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紫宸殿,檀香袅袅。
在宽敞而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中,一个身穿华丽契丹服饰的使者正双膝跪地,他的身姿挺拔如松,但此刻却显得有些拘谨和紧张。只见他双手高高举起一份装帧精美的国书,仿佛那里面承载着整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这位使者头上戴着一顶珍贵的貂皮帽子,皮毛柔软光滑,闪烁着淡淡的光芒;腰间悬挂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弯刀,刀柄处镶嵌着宝石,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寒光。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上,颧骨高高凸起,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一双深邃的眼眸中,既有对未知的警惕,也有对和平共处的期盼。
耶律大石愿与华朝永结盟好,共抗金人。 使者用略带生硬但十分标准的汉语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从口中吐出,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接着,他稍稍提高了音量继续道:我主曾言,金贼乃是辽国与贵国共同的大敌,此獠凶狠残暴,不仁不义,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今唯有我们两国齐心协力,方能将这群恶狼赶出燕云之地,还百姓一片安宁祥和的乐土啊!
赵宸坐在龙椅上,手指轻叩扶手。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西辽的消息,他早有耳闻。这位前辽贵族,在辽亡后率部西迁,征服了中亚数国,如今势力已达葱岭以西,确有与金国抗衡的实力。
“众卿怎么看?”赵宸看向群臣。
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西辽虽强,却远在西域,与我朝相距万里。若结盟,我朝未必能得其助,反而可能引火烧身,让金人迁怒于我。”
“不然。”诸葛亮轻摇手中羽扇,缓缓迈步而出,站定后环视众人一眼,而后沉声道:“西辽与金国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此仇深似海渊,较之于我朝更为深重。若能与之结盟,则可令金兵陷入腹背受敌之境,使其不敢贸然南下侵犯。如此一来,我国北部边疆所承受之压力必将大幅减轻。然而,更为关键之处在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西域丝绸之路,自唐末以来便日渐萧条。若能与西辽联手打通商道,我朝的丝绸、瓷器可远销中亚,换来良马、药材,于经济、军事皆有裨益。”
贾诩补充道:“诸葛大人所言极是。且西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贵族多有复国之心,未必真心臣服耶律大石。我朝若能与之结盟,既可牵制金国,又能借机渗透西域,实为上策。”
赵宸点头,他想起张骞通西域的典故,心中已有定计。“准耶律大石所请。”他对使者道,“朕将派使者前往西辽,与你主定下盟约。”
使者脸上露出喜色,叩首道:“我主定会感念陛下盛情!”
退朝后,赵宸留下诸葛亮与贾诩。“派谁去西辽合适?”他问。
诸葛亮微微一笑:“臣举荐一人——张骞。此人熟知西域地理、风土人情,有胆有识,定能不辱使命。”
赵宸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系统新召唤的历史人物中,张骞正是通西域的不二人选。“好。传朕旨意,封张骞为西域都护使,持节出使西辽,携带国书、丝绸百匹、瓷器千件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