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在雾中穿行三日,终于抵近雾隐山。山不算高,却常年被白雾化开的纱幔裹着,远远望去,像浮在半空的绿岛。刚踏上山路,就听见一阵细碎的“叮咚”声,像是有人在远处弹珠,走近了才发现,是山间的野花在“说话”——那些花形似小喇叭,花瓣上布满细密的纹路,风过时,纹路震动,竟能重复人说过的话。
“这就是回音花!”阿木凑过去,对着一朵粉白色的花喊,“阿木是个大帅哥!”话音刚落,花瓣就轻轻颤动,重复道:“阿木是个大帅哥!”声音娇俏,像小姑娘的嗓音。
林辰蹲下身细看,发现花瓣的纹路其实是天然的“声纹”,不同的声音会在纹路上留下不同的刻痕,风一吹就会按刻痕“复述”。他试着说:“星实粉能治夜盲症。”回音花果然重复了一遍,声音沉稳,像个老者。
“这花比鸣音石灵,”林辰摸着花瓣,“鸣音石记的是震动,它记的是声纹,连语气都能模仿。”
山路旁坐着个穿绿布衣的女子,正用竹篮收回音花的种子,她的头发上别着一朵蓝色的回音花,花瓣纹路比别处的更密。“外来人?”女子抬头,声音像回音花的调子,清清脆脆,“我是‘听风者’阿萤,守着这山的花。”
阿萤说,回音花分“生花”和“老花”,生花只能重复当天的话,老花能存三年的声音。山巅的“回音坪”上,长着百年的老花,能重复三百年前的对话,那是雾隐山最早的山民留下的。
“去回音坪看看?”林辰看向阿木,阿木早已经对着一朵生花喊:“青禾姐最漂亮!”花重复时,他脸红得像回音花的粉瓣。
第十二日:老花的“三百年对话”
回音坪在山巅,四周都是悬崖,坪上的回音花长得比人高,花瓣呈深紫色,纹路像古旧的刻痕。阿萤说,对着老花说话要轻声,不然会惊扰“老声音”。
林辰试着凑近一朵老花,低声说:“我来自中原,想收集治病的法子。”花没立刻重复,过了片刻,竟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中原的紫苏,配雾隐山的‘雾露草’,能治风寒……”
“是三百年前的游医!”阿萤眼睛亮了,“他留下过好多药方,可惜大多记不全了。”
阿木也学着低声问:“怎么种回音花?”老花传出个妇人的声音:“用晨露浇,别沾正午的太阳,根下埋块‘声纹石’,花能长得更旺……”
“声纹石?”林辰追问,老花却没再出声,大概是三百年前的对话只到这里。
阿萤带他们去采声纹石,石在山涧的水底,表面光滑,能映出人影,却不是镜子那种清晰,而是像水墨画一样晕染开。“这石能‘记’声纹,埋在花根下,花就不会记错话,”阿萤捞起一块声纹石,石面上立刻映出她的影子,还带着淡淡的回音,“你看,它连影子都能存成模糊的样儿。”
林辰把带来的星核放在声纹石旁,石面上的影子突然清晰了些,连星核的光都映了进去。“星核的光,能让声纹石更灵,”阿萤惊奇地说,“以前没试过呢!”
