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陛下!”
几乎在同一时间,两声焦急的呼喊响起。
赵匡胤身后,石守信、慕容延钊等人立刻围了上来,将他护在中心,手按刀柄,如临大敌。
他们自然是知道了原历史中是赵光义害了自家陛下,甚至还有早早下毒之举,此时当然要多做提防。
另一边,赵光义的臣子们,如曹彬、潘美等人,看见赵匡胤之后一怔,有几位甚至红了眼眶,“陛下……陛下。”
千言万语,最终也只汇成了陛下二字。
赵匡胤也看到了他们,冲他们缓缓点头回应,这些可都是他的大将,他的亲信,他不会怪他们。
两拨大宋的君臣,就在院子里形成了两个有些模糊的阵营。
气氛十分奇怪,最尴尬的,莫过于夹在中间的几位臣子。
他们既是太祖朝的将领,也是太宗朝的重臣,此刻只能低着头,左右为难。
而一个须发微白,气质儒雅的文臣,更是左右为难。
他便是薛居正,曾任两朝宰相,更是《旧五代史》的监修官。
他看看面无表情的太祖,又看看身边的太宗,心中有了猜测,作为史官,他敏锐地嗅到了这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大家都不知道的秘闻。
“咳咳!”周墨走到两拨人中间,举起双手,做出一个暂停的手势,“两位陛下,听我说两句。我知道你们之间有恩怨,但这里不是解决恩怨的地方。这里是学习和改变未来的地方。”
他转向赵匡胤,语气诚恳:“太祖陛下,您想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命运,想让大宋的军队不再受制于人,对吗?”
赵匡胤的目光依旧锁定着赵光义,但还是冷冷地点了点头。
周墨又转向赵光义:“太宗陛下,您想洗刷高粱河之耻,想让大宋的铁骑踏破燕云,对吗?”
赵光义脸色苍白,也机械地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周墨一拍手,“你们的目标,从大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大宋强盛。”
“私人恩怨,暂时放下,等你们学到了本事,回到了各自的时空,你们想怎么算账,那是你们的家事,如果实在想打一架,大不了我到时候帮忙给你们送到同一个地方。”
“但在这里,当着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的面,注意点大宋的排面哈!”
周墨这番话,半是劝说,半是道德绑架。
他知道,对这些帝王来说,脸面和历史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果然,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脸色都变了变。
“哼!”赵匡胤冷哼一声,缓缓移开了那如同实质般的目光。
他没有再看赵光义,但那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比直接对骂更让人难受。
赵光义则如蒙大赦,悄悄松了口气,整了整自己的衣衫。
周墨赶紧示意两边的人都散开点,别围那么紧,看着吓人。
大宋的两个团队,这才各自亮相。
赵匡胤这边,除了薛居正,石守信、慕容延钊、韩令坤、曹彬、潘美,清一色的开国猛将,身上都带着一股沙场征伐的铁血之气。
还有一个叫喻皓的工匠领袖,看起来貌不惊人,但一双眼睛却在不断打量着周围的建筑结构,显然是个技术宅。
赵光义那边,除了同样的的曹彬、潘美和薛居正,还有田重进、崔彦进、李继隆等人,也都是宋初的名将。
双方看着同样的自己效忠不同的陛下,也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大哥……”石守信凑到赵匡胤身边,低声问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晋王他……”
他当年参与了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的铁杆心腹。
他实在无法相信,那个平日里对大哥恭恭敬敬的晋王,会做出弑君篡位的事情。
赵匡胤摇了摇头,声音嘶哑:“休要多问。你只需知道,从今往后,他与我,君臣之义已绝,兄弟之情已断!我们要做的就是狠狠的超越他。”
“朕的大宋必须要比他的大宋强。”
石守信等人闻言,心中一凛,不敢再问。
另一边,曹彬也在低声劝说赵光义:“陛下,既来之,则安之。此地玄奇,周先生更是神通广大。我等还是先以学习为重。”
赵光义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赵匡胤。
周墨看着这诡异的场面,只觉得头大如斗。
他决定,得赶紧让下一波人出来,冲散这尴尬的气氛。
他心念一动,广场上光芒再闪。
这一次,是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的阵容。
身穿龙袍,面容朴实的朱元璋,大步走出。
他身后,跟着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
父子俩一出现,整个广场的气氛都为之一变。
如果说嬴政是霸道,李世民是雄才,那朱元璋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粹的、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血与威严。
“咱来迟了?”朱元璋洪亮的声音响起,他扫视全场,目光在嬴政、刘邦、李世民等人脸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在了赵匡胤兄弟身上,眉头一皱。
朱元璋直接开口问道,毫不客气,“怎么回事?一个跟死了爹娘似的,一个跟要杀人似的。兄弟俩又闹别扭了?之前不都打过好几次了?”
赵匡胤和赵光义被他这么一问,脸色都有些挂不住。
赵匡胤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
朱元璋也没追问,而是转向周墨:“小周,人咱都带来了。咱妹子和雄英你快给安排一下。”
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老婆和长孙。
周墨连忙指了指院外停着的大巴,“都安排好了,等人齐了就安排他们去。”
光芒闪烁中,身穿皇后常服,面容慈祥的马皇后,牵着一个小少年出现了,正是朱雄英。
马皇后看着眼前这奇异的景象,虽然也震惊,但更多的是镇定。
她对着周墨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有劳周先生了。”
朱雄英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眼中充满了孩童的好奇。
而此时,他带来的洪武朝开国天团,也全部到齐了。
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汤和、耿炳文……一个个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名字,此刻都化作了活生生的人,站在了众人面前。
这支队伍,几乎囊括了明初最顶尖的文臣和最能打的武将。
他们的出现,让整个广场的“武力值”瞬间又飙升了一个档次。
徐达稳重如山,李文忠英武不凡……他们每一个人,都足以镇压一个时代。
周墨简要的给已经到了的这些人都互相介绍了一下。
站在末位的宋濂,在听到孔子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直接跪倒在地:“不肖后学宋濂,拜见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