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阁”会议的余波尚未平息,教育体系改革的蓝图刚刚铺开,地球联盟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其最高统帅王也的意志下,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的未来。战争是现实的生存考验,但科技的边界,才真正决定着一个文明能在星辰大海中走多远。在军事委员会下辖,一个全新的、权限极高的机构——“文明跃迁战略规划总署”,简称跃迁总署正式成立,由王也亲自挂名署长,李肃、欧阳雪、玄玑真人等核心成员担任副署长,汇聚了联盟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阵法师、推演师。
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一份超越当前战争需求、指引地球文明未来千年乃至万年发展方向的《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这份以灵能玉简和量子存储器双重备份的绝密文件,其内容之宏大,目标之深远,足以让任何初次接触者心神震撼。
《纲要》开宗明义,确立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以修真文明对宇宙法则的感悟为“道”,以现代科学对物质规律的认知为“器”,以星灵共同体等外星盟友的独特技术为“鉴”,实现能量、生命、空间三大领域的终极突破与共振融合,最终达到“以我之道,驭此星海”的至高境界。
能源是文明的血液。《纲要》在“三元共生理想模型”基础上,设定了更为激进和具体的能源科技树。
1. “金乌”计划——恒星能量极致利用与灵能转化:
· 近期目标(百年内):完成环绕太阳的“戴森云-灵能矩阵”一期工程。这不是简单的太阳能板阵列,而是由无数镶嵌着聚灵符文、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灵能帆”组成,不仅能近乎百分之百捕获太阳辐射,更能将能量直接转化为高纯度“太阳真火”属性的灵能,通过跨空间传导阵法,输送到地球、火星及各殖民星球,彻底解决能源瓶颈。同时,在木星、土星等气态巨行星轨道,建立“风暴界能量汲取站”,采集庞大的行星磁场与大气湍流能量。
· 远期目标(千年尺度):实现“人工恒星的创生与维持”。基于对反物质和恒星内部核聚变的更深层理解,结合“虚空造物”级的大神通与超巨型能量约束阵法,尝试在特定空间坐标,如资源丰富的星系外围,“点燃”并稳定控制一颗小型人造恒星,作为深空殖民舰队的永久能源中心和移动的“洞天福地”。
2. “归墟”计划——反物质与虚空能量应用:
· 近期目标:建立大规模、低成本、绝对安全的反物质工业化生产与储存体系。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强磁场与特定空间阵法结合,实现反物质的稳定约束;探索利用高能修士的“神识”进行反物质操作的微观控制可能性。反物质将主要应用于恒星际飞船的终极动力源和“行星级”武器的能量核心。
· 远期目标:探索“真空零点能”的提取与利用。这是对宇宙本底能量的直接窃取,理论上是近乎无限的能源。研究将结合量子场论与“无中生有”的道家至高理念,试图通过超维阵法或特定的宇宙弦振动,从虚无中“撬动”出纯粹的能量。一旦成功,文明将获得近乎神只的能源自由。
3. “灵璇”计划(——灵能本质与通用能量理论:
· 目标:打破灵气、电能、反物质能等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宇宙能量描述理论”。研究灵气的粒子\/波二象性及其与暗物质、暗能量的关联,试图找到将常规能量转化为灵能,或将灵能转化为任意所需形式能量的普适方法。这将是修真与科技真正融为一体的理论基础。
生命的形态,必须跟上文明扩张的脚步。
1. “娲皇”计划——基因优化与先天道体工程:
· 近期目标:在现有基因优化液基础上,开发出更安全、更高效的二代、三代产品。目标不仅是提升体质、延长寿命,更在于稳定诱导显性灵根。通过解析高灵根者的基因序列与表观遗传特征,结合灵能环境干预,力求让下一代公民天生具备更优秀的修炼资质,甚至出现拥有复合灵根、变异灵根的“道体”。同时,大规模消除遗传性疾病基因,提升全民基础素质。
· 远期目标:实现“适应性基因模块化”。让人体基因具备在一定程度上的“可编程性”,公民在前往不同极端环境星球,如高重力、强辐射、无氧环境前,可以通过安全的技术手段,暂时或永久性地激活相应的基因模块,快速获得环境适应能力,成为真正的“星际人族”。
2. “神农”计划——灵植与生化创生:
· 目标:利用基因编辑与灵能催生技术,结合外星奇特物种基因,创造新型“灵植”与“灵兽”。这些造物不仅可以提供更高能量的食物、更具疗效的丹药原料,更能直接用于环境改造如释放氧气、固化土壤的“拓荒苔”、工业生产,分泌特殊有机材料的“织造菌”乃至军事用途,如具备感知和攻击性的“战争古树”。
3. “不朽”计划——意识上传与机械飞升探索:
· 目标:作为最前沿、最具争议性的研究方向,旨在探索人类意识脱离肉体束缚的可能性。研究包括:高精度脑机接口与神识外放技术的结合;意识数据的完整读取、存储与验证;为意识准备合适的载体,如高度仿生的义体、纯能量生命形态、甚至是一艘星舰的主控AI。这并非提倡放弃肉身,而是为应对最极端情况,如肉身彻底毁灭提供一种延续“存在”的可能,也是对“生命”定义的终极探索。
空间,是星际文明必须征服的最终疆场。
1. “天鹏”计划——超光速航行技术突破:
· 近期目标:完善并大规模应用基于“空间翘曲”原理的“跃迁引擎”。当前技术尚不成熟,跃迁距离短、能耗高、定位精度差。规划要求,百年内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千光年级跃迁,为大规模星际殖民和快速兵力投送奠定基础。
· 远期目标:探索“超空间航行”、“虫洞稳定化”与“曲速航行”。研究如何利用强大的能量撕开更高维度的“超空间”通道,实现近乎瞬时的跨星系旅行;或如何寻找、扩大并稳定天然虫洞,将其改造为永久的星际高速公路;乃至模仿科幻中的曲速技术,通过压缩和膨胀空间,制造“曲速泡”来实现超光速。
2. “芥子”计划——空间压缩与拓展技术:
· 目标:将王也“袖里乾坤”、储物戒指的原理工业化、普及化。研究稳定、低能耗的空间压缩阵法,应用于物资存储、星舰货舱、甚至居民住宅。更进一步,尝试进行小范围的“空间拓展”,即在有限物理空间内,创造出远大于其外体积的稳定内部空间,用于建设移动的星际城市或超级科研设施。
3. “周天”计划——大统一场论与法则干涉:
· 目标:这是最接近“道”的终极研究方向。旨在建立融合引力、电磁力、强弱核力与“灵能力”的“大统一场论”。不仅要理解四大基本力,更要理解修真体系中“法则”的物理本质。最终目标,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局部地、暂时地修改物理常数,或直接调用宇宙基本法则进行攻击、防御或创造——例如,在特定空域增强引力瞬间撕碎舰队,或暂时提高光速实现超视距打击。这已触及“神之领域”。
《纲要》并非空中楼阁。它详细规划了各阶段的资源需求、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路径,并设立了严格的阶段性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同时,一个由哲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和高阶修士组成的“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同步成立。他们的职责是评估每一项重大科技突破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生态冲击,确保文明在飞速前进时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摧毁其人性的根基。例如,“不朽”计划的研究被施加了最严格的限制,“娲皇”计划的基因优化明确禁止用于制造“超人”阶级。
当这份凝聚了地球文明最高智慧与野心的《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最终摆放在王也面前时,他深邃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激动人心的目标上。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一个文明不甘于命运、向宇宙发出挑战的宣言。
“准。”
一字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