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紫宸殿,陈稳与赵老蔫并未乘坐车驾,而是步行前往工部衙门。
钱贵则先行一步,去安排后续事宜。
汴京城的街道依旧繁华,人流如织,市井喧嚣;
这种和平与繁荣的景象,与伪宋那边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稳行走其间,感受着这份由他亲手参与缔造的安宁,心中那份守护的信念愈发坚定。
工部衙门位于皇城东南角,占地颇广。
尚未走近,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敲打、研磨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木材与一种特殊矿石混合的独特气味。
守门的差役显然认得赵老蔫,更认得他身旁那位虽布衣简从、却气度不凡的陈稳;
两人并未受到任何盘问,便被恭敬地引了进去。
赵老蔫一边引路,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自豪。
“君上,这边走。”
“自从您上次点拨了那‘幽能’与‘势运’相冲的原理,工部这边可算是开了窍了!”
“好多以前想不通的关窍,现在都迎刃而解;
捣鼓出来的新玩意儿,比以前好使多了!”
他们穿过几个喧闹的作坊区域,来到一处把守更为森严的独立院落。
院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格物院”三字。
此处是工部核心研发之地,由赵老蔫直接掌管,等闲官员不得入内。
院内颇为宽敞,划分出数个区域。
一些穿着工部服饰的匠人正在不同的区域忙碌着;
有的在调试着类似罗盘、但结构更为复杂的仪器;
有的则在小心翼翼地往某种特制的皮甲或是小型弩机上镶嵌、勾勒着散发着微光的纹路;
那些纹路所使用的颜料,显然掺入了研磨极细的幽能晶矿粉末。
见到赵老蔫进来,匠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躬身行礼。
“赵尚书!”
他们的目光落到陈稳身上时,更是带上了无比的崇敬与激动;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陈稳的真实身份,但都知道这位“陈先生”是赵尚书都极为尊敬的大人物,且往往能带来关键性的指点。
赵老蔫挥挥手,示意大家继续工作。
他带着陈稳径直走向院落中央的一处平台,平台上摆放着几件已经成型的装备。
“君上,您看这个。”
赵老蔫拿起一面看起来比普通盾牌小上一号、通体呈暗沉金属色泽的圆盾。
盾牌表面铭刻着细密而规整的纹路,中心处镶嵌着一小块经过处理的幽能晶石薄片。
“这是新改进的‘御煞盾’。”
“不光是用料和结构加强了,关键是这上面的‘导流纹’。”
他指着那些纹路解释道。
“以前咱们的装备,主要是硬抗‘幽能’侵蚀,损耗大,效果还一般。”
“现在这纹路,能引导冲击过来的异种能量,特别是‘幽能’,让它大部分顺着盾面滑开,或者导入地下;
只有少部分需要盾体本身硬抗。”
“俺试过,同样大小的盾,这新的比老的能多扛住三成以上的冲击,而且更省力,对使用者的负担小了很多。”
陈稳接过这面“御煞盾”,入手感觉分量不轻,但以他的力量自然不成问题。
他仔细感知着盾牌内部的能量流动。
在他的“势运初感”中,这盾牌确实像是一个拥有特定疏泄渠道的壁垒;
而非以往那种纯粹靠材料堆砌的实心疙瘩。
“不错。此物可用于精锐小队,尤其是可能直面铁鸦军‘幽影’或者被深度侵蚀目标的队伍。”
“还有这个!”
赵老蔫又拿起一个巴掌大小、形制古朴的铜铃。
铜铃表面同样布满纹路,内部没有寻常的铃舌,而是悬浮着一小簇仿佛自行在缓慢旋转的幽能晶砂。
“这是‘清心铃’的改进型号,俺管它叫‘定神铃’。”
“摇动它发出的声音,不是靠耳朵听的。”
他轻轻晃动铜铃,并未发出清脆的铃声,反而有一股无形、却能让附近之人精神微微一振的波动扩散开来。
陈稳能感觉到,这股波动对寻常心神毫无影响,但对于那种混乱、侵蚀性的“幽能”干扰,却有着明显的安抚、驱散效果。
“这玩意儿对付那些能蛊惑人心、制造幻象的鬼蜮伎俩特别有效!”
赵老蔫有些得意。
“范围比之前的‘守心符’大,持续时间也长,就是制作起来更费事,材料要求也高。”
陈稳点了点头。
“好东西。此物需优先配备给‘北望军’中负责思想引导、以及需要执行特殊任务的骨干。”
接着,赵老蔫又展示了数种基于新理论研发或改进的装备。
有射程更远、对能量体也有一定干扰作用的“破煞弩”;
有能小范围净化“幽能”污染水源、土地的“净尘符”;
还有专门用于加固、稳定小型据点或秘密仓库,使其更难被“幽能”探测手段发现的“匿踪阵盘”等等。
每一件装备,都体现了陈朝工部在理解了“幽能-势运”对抗原理后,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它们不再是盲目地对抗,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引导乃至利用对手的力量规则。
陈稳一边查看,一边在心中默默评估着这些装备对“北望军”实际战力的提升幅度。
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将自身的“能力赋予”与这些装备结合,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老蔫,这些装备,产能如何?”
陈稳问道。
“我需要一份详细的清单,包括现有库存、月产能力,以及优先供应序列。”
赵老蔫显然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陈稳。
“都记在这里面了,君上。”
“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最好的匠人和资源都向这方面倾斜了。”
“目前‘御煞盾’和‘定神铃’产量最高,勉强能保证每月供应五十人份;
‘破煞弩’和‘匿踪阵盘’要少一些;
‘净尘符’这类辅助性的,产量尚可。”
他顿了顿,补充道。
“若是紧急情况,还能再挤一挤,但质量可能会略有波动。”
陈稳翻阅着册子,心中快速盘算。
这个产能,想要大规模列装军队自然远远不够;
但若是用于武装“北望军”的核心骨干和精锐小队,却已是雪中送炭。
“很好。立刻开始准备第一批物资,种类要齐全,数量按最大产能来。”
“准备好后,通过秘密渠道,尽快运往山东,交到石墩和晁盖手中。”
“明白!”
赵老蔫郑重点头。
查看完装备,陈稳又让赵老蔫带他去了光幕稳定仪的研改进度。
在一间更加隐秘、防护措施也更多的房间里,一台比之前体积更小、结构更为精巧的稳定仪正在运行;
它散发出的能量波动更加平稳,对周围规则的干涉也显得更为柔和。
“通道的优化是长期根本。”
陈稳对赵老蔫叮嘱道。
“物资、人员的往来,皆系于此。”
“排斥力能减弱一分,冷却时间能缩短一刻,我们在彼界的行动便多一分主动。”
“君上放心,俺晓得轻重!”
赵老蔫拍着胸脯保证。
“俺带着几个最好的徒弟,就吃住在这格物院里,不把这玩意儿琢磨透,绝不罢休!”
离开格物院时,已是午后。
阳光透过工部衙门高大的屋檐,洒在青石铺就的地面上。
陈稳站在院中,感受着体内Lv.4系统带来的充盈力量,看着眼前这代表着陈朝最高技术结晶的院落;
心中对即将在伪宋山东展开的下一阶段行动,有了更清晰的蓝图和更足的底气。
技术之刃已经磨利,接下来,便是将其精准地递到那批心怀“北望”志士的手中;
让他们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拥有更多劈开黑暗、守护光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