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宗博并没有在京兆府中待的太久,与唐云的会面,半个时辰不到。
等温宗博走出京兆府进入轿中时,苦笑连连。
宇文疾交代他的事,没做成。
不过温宗博并不后悔,许多事,比官袍,比权力,比上官的认同更加重要。
老温离开后,唐云也走出了班房,目光幽幽。
阿虎站在一旁,面色复杂。
“少爷,按温大人的说法,这榷盐一事水深的很,虽说和南关山林沾点边,可关系不大,您冒然插手的话,会不会…”
唐云摇了摇头,刚刚他和温宗博说,田鹤的事可以揭过去,但是他需要一个新的切入点,收拾户部的切入点。
本来就是出个对三儿,结果温宗博直接俩王下来了。
老温也是真的看得起唐云,要么别干,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前朝的时候,户部在各道州府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衙署,叫做盐铁司。
顾名思义,盐铁司只负责两件事,一个是盐,一个是铁。
朝廷最早实行的是官营为主同时也允许部分民营的政策,民营需要向官府报备,官盐则通过驿站、官船统一调配。
前朝末期的时候,国家财政出现巨大亏空,朝廷推行了极为严格的榷盐法,也就是完全禁止民营。
朝廷彻底垄断这个行业后,组建了很多屯盐卫,就是专门炼盐的,炼出的盐全部由官府进行发卖,以此成为朝廷的稳定且重要的财政来源。
温宗博之所以提起这件事,也是和本身经历有关,而且还和唐云有点关系。
之前去南地查乱党的时候,温宗博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南地的官盐根本没有统一价格,看似各地官府进行统一调度、售卖,实则是将这些成品盐交给了世家掌控的盐商,这就导致了盐在民间的价格由这些世家而定。
官府呢,给了世家一个标准,你卖多少,我不管,但你要给我多少钱,这些钱我要交给朝廷。
说白了,就是批发价给你,你自己定价,定的高,你能卖出去是你的本事,定的低,亏欠你必须补上,我官府上缴的税银不能少。
可想而知,世家怎么可能亏钱,至于卖多少钱,就看他们的良心了。
羊毛出自羊身上,世家想多赚钱,就要抬高价格,买盐的是百姓,多掏钱的,自然也是百姓了。
温宗博在南地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官府委托给盐商售卖,盐商后面是世家,世家乱他妈定价。
说的再通俗点,可以理解为垄断,但凡什么事和垄断沾点边,吃亏的肯定是百姓。
回京之后,温宗博就想上一道折子,直至问题核心,那就是统一定价。
结果这折子别说上三省递到宫中了,连户部都没出,宇文疾直接给否了。
用宇文疾的话来说,那就是得不偿失。
盐商随意定价,至少能够保证各地准时准点并且按照数额上交相关税银。
一旦统一定价的话,盐商背后的世家见到无利可图,人家就不干这个了,不承包这个了,等于是这个活又回到各地官府的手里。
显而易见的是,这么做会增加了极大的成本,相关的运输、存储、售卖,这些成本,都要户部出。
宇文疾不是不赞同温宗博的想法,而是现实不允许。
首先是户部现在根本没那么多闲钱,其次是强行这么做势必会砸了很多人的饭碗,户部会遭受很多看不到的攻击。
因此宇文疾认为,三年到五年,至少三年,这件事不能提,如果三年后,国库富裕了,有闲钱了,倒是可以试一试。
这也是宇文疾与温宗博第一次吵架,吵的不可开交。
宇文疾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百姓吃点亏就吃点亏吧,平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多花几十文罢了。
温宗博怒不可遏,因为唐云曾经和他说过一句话,叫做温水煮青蛙。
最早的时候,每个百姓只是多花几文钱。
那时候,也没人当回事,再看现在,多花十几文,那是不是再过几年,就要多花几十文?
几十文,对京中的权贵,对宇文疾这种大人物来说,连个屁都算不上,可对百姓们们来说,这几十文,可以逢年过节的时候添几个肉菜。
然而温宗博更加在意的是,不止是盐,有着太多太多的“十几文”、“几十文”,压在百姓身上,让他们无法安然度日的,不是一个十几文、几十文,而是太多太多的十几文,几十文了。
“难怪都成老温执念了,在洛城的时候他就说过,想看百姓过的好不好,只要进了屋看百姓做饭用的是盐还是醋布就知晓了。”
唐云摇了摇头:“按理来说刚找到工作,即便是闹事也应该循序渐进,盐政兹事体大,直接揽了这个大活的话…”
一时之间,唐云还真有些犹豫了。
想搞这件事,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最终谁说了算,还不是朝廷,他就是喊破了天,朝廷就是不过,他血招没有。
所以说,得有盟友,得有能拍板决定的人站在他这边。
“少爷,小的觉得温大人提及这事得时候,似是…似是…”
阿虎也不知该怎么说,想了半天,不太确定的继续说道:“就像是军伍们要上阵一般,要上阵与十倍之敌对砍一般,十死无生。”
“是啊,老温不是将这个事推给我,而是想让我提出来,稍微推进一下,到了关键时刻,他会舍了官袍与一切促成这件事。”
唐云对温宗博还是很了解的,这话说的一点都不错,老温的意思是让唐云把这件事搞大,只要搞大了,引起重视了,他这位户部左侍郎自然会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可惜,光是一位户部左侍郎远远不够,更何况户部之中,没有任何人支持温宗博,一旦他暴露出任何苗头,将会与所有人离心离德,甚至还会被上官宇文疾全力打压。
“先了解了解情况吧。”
唐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去北市转转,找个了解北市的小吏或是衙役…”
说到一半,唐云想起了一个人,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去打探一下那个叫古顺海的衙役班头在不在,在的话,将所有闲着的衙役都叫来,选他陪同。”
“小的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