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王守仁!”朱厚照像阵风似的冲进书房,小短腿蹬得飞快,拽着王守仁的衣袖就往外拉。
“唐伯虎来京城了!咱们快出去找他!我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能画会诗,比我还厉害!”
王守仁正整理书卷,被他拽得一个趔趄,无奈笑道:
“殿下别急,唐公子刚到京城,想必还在休整,且科考在即,他定是忙于备考,咱们贸然前去,怕是不便。”
“有什么不便的!”朱厚照撅着嘴,不依不饶。
“我就远远看一眼,跟他比一比画画,不行吗?”说着,又使劲拽了拽王守仁的衣袖,眼里满是急切。
就在这时,陈兴缓步走进来,笑着开口:“稍安勿躁。”
朱厚照见陈兴来了,连忙松开王守仁,跑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撒娇:
“陈先生,你快帮我说说王守仁!我就要去见唐伯虎!”
陈兴摸了摸他的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理:“想见才子,这份心是好的。”
“可唐伯虎此次进京,是为了科举应试,眼下正是潜心备考的关键时候,咱们前去打扰,反倒不是待客之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再说,若他真有真才实学,未必需要咱们登门拜访。”
“待到殿试之日,他若能高中,自然会入宫面圣。”
“殿下届时在宫中相见,既能一睹他的风采,又能亲眼见证他的才学,岂不是更好?”
朱厚照皱着小眉头,琢磨了片刻,觉得陈兴说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有些不甘:“那……那要等好久啊。”
“科考转瞬即至,不会让殿下等太久的。”陈兴笑道:
“不如趁这段时间,殿下也多学学经史,日后见到唐伯虎,也好与他论上几句,岂不是更有面子?”
朱厚照眼睛一亮,拍了拍小手:“好!那我就等他考完!到时候我要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懂!”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会试结束的日子。
一大早,朱厚照就催着陈兴和王守仁换好布衣,三人再次组成“微服小分队”,直奔京城最热闹的酒楼——醉仙楼。
这醉仙楼历来是才子们聚会的地方,科考结束后,更是挤满了等待放榜的考生,想必定能找到唐伯虎的身影。
刚到醉仙楼门口,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喝彩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隔着门板都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
朱厚照迫不及待地挤了进去,只见酒楼里座无虚席。
大多是身着青衫的才子,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此次会试的题目,猜测着上榜的人选。
“快看!是唐伯虎!”王守仁轻轻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指向酒楼中央。
朱厚照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唐伯虎被一群才子簇拥在中间。
身着一袭月白长衫,肩头似乎还沾着些许墨香,眉目俊朗,神色间意气风发。
他踮着脚尖看了半晌,小眉头皱了起来,拉着陈兴的衣袖小声嘀咕:
“陈先生,他也没长三头六臂呀,怎么大家都对他这么痴迷?”说着挺了挺小胸脯,一脸傲娇:
“我看还不如本太子威风呢!本太子出门有侍卫护着,说话还有人乖乖听,他就只有几个书生围着,有什么了不起的!”
王守仁闻言失笑,低声道:“殿下是储君,自然威风凛凛。唐公子是凭才学受人追捧,各有各的风采。”
朱厚照撇了撇嘴,没再反驳,目光又落回唐伯虎身上。
只见他手中端着一杯酒,正与身旁的人谈笑风生,周围的才子们纷纷举杯敬酒,口中满是恭维之词。
“唐公子才思敏捷,此次会试的策论,怕是无人能及!”
“那是自然!唐公子诗画双绝,经义更是不在话下,此次状元之位,非你莫属!”
“公子快说说,此番应试,可有把握?”
唐伯虎听着众人的恭维,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得意,他仰头饮尽杯中酒,朗声道:
“多谢诸位抬爱!此次会试题目,虽有几分难度,但于我而言,并非难事。”
“不瞒诸位,此次会试的第一名,我唐寅志在必得!”
话音刚落,酒楼里便响起一阵热烈的喝彩声,众人纷纷称赞他的自信与才学。
唐伯虎环视一周,目光扫过满堂才子,眼底满是自信与张扬,仿佛状元之位已是囊中之物。
朱厚照见状,又拉了拉陈兴的衣袖,语气里带着不服气:
“陈先生,你看他,也太骄傲了吧!”
“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能拿第一名!要是名不副实,看大家还会不会围着他转!”
陈兴淡淡一笑,目光落在唐伯虎身上,眼底闪过一丝深意:
“是不是真有本事,还要看放榜之后。不过,这份自信,倒也配得上‘江南第一才子’的声名。”
王守仁也点头道:“唐公子才学确实出众,但科举之路,变数颇多,最终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三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小菜,静静看着酒楼中央的热闹景象。
朱厚照的目光始终胶着在唐伯虎身上,心里既好奇他的才学是否真如传闻般出众,又憋着一股不服气的劲儿。
暗暗盼着放榜之日,能亲眼见证这位江南才子到底能不能如其所言,拿下会试第一。
放榜那日,京师贡院外的红墙下挤满了人。红榜一贴出,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紧接着:
“唐寅第一!”
“唐伯虎高中会元啦!”
呼喊声此起彼伏。唐伯虎挤开人群,一眼便望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写在红榜榜首。
那朱红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浑身一震,随即朗然大笑,眼中满是狂喜与释然。
多年苦读,一朝得偿所愿,这份荣耀足以让他忘却所有艰辛。
顷刻间,他便被蜂拥而来的人群围在中央。
之前追捧他的姑娘们捧着新鲜的桃花、绣帕,争先恐后地递到他面前,脸颊绯红地说着:
“恭喜唐公子”
“公子果然不负众望”
同科的才子们纷纷上前拱手道贺,语气里满是敬佩与羡慕。
街边的小贩们挤过来,把自家的点心、水果往他手里塞,嚷嚷着“沾沾会元的喜气”。
鲜花堆满了他的肩头,掌声、喝彩声、恭维声不绝于耳。
徐经也挤了过来,拍着他的肩头大笑:
“子畏!我就知道你一定能高中!我也中了二甲前几名,咱们这趟京城没白来!”
唐伯虎拱手致谢,眉宇间意气风发,比那日在醉仙楼时更甚。
他身着月白长衫,被众人簇拥着,如同众星捧月,所到之处皆是追捧与喝彩。
真真算得上是人生中最风光的日子。
他心中豪情万丈,只盼着殿试再展才学,拿下状元之位,便能光宗耀祖,实现胸中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