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面上,天幕再次亮起。朱及第独自坐在船舱里,面前摆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老铁们,早上好!昨天我们讲了国姓爷的崛起,今天咱们来聊聊南明四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永历帝朱由榔。”朱及第精神饱满地说道,“这位皇帝的经历,可以说是整个南明最富有戏剧性的。”
画面中出现一个面容清瘦、气质文弱的年轻人,他就是桂王朱由榔。
“说来很有意思,”“朱及第介绍道,“在桂王府这一支里,朱由榔原本并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他前面有父亲朱常瀛,还有哥哥朱由楥。但在明末这个乱世,他的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反倒是他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王子,因为‘跑得快’,在各种动乱中幸存了下来。”
网友【早起的鸟儿】评论:“看来在乱世里,生存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啊。”
随着隆武帝在汀州被俘的消息传来,画面中的朱由榔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在隆时期,朱由榔就已经是公认最接近皇位的继承人了。”“朱及第继续说道,“隆武一死,他立刻在肇庆被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人拥立为监国。几乎同时,我们在上一集说过的绍武帝也在广州登基。”
画面上出现两个朝廷并立的尴尬局面,使臣往来,互不相让。
“就在双方为‘谁才是正统’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准备兵戎相见时,”“朱及第语气一转,“历史的戏剧性一幕出现了——清军帮了永历一个大忙。”
1646年十二月,清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奇袭广州,绍武政权在短短四十一天内覆灭。
“清军这一打,直接把永历帝最大的竞争对手给消灭了。”“朱及第分析道,“现在,朱由榔成了南方唯一公认的明朝皇帝。而且,清军的暴行,特别是广州屠城和强迫剃发的政策,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
画面中,各地官员纷纷上表效忠永历,原本观望的势力也开始倒向这个新成立的朝廷。
网友【历史的巧合】留言:“这运气真是没谁了,对手被敌人干掉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几场惊天动地的起义接连爆发:
江西首义:金声桓、王得仁反正
“首先举起义旗的是江西的金声桓和王得仁。”“碳水教父”调出江西地图,“金声桓原是左良玉部将,王得仁则是李自成旧部,两人投降清朝后为清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因是‘降将’出身而备受猜忌,封赏远不及预期。”
画面上,金声桓在南昌巡抚衙门愤然撕毁清廷诏书:“我等破南京、收江西,功高盖世,竟不如一个区区巡按!”
“更重要的是,他们目睹了清军在江南的暴行,特别是剃发令的残酷执行,内心深受震动。”“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道,“1648年正月,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宣布反正,江西全境响应,震动江南。”
广东归明:李成栋的戏剧性转变
几乎与此同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最戏剧性的是广东的李成栋,”“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指着地图上广州的位置,“他就是那个攻灭绍武政权、俘虏几十位王爷的‘清军名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648年四月宣布归顺永历朝廷。”
画面中,李成栋在总督府内徘徊良久,他的爱妾张玉乔自尽前留下血书:“将军既负明朝,妾不敢负将军。”
“促使李成栋反正的原因很复杂,”朱及第分析道,“一方面他自恃功高却未得重用;另一方面,江西金声桓反正后,他孤悬岭南,处境危险;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的华夷之辨被重新唤醒。”
大同起义:姜镶的北方烽火
北方的起义更是给了清廷沉重一击。
“就在南方烽火连天之时,北方重镇大同的总兵姜镶也宣布反清复明。”“碳水教父”将画面转向山西,“姜镶原是明朝大同总兵,投降清朝后备受猜忌。当他看到清军主力被牵制在南方,立即抓住机会,在大同举起义旗。”
地图上,大同的起义切断了清军北方的补给线,直接威胁北京。
网友【风云际会】评论:“我的天!这是四面起火啊!”
“这几次大起义形成了完美的战略配合,”朱及第总结道,“金声桓在江西,李成栋在广东,姜镶在山西,再加上湖南何腾蛟、四川李占春等部的配合,形成了对清军的战略包围。永历朝廷控制的区域一度扩大到七省之地,这是南明史上最接近复兴的时刻。”
画面呈现出当时南明与清廷对峙的态势图,明军控制的区域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老铁们,如果说南明历史上有哪个时刻最让人扼腕叹息,那一定是1648年开始的这场‘第一次复国高潮’。”朱及第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这波浪潮的兴起,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而其中最大的偶然,就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的突然去世。”
画面中出现了多尔衮的画像,随后是北京城肃穆的葬礼场景。
“1649年冬,多尔衮在塞外狩猎时意外身亡,这对清廷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多尔衮一死,清廷内部立即陷入了权力斗争,顺治皇帝开始亲政,但需要时间巩固权力。这个权力真空期,给了南明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个由多尔衮之死和降将反正带来的历史机遇之窗,永历政权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将决定大明王朝最后的命运。
画面上,永历朝廷的官员们喜气洋洋,仿佛中兴在望。年轻的永历帝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贺。
“然而,在这看似大好的局面下,危机也在悄然酝酿。”“朱及第话锋一转,“永历帝性格优柔寡断,缺乏雄才大略。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他难以驾驭各路骄兵悍将。而朝廷内部,不同派系又开始为权力和战功争吵不休。”
镜头拉近,永历帝的脸上带着几分茫然和不安,他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
“在这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朱及第总结道,“永历政权虽然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但也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下面,我们将继续讲述这个流亡朝廷如何在这场复国大戏中,一步步走向它最终的结局。”
就在这时,邮轮广播响起,提醒乘客早餐时间即将结束。朱及第对着镜头笑了笑:“老铁们,我得先去补充点能量了。等我回来,我们继续永历皇帝的故事!”
几条评论闪过:
“主播快去吃饭!”
“已经等不及想听下文了!”
“永历帝真是个复杂的人物啊……”
然后,天幕下的洪武十一年时空的人们就随着现代的网友们一同走进了蓝梦号邮轮的餐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