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跟随着那艘锈迹斑斑却引擎有力的引导艇,缓缓驶入“玄武岩壁垒”的外围港口。与远处眺望时的巍峨壮观不同,近距离接触下,这座人类幸存者据点的细节更令人触目惊心,也更具压迫感。
港口区域并非天然良港,而是在原有破碎海岸线的基础上,用无数沉船、混凝土碎块和粗大的钢结构强行构筑出的一个人工避风塘。海水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混杂着油污和不明漂浮物的粘稠暗褐色,散发出浓烈的腐臭和金属腥气。码头本身是由扭曲的钢板和断裂的桥面拼接而成,走上去发出嘎吱作响的不稳定声音。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肃杀气氛。高墙上密布的火力点黑洞洞地指向海域和天空,探照灯的光柱即使在白天也来回扫视着海面和水下。港口内停泊的其他船只,大多是被严重改装过的旧时代渔船或小型货轮,船体上布满焊接痕迹和附加的装甲板,武器五花八门,从老式的重机枪到自制的火箭发射巢,无不透露出一种为生存而战的粗粝与顽强。
守卫港口士兵的数量远超“希望号”上的总人数。他们穿着洗得发白且打满补丁的统一旧式军装或深色工装,手持保养得当但型号陈旧的自动步枪,眼神如同鹰隼,警惕地扫视着“希望号”的每一个角落,手指从未离开扳机护圈。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历经无数次生死筛选后近乎本能的戒备和冷漠。这与断锚湾那些虽然同样坚韧,但偶尔还能看到笑容的战士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林薇、赵刚等少数几人被允许踏上摇晃的码头时,他们立刻感受到了无数道目光的聚焦。那些在港口劳作的人们——修补渔网、搬运物资、清理机械——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默默地注视着这群陌生的来客。这些幸存者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韧,像是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野草,带着一种对陌生来客本能的审视,以及深藏在疲惫之下也不曾熄灭的求生火焰。没有欢迎,没有好奇的询问,只有沉默的观察,仿佛在评估这些外来者是否会带来新的危险,或者……新的资源。
负责接待或者说审查他们的,依旧是那位姓王的上尉。他带着一队更加精锐、装备也稍好一些的士兵,对林薇一行人进行了近乎苛刻的检查。
“所有电子设备,暂时由我们保管。”王上尉的语气不容置疑,士兵上前,熟练地将林薇等人的通讯器、数据板甚至赵刚的战术手表取下。
“武器,全部解除。”赵刚和他的护卫队员配合地交出了随身武器。
“我们需要对各位进行详细的生物扫描和血液抽样,以确保没有携带……‘特殊’的污染或病原体。”王上尉补充道,目光锐利地扫过林薇,“这是壁垒的最高安全条例,请理解。”
检查点在码头旁一个由集装箱改造的临时房间内进行。过程专业而迅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军事化效率。负责采血和扫描的医务人员动作麻利,但眼神同样警惕。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高强度杀菌紫外线的味道。
趁着检查的间隙,林薇尝试与王上尉沟通。
“王上尉,我们来自北方的断锚湾,我们那里……”
“具体情况,等见到指挥官再说。”王上尉生硬地打断了她,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在这里,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他的目光落在“希望号”那泛着生物光泽的特殊船体上,微微皱眉:“你们的船……很特别。材料和技术,不属于旧时代的任何已知体系。”
“这是我们与‘龙宫’合作的成果。”林薇谨慎地解释,“一种生物合金,具备自我修复……”
“龙宫?”王上尉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眼神微微一凝,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冷硬,“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指挥官会对此感兴趣的。”
检查完毕,确认林薇等人没有携带明显威胁后,王上尉示意他们跟随。
“你们的船员和船只,必须停留在指定锚地区域,未经许可不得靠近壁垒主体,也不得与港口其他人员随意接触。”他一边带路走向通往墙内的大门,一边重申着规定,“这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
赵刚看着周围那些沉默而警惕的士兵和幸存者,低声对林薇说:“这里……像一座兵营,或者说,监狱。比我们那里……压抑太多了。”
林薇默默点头。断锚湾虽然也面临生存压力,但在龙宫的影响和相对宽松的管理下,依然保留着更多社区的温度和人性的活力。而这里,一切都围绕着“生存”和“防御”这两个核心,秩序森严,气氛凝重。
穿过一道需要多重验证的巨型合金闸门,他们正式进入了“玄武岩壁垒”的内部。
眼前的景象,再次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墙内并非想象中的城市或聚居区,而更像一个庞大无比并且层级分明的军事堡垒和巨型避难所的混合体。空间异常开阔,抬头望去,可以看到由交错钢梁和厚重混凝土构成高达数十米的穹顶,穹顶上布满了管道、线缆和提供照明的人造光源,模拟着昼夜交替。
最底层靠近港口的位置,是密集的工厂区和仓库。巨大不知用途的机器发出轰鸣,熔炉的火光在阴暗的环境中闪烁,空气中混杂着机油、汗水、劣质燃料和集体食堂传来的寡淡食物气味。工人们如同忙碌的工蚁,在军官和监督者的指挥下,沉默地进行着生产劳作。可以看到生产线在制造子弹、修复武器、生产简易的防护装备和过滤面具。
更高一些的层面,则是密密麻麻宛如蜂巢般的居住区。那些居住单元大多由预制板、集装箱甚至挖掘出的岩洞构成,层层叠叠,拥挤不堪。公共区域很少,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大多带着营养不良的菜色和长期紧张生活留下的疲惫。偶尔能看到一些孩子在狭窄的通道里奔跑,但很快就会被大人拉回屋内,似乎对外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整个壁垒内部,秩序井然,但缺乏生机。广播里不时传来各种指令和通告,内容多是关于生产配额、防御值班、物资分配或者安全警告。穿着不同颜色臂章的人员各司其职,但彼此之间交流甚少,氛围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这里……有多少人?”林薇忍不住问道。
“登记在册的,十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二人。”王上尉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语气没有任何波动,“不包括无法统计的流动人员和……墙外的拾荒者。”
十一万人!这个数字让林薇和赵刚都暗自心惊。断锚湾倾尽全力也不过几千人,而这里,竟然维持着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疑惑: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他们是依靠什么,支撑起这样一座庞大的堡垒?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王上尉带着他们乘坐一部巨大的货运升降平台,向着堡垒的核心区域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他们能看到更远处的景象:壁垒并非完全封闭,其主体依托着几座相连的山体构建,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在一些开阔地带,甚至有利用人造光源进行的小规模无土栽培,但作物的长势看起来并不乐观。
最终,升降平台在靠近穹顶中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停下。这里的环境明显整洁和安静许多,守卫也更加森严。
“指挥官办公室到了。”王上尉在一扇厚重的金属大门前停下,示意林薇和赵刚进去,“记住,如实回答指挥官的问题。”
大门缓缓滑开,门后,将是决定这次接触走向的关键。林薇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长途跋涉和严格检查而略显凌乱的衣着,与赵刚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迈步走进了这间位于巨大堡垒心脏地带的办公室。
高墙之下的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