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木”的讯息如同投入深水的一颗石子,涟漪虽在内部持续扩散,但龙宫这座深海孤堡的日常,终究不能永远停留在争论与等待之上。在宋茜“以我为主,审慎接触”的原则指导下,一个大胆却必要的计划被提上日程——派出侦察队,前往“荒木”提供的坐标区域进行初步探查。
这并非为了立刻建立联系,而是为了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评估外部环境,尤其是“观察者”活动的痕迹,并测试龙宫新掌握的“和谐共鸣”技术,在远离基地庇护的未知海域,究竟能发挥多大效用。
\\\\
侦察队的组建经过精心考量。队长由安全主管张伟亲自担任,这位经验丰富的军官在危机处置和冷静判断上无可替代。队员则囊括了能量感应、地质勘探、暗号解读等领域的精英,以及几位对“和谐共鸣”理论理解最深的技术官,负责操作和维护小队携带的小型化、试验性的三核共鸣发生器。这台发生器功率远不及龙宫主体,其核心是路岩留下的那枚白色晶体的微量碎片复制品,结合了吴凯团队最新的谐振调制技术,旨在为侦察艇提供有限的秩序力场掩护。
临行前,宋茜亲自到泊位送行。深海侦察艇“潜蛟号”流线型的黑色艇身在龙宫幽蓝的照明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记住,你们的首要任务是观察和验证,非必要不接触,不冲突。”宋茜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整装待发的队员,最后落在张伟身上,“安全返回,比任何信息都重要。龙宫需要你们的眼睛,更需要你们活着回来。”
张伟郑重点头,黝黑的脸上是惯有的沉稳:“明白,委员长。我们会像幽灵一样滑过深渊,只带回必要的‘回响’。”
“潜蛟号”无声地滑出泊位,融入龙宫之外的永恒黑暗。主控室内,宋茜、陈老和莉娜凝视着代表“潜蛟号”的光点在巨型海图上缓慢移动,逐渐远离龙宫能量场覆盖的相对安全区,驶向那片仅存在于模糊坐标和古老讯息中的未知领域。
\\\\
航行初期相对顺利。“潜蛟号”借助深海洋流和复杂的地形潜行,小型共鸣发生器稳定运行,产生的微弱秩序力场成功混淆了艇身固有的能量 signature,使其几乎与背景环境辐射融为一体。艇内,各种传感器全开,贪婪地收集着外界数据。
然而,随着不断深入,异常开始出现。
首先是能量湍流。并非自然形成的洋流扰动,而是一种更加狂暴、充满无序撕扯力的能量乱流,仿佛空间本身在这里变得脆弱不堪。莉娜团队远程监测到数据,立刻发出警告:“张队,前方检测到高强度能量湍流区,来源不明,结构异常,建议立刻绕行!”
张伟盯着屏幕上那一片混沌的能量图示,眉头紧锁。绕行意味着增加航程和暴露风险。“分析湍流结构,寻找规律和可能的薄弱点。共鸣场能否支撑我们短时间穿行?”
技术官快速运算着:“湍流结构……不具备已知自然规律,更像是一种……‘创伤’后的残留。共鸣场可以尝试进行‘主动谐调’,模拟其波动频率穿行,但风险极高,一旦计算误差或波动加剧,艇身可能被撕裂!”
“计算最佳路径,做好谐调准备。我们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张伟做出了决断。他相信龙宫新技术,也相信自己的队员。
“潜蛟号”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能量场,试图融入那片狂乱的能量湍流。艇身发出令人牙酸的轻微震颤,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几分钟的穿行如同几个世纪般漫长,当侦察艇终于从湍流另一侧挣扎而出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谐调穿行成功!共鸣场稳定性下降百分之十五,正在恢复!”技术官的报告带着一丝自豪。这次成功,验证了“和谐路径”在应对极端能量环境时的潜力。
但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更令人心悸的发现接踵而至。
在绕过一座巨大的海底山脉后,声呐和深空扫描仪同时捕捉到了一片诡异的区域。那是一片异常“干净”的海床,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彻底犁过,所有凸起的岩层、热液喷口、甚至生命的痕迹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绝对平坦、光滑如镜的黑暗平面。
而在这片平面区域的中央,悬浮着数个巨大的、散发着微弱幽光的……几何结构。
那是完美的立方体、棱锥和难以用欧几里得几何描述的复杂多面体,它们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无声地旋转着,表面流转着非自然的光泽。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散发出一种冰冷的、拒斥一切生命与变化的绝对秩序感。
“这是……什么?”一位地质学家喃喃道,声音带着颤抖。
张伟喉咙有些发干:“扫描结构,分析材质,能量读数!所有设备保持最低功耗,避免主动探测!”
数据很快传回,结果令人不寒而栗。扫描波束在接近那些几何体时发生了诡异的偏折和衰减,无法获取内部结构信息。材质分析显示其为一种未知的、原子排列呈现出绝对规则性的物质,其物理属性超越了现有物理学的认知。能量读数……近乎于零,却又给人一种内蕴着无法想象力量的错觉。
“规则性抹除……”莉娜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我们推测的‘观察者’清理手段特征高度吻合!这些几何结构,很可能是它活动后留下的……‘标记’,或者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设备’!”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共鸣场状态的技术官突然低呼:“不好!共鸣场受到未知干扰!频率正在被强制同化!是那些几何体!它们在试图‘解析’我们的秩序力场!”
屏幕上,代表共鸣场稳定性的曲线开始剧烈波动,向着危险的红区滑落。一旦共鸣场被彻底解析或同化,“潜蛟号”将如同暗夜中的灯塔,完全暴露在可能的“注视”之下!
“立刻中断主动谐调模式!切换至最低能耗隐匿状态!所有非必要系统下线!”张伟厉声下令,额角渗出了冷汗。
技术官手指飞舞,迅速操作。小型共鸣发生器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力场强度骤降,从试图“融入”环境的主动模式,切换为尽可能“消弭”自身存在的绝对静默模式。
几秒钟后,共鸣场的波动逐渐平息,稳定在了一个极低但尚未崩溃的水平。而那些悬浮的几何体,似乎失去了目标,旋转速度放缓,表面的幽光也黯淡下去,恢复了之前的死寂。
“潜蛟号”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队员们压抑的呼吸和心脏狂跳的声音。他们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干扰模式和几何体特征。”张伟的声音恢复了冷静,但紧握的拳头显示着他内心的波澜,“我们绕开这片区域,继续向目标坐标前进。”
这次遭遇,虽然危险,却带来了极其宝贵的信息。他们不仅亲眼证实了“观察者”存在的物理痕迹,亲身体验了其力量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他们验证了“和谐共鸣”技术即使在面对这种超越理解的存在时,也并非全无招架之力。主动谐调虽风险巨大,但静默隐匿模式成功骗过了那些几何体的初步探测。
深渊并非完全沉默,它回荡着来自未知领域的、冰冷而危险的回响。而龙宫派出的这艘孤舟,正以其微弱却坚韧的“秩序”之光,小心翼翼地探听着这些回响,试图从中解读出生存的密码。
“潜蛟号”调整方向,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向更深的黑暗,身后那片代表着绝对规则与毁灭的几何空域,如同一个冰冷的警示,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队员的心中,也通过加密信号,传回了远在龙宫、屏息以待的宋茜那里。
前路,比想象的更加诡谲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