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日
竹筏驶离墨影岛后,东南方向的海面渐渐被白雾笼罩,起初只是薄薄一层,没过半日,雾气就浓得像化不开的牛乳,能见度不足三尺,连星核的微光都被雾气折射得七零八落。
“是迷雾海,”林辰望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风蚀图上标注着这片海域的雾气能让人产生幻觉,“墨娘说,这里的雾会变成你心里最想的东西,引着船往礁石上撞。”
阿木刚想说“我想青禾姐了”,雾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绿裙,梳着双丫髻,正朝着竹筏招手。“青禾姐!”阿木激动地站起来,差点掉进海里。
“别碰!”林辰一把拉住他,用星核的光芒照向那身影,影子在蓝光中扭曲了一下,竟变成一截枯木,“是雾幻,碰了会被缠上。”
雾气越来越浓,竹筏像在棉花里穿行,船桨划水的声音都变得模糊。就在这时,雾中传来“哗啦啦”的水声,一艘古朴的木船缓缓驶出,船帆上绣着金色的药草图案,船头站着个白胡子老者,正对着他们微笑。
“是玄真师父!”林辰心里一惊,玄真师父明明在中原的药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咬了咬舌尖,疼痛让头脑清醒了些——这也是雾幻。
老者挥了挥手,木船朝着竹筏撞来,林辰赶紧调转筏头,避开的瞬间,木船在雾中消散,只留下一缕药香。“这雾能读人心,”林辰额头冒汗,“咱们得想办法走出雾区。”
他想起墨娘给的墨泉水,倒了些在船板上,泉水流过的地方,雾气竟退开了寸许。“墨泉水能破幻!”阿木也学着倒泉水,在筏边画出一圈水线,雾气果然不敢靠近。
雾中突然飘来一缕青绿色的藤蔓,藤蔓上长着心形的叶片,叶片上的露珠在雾中闪着光,像在指路。“是引路藤!”林辰认出这是雾浪岛的植物,“雾芽说过,它的藤蔓能顺着正确的方向生长,穿过迷雾海就靠它了。”
藤蔓自动缠上竹筏的桅杆,顶端朝着东南方向延伸,林辰跟着藤蔓的指引划桨,雾气虽然依旧浓厚,却再也没出现幻像。
第四十七日:雾中的“声岛”与“守雾人”
顺着引路藤行驶了一日,雾中隐约传来钟鸣,一声又一声,沉稳悠长。林辰划着竹筏靠近,发现雾气中矗立着一座小岛,岛上的钟楼全由白玉砌成,钟声正是从那里传出。
“是声岛,”林辰看着风蚀图,图上标注着这座岛是迷雾海的“灯塔”,钟声能驱散低级雾幻,“守雾人应该就在这里。”
岛上的沙滩是白色的,沙粒踩上去像盐粒,钟楼前坐着个穿灰袍的老者,正用木槌敲钟,他的耳朵很大,垂到肩膀上,像是能听到雾中所有声音。
“外来人能靠引路藤找到这里,不容易,”老者放下木槌,声音比钟声还洪亮,“我是守雾人钟伯,这钟声能保你们在声岛周围十里不受雾幻侵扰。”
钟伯说,迷雾海的雾来自海底的“幻气泉”,三百年前,有艘载满药材的船在此沉没,船上的药气与海底的瘴气混合,形成了这片会读心的雾。“你们怀里的墨泉水和星核能暂时破幻,但要彻底走出迷雾海,得靠‘醒雾花’。”
他带着两人来到钟楼后的花圃,里面种着一种淡紫色的花,花瓣呈钟形,花蕊是金色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花只在钟声敲响时开放,”钟伯敲响木槌,钟声落下的瞬间,花朵果然缓缓绽放,“它的花粉能让人保持清醒,撒在船上,雾幻就不敢靠近了。”
林辰采集了些醒雾花的花粉,用布包好,撒了些在竹筏上,周围的雾气果然变得稀薄了些,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第四十八日:幻气泉的“真相”与沉船秘闻
钟伯带他们去看声岛下的幻气泉,泉眼在岛中心的溶洞里,洞口被一层薄冰覆盖,冰下的泉水泛着七彩的光,像融化的彩虹。
“这泉的水不能碰,”钟伯指着冰面上的裂痕,“三百年前那艘沉船的船长,就是喝了这泉水,产生了‘能驾驭雾海’的幻觉,结果把船开进了礁石群。”
溶洞的石壁上,刻着沉船的图案,船上的药材散落一地,其中有个陶罐的形状,竟和林辰装紫根粉的陶罐一模一样。“那是‘百草堂’的船,”钟伯指着图案,“当年堂主带着珍稀药材去西域,想换治瘟疫的方子,结果在此沉没,船上的‘回魂草’掉进幻气泉,才让泉水有了读心的能力。”
林辰想起玄真师父说过,百草堂是三百年前中原最大的药铺,后来突然消失,原来是沉在了这里。他用墨泉水在石壁上滴了几滴,刻痕里的幻气被逼了出来,显露出一行小字:“回魂草籽藏于钟底。”
钟伯拆开钟楼的底座,果然在钟锤下发现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几十粒黑色的种子,种子上布满细小的纹路,像人的血管。“是回魂草籽!”钟伯激动地说,“这草能让人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当年就是为了救西域的瘟疫患者才带的!”
