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光洒进指挥部,林峰站在刚刚更新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独立纵队控制区的蓝色区域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四周延伸,无数面代表民兵小队、县大队的小蓝旗,如同雨后春笋般插满了晋西北的山川河谷。
“旅长,这是兵工厂周焕文送来的报告。”参谋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启明星’冲锋枪生产线已调试完毕,日产可达十五支。他请示是否开始批量生产。”
林峰拿起报告扫了一眼:“批。优先装备各团侦察连和即将组建的骑兵部队。”他的目光落在沙盘北部,“巴特尔那边有消息吗?”
“有。乌云格格的第一批五十匹马已经送到。巴特尔连长正在组织挑选懂骑术的战士。”
这时,赵刚拿着一叠各地工作队的汇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老林,好消息。马家峪民兵上周又打了个胜仗,用‘手术刀’手榴弹伏击了伪军一个小队。现在周边七个村子都成立了民兵队,还自发组建了联防。”
林峰仔细翻看着汇报:“告诉工作队,要帮助民兵总结战斗经验。仗可以小打,但每打一仗都要有收获。”他顿了顿,“另外,通知各团,从民兵和县大队中选拔表现突出的骨干,集中到纵队教导队培训。我们要建立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的人才流动机制。”
同日深夜,太原日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中将面色阴沉地看着桌上的一份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村庄。
“一个月时间,”他冷冷地说,“这些地方的维持会几乎全部瘫痪,征粮队遭遇袭击二十三次,损失皇协军一百余人。诸君,这就是你们说的‘零星抵抗’?”
参谋长官低头道:“将军,敌人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集中兵力,而是化整为零,依靠当地民兵……”
“我要的不是解释!”筱冢义男猛地拍桌,“立即制定‘夏季肃正’计划。调集第四十一联队、皇协军第三旅,对标记区域实施梳篦式清剿。特别注意搜寻八路军的新型武器和兵工厂位置。”
延安,军委作战室。
几位领导人正在研究晋西北送来的战报。
“这个林峰很有一套啊。”一位领导人指着地图说,“你看,他以主力部队为骨干,地方武装为脉络,民兵为基础,把整个晋西北都盘活了。”
“特别是向草原发展的思路很有远见。”另一人接话,“如果能建立稳定的骑兵部队,对整个华北战局都是个有力支援。”
“给独立纵队发报:同意其发展计划。另,总部将派遣一个十五人的干部团前往协助,包括骑兵教官和民运工作骨干。”
重庆,军统局晋西北站。
站长看着刚刚破译的电文,眉头紧锁:“共产党在晋西北的扩张速度超出预期。立即向局本部报告:建议加大对晋绥军傅作义部的援助,同时设法在蒙古部落中发展我们的关系。”
三日后,独立纵队临时训练场。
五十匹蒙古马在阳光下甩着尾巴,不安地踏着蹄子。巴特尔正在组织第一批骑兵选拔。
“骑过马的出列!”他高声喊道。
三十多名战士站了出来。其中既有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族战士,也有曾经给地主放过马的汉族战士。
林峰和赵刚在一旁观看。看着战士们略显生疏的骑术,林峰对巴特尔说:“不要急,先抓好基础训练。告诉战士们,三个月后,我要看到一支能执行侦察、突袭任务的精干骑兵。”
“是!”巴特尔立正敬礼,“旅长,乌云格格托我带话,问下一批武器什么时候能到。她说可以用一百匹马换。”
“回话:二十天后交易。这次给她带十支‘启明星’冲锋枪和五百发子弹。”
就在这时,侦察连长急匆匆赶来:“旅长,紧急情报。日军第四十一联队正在向根据地外围运动,疑似要进行大规模扫荡。”
林峰神色一凛,快步走回指挥部。参谋们已经在地图上标出了敌军动向。
“来得比预想的要快。”赵刚面色凝重。
林峰盯着地图看了片刻,突然问:“‘夜枭’那边有没有更详细的情报?”
“有。情报显示,日军这次的重点是寻找我们的兵工厂和打击基层政权。”
林峰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命令:各主力团以营连为单位,配合县大队、民兵,在日军必经之路广泛布置地雷、设置伏击点。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他特别强调:“通知周焕文,兵工厂立即转入隐蔽生产。所有成品、半成品和重要设备,今夜必须转移至备用基地。”
当夜,马家峪。
马老三带着民兵小队,借着月色在进村的要道上埋设地雷。年轻队员一边干活一边小声问:“三哥,听说鬼子要来一个联队,咱们能顶住吗?”
马老三熟练地布置着引线:“记住旅长教的,咱们不跟鬼子硬拼。埋好地雷就撤,明天再来打冷枪。就像狼咬牛,一口一口来,再壮的牛也得趴下。”
远处传来狗吠声,马老三立即示意安静。夜色中,民兵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熟悉的山路上。
一周后,日军第四十一联队指挥部。
联队长坂本大佐烦躁地揉着太阳穴。进入根据地七天,他的部队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到处是地雷、冷枪,却始终找不到八路军主力。伤亡数字每天都在增加,士气越来越低落。
“报告!”参谋送来最新战报,“第三中队在赵家沟遭伏击,伤亡二十余人。敌人使用了那种新型手榴弹。”
坂本狠狠将战报摔在桌上:“命令部队收缩,重点清剿这几个村庄。我就不信抓不到他们的工作队!”
而此时,在更深的山里,周焕文正带着工人们在新的山洞里调试设备。柴油机的轰鸣声被瀑布声完美掩盖,“启明星”生产线已经重新运转。
林峰站在指挥部里,听着各部队的汇报。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在军民的联合抗击下,始终无法深入根据地腹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但经过这一周的较量,他更加确信:只有把根基扎牢,把人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立于不败之地。
“告诉各部队,”他对参谋说,“保持耐心,继续消耗敌人。同时通知巴特尔,骑兵队的训练要加快。我们要在鬼子最疲惫的时候,给他们来个意想不到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