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城楼上,风卷着旗帜,发出猎猎的声响。
岳飞站在垛口边,手里捧着赵宸赐的“镇北令”,令牌上的“镇北”二字被阳光照得发烫。关羽走过来,递给他一壶酒:“小子,喝口暖暖身子。这北疆的风,比江南的刀子还利。”
岳飞接过酒壶,仰头喝了一大口,烈酒入喉,烧得他浑身发热。“关将军,您说,金兵还会来吗?”
“肯定会!”关羽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仿佛能够穿透重重迷雾看到敌人的身影一般。他语气坚定地说道:“完颜宗弼那个家伙啊,心胸狭窄得就跟针尖儿似的,这次让咱们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吃了如此大亏,若不能扳回一城、找回颜面,恐怕绝不会善罢甘休!”说罢,关羽用力地拍了拍身旁岳飞宽阔坚实的肩膀,表示对这位年轻将领的信任与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好在还有你在此坐镇指挥,本将军也就无需担忧啦。尤其是你的背嵬军,当真称得上是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啊!”
岳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却透露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凝重之色。他轻声说道:“背嵬军固然英勇无畏,但毕竟人数有限,仅有区区三千之众。然而,北疆之地广袤无垠,防线漫长无边,如果仅仅依靠我们这支军队来抵御外敌入侵,恐怕难以胜任啊!”
说罢,岳飞缓缓地伸手入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陈旧泛黄的羊皮纸。这张地图显然已经使用过无数次,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线条和标记,仿佛一幅错综复杂的迷宫图卷。他将地图轻轻展开,铺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指着其中一处,继续分析道:“依我所见,可以在雁门关外修筑三座高耸入云的烽火台,如此一来,一旦发现敌军来袭,便能迅速传递军情,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此外,还需沿着沧州至雁门这条重要战线修建一条宽阔平坦的驿道,以便于快速调动兵力支援前线。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行军速度,更能增强我方整体战斗力。”
稍作停顿后,岳飞的眉头微皱起来,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棘手问题。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补充道:“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必须加紧训练大批精锐的骑兵部队。众所周知,金兵擅长骑射之术,他们常常利用战马的机动性和弓箭的杀伤力给我们造成巨大威胁。若要与之抗衡,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积极采取行动,提升自身实力才行!”
关羽看着地图上的布局,眼里露出赞许:“你想得比我周全。这些事,我支持你。需要人手、粮草,尽管开口,关某这张老脸,在户部还有几分薄面。”
“多谢将军!”岳飞拱手道谢。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赵宸的御驾停在关下,他正与几个将领说话,看到城楼上的岳飞,朝他招了招手。
岳飞连忙下楼,走到赵宸面前。赵宸看着他,忽然问:“岳将军,你可知朕为何让你镇守北疆?”
岳飞一愣,随即道:“因为臣忠勇?”
“不全是。”赵宸摇头,“因为你懂‘护民’。”他指向关外的村庄,那里的百姓正在士兵的帮助下重建家园,“去年金兵过境,这里的百姓死了大半。朕要的不是只会打仗的将军,是能守住土地、护住百姓的将军。”
岳飞心里一震,猛地跪地:“臣明白了!臣不仅要打退金兵,更要让北疆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让他们知道,兴华的军队,是来保护他们的!”
“起来吧。”赵宸扶起他,“朕听说你母亲给你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点头,掀起衣襟,露出背上的刺青,字迹虽有些模糊,却透着一股刚毅。
“好一个‘精忠报国’。”赵宸的声音带着感慨,“但朕要加两个字——‘精忠护民’。报国,最终是为了护民。你记住这四个字,往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走偏。”
“臣记住了!精忠护民!”岳飞的声音带着颤抖,眼眶有些发红。
赵宸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登上御驾。禁军缓缓离去,留下的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
岳飞站在关下,望着御驾消失的方向,又摸了摸背上的刺青。风从关外吹来,带着沙尘的气息,却吹不散他心里的热血。
“精忠护民……”他喃喃自语,握紧了手里的银枪。
这四个字,将像烙印一样刻在他心里,铸造成北疆防线最坚实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