林辰小心地收好种子,心想村里的赵三叔去年打猎摔下山,一直昏迷不醒,正好能用这草试试。
第四十九日:离雾海的“钟鸣礼”
要离开声岛了,林辰帮钟伯修复了钟楼的裂缝,用冰火泥混合声岛的白玉粉末填补,裂缝处竟能随着钟声发出清越的共鸣。
“这钟声能传得更远了,”钟伯敲响新修复的钟,声音穿透迷雾,像在为他们引路,“我没什么能送你们的,这‘醒雾花’的种子你们带着,中原要是有起雾的地方,种上它能保平安。”
他还送了林辰一块钟楼的白玉碎片:“这玉能听声辨位,就算在雾里也不会迷路。”
阿木在声岛的沙滩上捡了些白色的沙粒,装进墨娘给的吸光石盒子里:“回去给青禾姐做个沙漏,告诉她我们走了多久。”
离开声岛时,钟伯站在钟楼前,敲响了最响的一次钟,钟声像一把利剑,劈开迷雾,在海面上划出一条通路。引路藤的藤蔓顺着钟声的方向延伸,竹筏行驶在通路里,雾气再也无法靠近。
第五十日:初见中原岸与归心
竹筏在钟声的指引下行驶了一日一夜,第五十日清晨,阿木突然指着前方大喊:“辰哥,你看!是陆地!”
林辰抬头望去,雾气尽头果然出现了熟悉的海岸线——黄土色的沙滩,岸边的芦苇丛,远处的青山轮廓,都是中原的模样。他划桨的手开始发抖,眼眶发热,这一路的风霜、奇遇、生死考验,在看到故土的瞬间,都化作了滚烫的归心。
竹筏靠岸时,沙滩上的孩子们正在追逐打闹,一个穿绿裙的姑娘提着篮子走过,篮子里装着刚采的紫苏,正是青禾。
“青禾姐!”阿木跳上岸,朝着姑娘跑去,这次不再是雾幻,姑娘惊讶地回头,看见他们时,眼睛瞬间红了。
林辰慢慢走下竹筏,脚踩在熟悉的黄土上,踏实得让人心安。他打开背篓,里面的陶罐叮当作响——装着焰光岛的炽阳花、浮沙岛的锁水藤、回音谷的鸣音石、落星滩的星实粉、雾隐山的回音花、风蚀谷的风根草、冰火湖的紫根粉、回音沙漠的真话草、幻音城的音谱石、墨影岛的墨叶草……还有那卷盲画师笔下的中原画轴。
青禾跑过来,帮他接过背篓,指尖触到冰凉的墨影石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一路……你们真的去了那么多地方?”
林辰笑着点头,望向远方的青山,那里有他们的村庄,有等待治疗的乡邻,有需要这些草药的生命。他知道,这趟周游世界的旅程结束了,但另一段旅程才刚刚开始——用收集的草木、石头、乐声、墨影,去治愈病痛,去讲述故事,去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活得更有希望。
风从海上吹来,带着迷雾海的潮气,也带着远方岛屿的气息。林辰握紧手里的星核,光芒在他掌心跳动,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