傍晚,他们用回音花的花瓣泡茶,茶水是淡紫色的,喝起来带着清甜,阿木喝了一口,对着生花喊:“茶真好喝!”花重复时,竟带着他打嗝的尾音,逗得大家直笑。
第十三日:“失声”的回音花与解药
清晨,阿萤发现坪边的一片回音花蔫了,花瓣垂着,不管说什么都不重复。“是‘哑花病’,”阿萤脸色凝重,“每隔几年就会犯一次,花一哑,山里的消息就传不出去了——以前山民靠花报信,哑了会出事的。”
她翻出祖辈留下的笔记,上面写着:“哑花病,因‘燥风’起,需‘润声露’解,露取雾隐山晨雾,混回音花根汁,再用声纹石温过……”
林辰和阿木跟着阿萤去采晨雾——用竹篮在雾浓的地方抖,雾会凝成水珠落在篮底;又挖了回音花的根,阿木笨手笨脚地捣根汁,溅了一脸紫色的汁,像只花猫。
声纹石放在火上烤温,把晨雾和根汁混在一起,浇在哑花的根上。过了半个时辰,蔫了的花渐渐抬起头,阿萤对着花喊:“雾隐山的花,活啦!”花立刻重复,声音虽然还有点哑,却清晰多了。
“笔记上说,润声露还能治人嗓子哑,”林辰想起落星滩的星根水,“说不定能和星根配伍,效果更好。”他用陶罐装了些润声露,打算回去给教书先生试试。
午后,阿木在山涧里发现一块奇怪的声纹石,石面上的影子会动,像活的一样。阿萤说这是“活纹石”,三百年才出一块,能存“动态声纹”——不仅记声音,还记动作。阿木对着活纹石做了个鬼脸,石面上的影子果然跟着做,连他眨眼睛的频率都一样。
“这石能当‘镜子’用,”林辰笑道,“以后学新动作,对着它练准没错。”
第十四日:山巅的“声音匣子”
阿萤说,山巅有个“声音匣子”——是用百年老花和活纹石做的,能存完整的故事。他们爬上最陡的崖壁,才看到那匣子:像个木盒,四面嵌着老花,底铺着活纹石,打开时,里面传出三百年前的对话,还有山民唱歌的调子,活纹石上甚至映出模糊的跳舞影子。
“这是最早的山民留下的,”阿萤摸着匣子,“他们怕后代忘了怎么生活,就把种庄稼、治病的法子都存在里面。”
林辰对着匣子说:“我们从回音谷来,带了鸣音石;从落星滩来,带了星实粉,以后会去更多地方,收集治病的法子。”匣子沉默了片刻,传出三百年前游医的声音:“好啊,路上别忘了……紫苏配雾露草……”
“看来游医也在等后人接他的活儿,”林辰心里一动,从背篓里拿出草药笔记,对着匣子念了一路的见闻:回音谷的石疗术、落星滩的星实药方、鸣音石和通脉石的配伍……活纹石上,渐渐映出他和阿木赶路的影子,与三百年前的游医影子重叠在一起。
阿木对着匣子喊:“我们会把故事带回中原,让更多人知道!”匣子传出个孩子的声音:“拉钩!”阿木笑着伸出手,对着活纹石上的小影子“拉”了钩。
第十五日:离山的“声礼”
要走了,阿萤给了林辰一包回音花的种子,还有一块活纹石:“种子种在有声音的地方才会发芽,比如村口的老槐树下,听着人说话长得旺;活纹石能帮你记动作,以后教别人药方子,照着影子练准没错。”
她还教了个法子:把回音花的花粉混在星实粉里,涂在耳朵上,能听清远处的声音,“万一在海上迷了路,能听见远处的船声。”
林辰把一路上存的声音都“喂”给了声音匣子:石玄的送别调、沙老的星实歌、阿木跑调的贝壳哨……匣子收下这些声音,传出一句新的话:“路上小心,雾隐山等着你们带新故事回来。”
下山时,回音花一路重复着他们的对话,像在送行。阿木对着生花喊:“阿萤姐再见!”花重复了一遍,声音却像阿萤的调子,清清脆脆的。
竹筏驶离雾隐山时,林辰把活纹石放在船头,石面上映出他和阿木的影子,还有远处渐渐缩小的山影。阿萤站在山巅挥手,回音花把她的声音传得很远:“往西北走,有‘风蚀谷’,那里的石头会画画……”
“风蚀谷?”林辰望着雾中的西北方,“石头会画画?倒要看看是怎么画的。”他摸了摸怀里的回音花种子,觉得这趟旅程越来越奇妙——草木会说话,石头会记影,连风都能帮着传声,这大概就是天地的灵韵吧,藏在每一片叶、每一块石里,等着有心的人去发现。
阿木用活纹石照着自己做鬼脸,石面上的影子跟着做,他笑得直不起腰:“辰哥,你看我这鬼脸,回去吓吓青禾姐!”
竹筏破开雾色,活纹石的影子在波面上晃动,像把一路的故事都浸在了水里,随着船行,慢慢晕开,流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