需要时间和大量资源去挑战。”
“能查到这些专利的原始来源和转移链条吗?”陈长生问。
“正在深度挖掘,需要时间。但发现一个关键点:其中有五项关于荧光标记物修饰的关键专利,其原始申请方是一家瑞士的小型研究所,该研究所的主要资助方……是‘莱茵投资’控股的一家慈善基金会。专利申请时间,恰好在他们停止资助该研究所的三个月前。”吴铭汇报。
陈长生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这意味着,“莱茵”很可能通过资助影响研究方向,并提前布局专利,将公共研发成果私有化,并用作攻击工具。手段堪称卑劣。
“继续深挖,特别是所有存在权属模糊或申请过程有瑕疵的专利,我要最详细的证据链。”陈长生指令道。
“明白!”
结束与吴铭的通话,陈长生看向林凡:“我们的律师团队怎么说?”
“欧华、瑞生、 mori hamada 等合作律所的一流团队已经紧急介入。初步评估是:情况非常严峻,但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部分专利可以挑战其有效性,部分可以设计规避方案,但……需要时间,而且诉讼费用将是天文数字。”林凡回答。
陈长生点了点头,脸上非但没有忧色,反而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奥利弗·桑德伯格……果然没让我失望。这才是‘莱茵’应有的手段。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绝杀之局。”
林凡一怔,不解地看着陈长生。
陈长生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渐渐苏醒的城市。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异常挺拔。
“林凡,你知道最高明的战术是什么吗?”陈长生没有回头,声音平静。
“请老板明示。”
“不是见招拆招,陷入对手预设的战场。”陈长生缓缓道,“而是,在他以为胜券在握、全力出击的那一刻,让他发现,自己的拳头打中的,不是目标,而是一面更坚硬的盾牌,甚至……是一个早已为他挖好的陷阱。”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他们想用专利战拖住我们,消耗我们,把我们钉死在‘技术模仿者’的耻辱柱上。那我们就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话语权。”
“老板,您的意思是?”林凡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呼吸微微急促。
陈长生走回办公桌,拿起那份关于NL1蛋白最新测试报告的加密文件,在手中掂了掂。
“通知李静教授,‘破晓’实验室全体人员,安保等级提升至最高。同时,以‘星海研究基金会’的名义,向全球排名前十的生物医学期刊,以及《自然》、《科学》编辑部,提交一份‘预先公布’(pre-print)申请。”
“内容?”林凡心跳加速。
“内容就是,”陈长生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语气斩钉截铁,“NL1荧光蛋白的完整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解析、及其在单分子检测中实现‘近乎无限光稳定性’的突破性性能数据。 同时附上开源授权协议草案:允许任何非商业学术研究免费使用,商业应用需获取授权。”
林凡倒吸一口凉气:“老板!这是我们的核心王牌!现在公开,岂不是……”
“岂不是什么?”陈长生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岂不是正合‘莱茵’之意?不。这叫做,在对手最自信的领域,用他们最无法理解的方式,掀翻整个牌桌。”
“他们不是用落后的专利砌墙吗?我们直接开放下一代技术的基础。当所有人都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时,他们那堵看似坚固的专利墙,还会有人在乎吗?”陈长生的眼中闪烁着洞察未来的光芒,“我们要打的,不是一场专利无效的官司,而是一场技术范式的革命。我们要让法官和市场看到,到底谁,才代表未来。”
林凡彻底明白了,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这不是防御,这是进攻!是最高级别的战略反击!
“我立刻去办!”
“记住,”陈长生叮嘱,“同步启动全球公关预案,将‘莱茵’利用专利壁垒阻碍技术创新的证据,适时、有选择地释放给关键的行业媒体和意见领袖。我们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是!”
林凡领命而去。陈长生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窗外蔚蓝的天空。专利围剿?这只是序幕。好戏,才刚刚开场。奥利弗·桑德伯格,你准备好迎接这份“惊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