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五日,京师的躁动便达了顶峰。永定门外的官道上,两辆青篷马车缓缓驶来。
车帘微动,先探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紧接着,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缓步走下马车。
眉目俊朗,眼角眉梢带着几分不羁的风流,正是江南才子唐寅唐伯虎。
他刚站稳,等候多时的人群便爆发出一阵欢呼。
姑娘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将手中的桃花、绣帕抛了过去,粉白的花瓣落在他的肩头、衣袖上。
“唐公子!”
“伯虎先生!”
呼喊声此起彼伏,姑娘们脸颊绯红,眼神里满是痴迷,连声音都带着颤音:“久仰先生大名,愿得先生一题!”
唐伯虎抬手接住一方绣着桃花的帕子,朗然一笑,拱手道:“承蒙各位厚爱,唐寅愧不敢当。”
他声音清朗,自带几分书卷气,更引得姑娘们尖叫不已。身旁的徐经拍了拍他的肩头,朗声笑道:
“子畏,瞧瞧你这排场,比状元游街还热闹!”
徐经出身江阴富户,衣着华贵,气质豪爽,此次与唐伯虎结伴进京赶考,一路护送,早已习惯了这般追捧。
他挥手示意随从拦住拥挤的人群,对唐伯虎道:
“此地人多嘈杂,先随我入城歇息,日后有的是机会与诸位才子交流。”
唐伯虎含笑颔首,在随从的护持下,缓步踏上进城的青石板路。
两侧早已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孩童们扒着大人的肩头探头探脑,小脸上满是好奇;
妇人们踮着三寸金莲,手中捏着绣帕不住挥舞,眼神里藏不住对这位江南才子的痴迷;
连须发斑白的老者也拄着拐杖赶来,想亲眼见见这位诗画双绝的后生。
“唐公子留步!”几声清朗的呼喊从人群中传来,几位身着青衫的才子奋力挤到前排,对着唐伯虎深深拱手。
其中一人手中紧攥着一卷诗稿,语气急切又恭敬:
“晚辈久仰公子大名,曾拜读《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一句,真可谓千古绝唱!”
“晚辈近日作了几首小诗,斗胆想请公子指点一二。”
另一人则捧着一幅临摹的山水图,补充道:
“晚辈痴迷公子画作的笔法,模仿多日仍不得精髓,望公子不吝赐教!”
唐伯虎停下脚步,接过诗稿与画卷,略一翻阅便轻声点评起来。
沿途的小贩们更是热情得不像话,早已把摊位搬到路边,见唐伯虎走来,纷纷踮着脚往他手里塞东西。
卖桂花糕的大娘用油纸包了满满一包,不由分说塞进他手中:
“唐公子尝尝我家的桂花糕,甜而不腻,沾沾您的才气!”
卖樱桃的小贩捧着竹篮,把最红最大的樱桃往他袖中塞:
“公子是大才子,吃了我家的樱桃,笔下定能生花!”
还有卖脆梨、酥饼、糖人的,争先恐后地递上自家货品,嘴里不停念叨:
“公子给句夸赞就好!”
“能让唐公子尝过,我这摊子往后也有脸面!”
唐伯虎来者不拒,双手很快被各色点心、水果堆满,他索性分给身旁的随从一些。
自己则拿起一颗樱桃放入口中,眉眼弯弯地笑道:“红若霞帔,甜似诗心,好樱桃!”
又咬了一口桂花糕,赞道:“桂香沁脾,软糯适口,大娘好手艺!”
引得小贩们笑得合不拢嘴,围观百姓也跟着阵阵喝彩。
他缓步前行,目光扫过围观百姓热切的脸庞、才子们崇敬的眼神、小贩们淳朴的笑容,眉宇间愈发意气风发。
那是对才学的自信,对功名的渴望,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此次会试,他定要凭一身真才实学,独占鳌头,不负“江南第一才子”的声名,更不负这满路的追捧与期待。
入城后,徐经将唐伯虎安置在城西的一处雅致宅院,休整片刻后,便拉着他往外走:
“子畏,今日我带你去见一位贵人。”
唐伯虎好奇道:“不知这位贵人是?”
“程敏政程大人!当朝大儒,现任礼部侍郎,学识渊博,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且最是爱才如命。”
徐经眼中带着敬佩,“我与程府素有往来,知晓他近日得空,带你去登门请教经义,对你备考定有裨益。”
“你虽诗画双绝,但科举重经世致用,得程大人指点一二,胜过闭门苦读三月。”
唐伯虎闻言,心中大喜。他早闻程敏政的才名,知晓其在学界的分量,能得见这般大儒并求教,实属幸事。
连忙整理了衣衫,拱手道:“如此,便多谢仲衡了!”
两人乘车来到程府门前,递上名帖后,很快便被管家引入府中。
程府庭院雅致,竹影婆娑,书房内更是书香四溢。
程敏政端坐案前,须发皆白,目光却锐利如鹰,见唐伯虎与徐经进来,微微颔首:
“久闻江南唐伯虎诗画双绝,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唐伯虎躬身行礼,谦逊道:“大人谬赞,晚辈唐寅,拜见程大人。”
徐经也上前见礼:“晚辈徐经,见过程大人。”
“子畏此次进京赶考,一心想向大人请教经义,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程敏政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座椅:
“坐吧。听闻你作的《桃花庵歌》流传甚广,‘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倒是有几分魏晋风骨。”
他话锋一转,谈及经义,从《论语》治世之道到农桑水利之策,层层递进。
唐伯虎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偶尔提出的见解新颖独到,既不失文采,又暗含务实之意,让程敏政眼中渐渐露出赏识之色。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唐伯虎与徐经起身告辞,程敏政亲自送至门口,拍了拍唐伯虎的肩头:
“好好备考,你的才学,不负‘江南第一才子’之名。”
走出程府,唐伯虎望着天边的晚霞,意气风发更甚。
徐经笑着打趣:“怎么样,程大人对你赞赏有加吧?此番科考,你定能高中!”
唐伯虎朗声大笑:“借仲衡吉言!若真能得偿所愿,定与你痛饮三日!”
两人并肩而行,刚回到宅院,便听闻宫中传来旨意。任命礼部侍郎程敏政为此次会试主考官。
“竟有这般巧合!”徐经又惊又喜,拍着大腿道:
“子畏,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刚得程大人赏识,他便成了主考官,此番科考,你怕是稳了!”
唐伯虎也愣住了,随即眼中闪过狂喜。
他原本便对自己的才学充满信心,如今得了主考官的赏识,又恰逢这般机缘,心中更是笃定,此次会试定能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