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数日前,康熙便已向他俩询问过河工一事,并嘱咐他们回去好生思量一番。
如今好多天已经过去了,想来这二人多少应该有些想法了吧。
故而此刻,康熙再次将目光投向他们二人,等待着答案。
只见太子胤礽率先一步站起身来,恭敬地躬身施礼道:
“回禀皇阿玛,儿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治理河道当务之急乃是加固堤坝。若不然待到雨季来临之时,河水一旦泛滥成灾,河堤必将不堪重负而出现决口现象。
如此一来,周边众多州府皆会遭受洪灾侵袭,百姓们亦会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
届时朝廷势必要耗费大量钱粮去赈济灾民,实非良策。倒不如索性建造两座坚不可摧的大坝,如此便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免除后顾之忧矣!”
康熙听后并未立刻表态,只是微微颔首,表示默许。
他心中暗自思忖,太子此番言论竟与靳辅如出一辙,看来这孩子对于政务还是颇有用心的。
大阿哥胤遈不甘落后,“皇阿玛,治河一事势在必行,但其中方法却需斟酌再三啊!
修筑坚固堤坝虽能保一时无虞,然此乃长久之计,非一日之功可成也。
黄河泛滥成灾,致使堤坝溃决,其根源在于入海通道不畅。
据儿臣所闻,黄河入海口地势竟高于内陆地区,且沉积淤泥甚厚。
若欲根治黄河决堤之患,当务之急便是疏浚入海口,拓宽河道,令黄河之水畅流无阻,直奔汪洋大海而去,如此方为上上之策呀……”
说到此处,胤遈略作停顿,稍作思索后继续言道:“再者说,清理入海口淤泥所需耗费的钱粮物资以及人力劳作,相较而言远比增固堤坝要节省许多银两和人工呢……”
话至中途,康熙心头忽地泛起一丝疑虑之意:“嗯?胤遈、胤礽,这治水方略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你们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面对父皇突如其来的质问,胤遈不禁神色慌张起来,连忙躬身施礼道:“回皇阿玛,此乃儿臣苦思冥想所得,并无他人指点。”
一旁的胤礽则显得镇定自若,面色毫无波澜地回答道:“启奏陛下,儿臣亦是以自身学识与经验反复琢磨而成,绝无半点虚假。”
康熙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神色,他淡淡地说道:“哦?竟是你们自己所想吗?那么不妨说来听听,究竟是靳辅所言正确呢,还是于成龙说得更有道理?”
话音刚落,只胤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回皇上,臣认为于成龙所言甚是。”
紧接着胤礽毫不示弱地反驳道:“陛下,微臣觉得靳辅大人方才的言论更为妥当些。”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仿佛水火不容。
康熙见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之感。
他心里清楚得很,眼前这两位阿哥显然早已受到了索额图与明珠的影响。
平日里只要一涉及到朝廷政事,这两位皇亲国戚便会格外关注,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估计支持靳辅,还是支持于成龙,索额图和明珠早就教了他们。
对于这种情况,康熙皇帝可谓是心情复杂,一方面,他对于两位宰相对政务如此用心感到颇为满意;
但另一方面,由于两人政治主张迥异,又是死对头,导致太子与大阿哥之间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起来,这实在令他忧心忡忡。
看着眼前这两个貌合神离、表面一团和气实则心怀鬼胎的阿哥,康熙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唉……想来他俩早就受了索额图和明珠的指使教唆,就算再怎么盘问恐怕也是徒劳无功啊。”
“胤祉,你说说看。”康熙面带微笑地看着眼前的三阿哥胤祉,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之色。
只见胤祉恭敬地抱拳作揖,然后低头轻声回应道:“回皇阿玛,儿臣实在对治理河道一事知之甚少,而且从未亲眼目睹过黄河的壮丽景象,因此实在不敢妄加评论、胡乱发言。”
康熙微微皱了皱眉,但很快便恢复了笑容,并转头望向一旁的四阿哥胤禛,继续问道:“那么胤禛,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胤禛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同样抱拳施礼后回答道:
“皇阿玛,关于如何治理黄河,儿臣其实并不擅长。但依儿臣之见,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寻找那些真正懂得治水之道的专家和能人。只要能找到这样的人才,相信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听到这番话,康熙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觉得胤禛所言不无道理,毕竟术业有专攻,想要妥善处理复杂的水利工程,确实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智慧与经验。
于是,康熙满意地点头称赞道:“嗯……此乃良策!找到精通治河之法的贤才至关重要……甚好,说得甚妙!”
正当众人沉浸于讨论之中时,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从康熙的怀抱中传来:“皇阿玛……”原来是年幼的八阿哥胤禩开口说话了。
他眨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满脸羡慕地望着哥哥们,撒娇般地请求道:
“皇阿玛,三哥刚才说他没见过黄河,您何时再次南巡呀?到那时,可否带我们哥儿几个一同前往呢?儿臣也很想去见识一下那传说中的黄河,听闻它乃是我华夏大地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生命和文明,儿臣真的好想亲眼看看啊!”
康熙皇帝面带微笑地看着胤禩,然后轻轻地把他放在地上,缓缓说道:
朕其实早已心生向往,日后亲自去一睹那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黄河风采……明年,明年,待朕寻得闲暇时光,定要带着你们一同前往南巡,瞧一瞧黄河淮河。
听闻此言,年幼的胤禩兴奋不已,立刻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弯曲成一个可爱的钩子形状,并满怀期待地对康熙说:皇阿玛,咱们拉钩吧~
康熙见状,不禁被小家伙天真无邪的模样逗乐了,也笑眯眯地伸出手指与胤禩拉起勾勾来,并许下诺言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哦……
胤禩听后开心得合不拢嘴,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