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春夜,月光被浓云遮蔽,只有零星几点星光勉强穿透黑暗。林闻溪站在医疗站后的山岗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心中波涛汹涌。
三天前,一位老乡在砍柴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诡异的山洞——里面散落着日文标识的金属容器,周围植被异常枯死,空气中弥漫着那股熟悉的甜腥气味。这很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污染源。
“必须获取样本。”林闻溪在紧急会议上坚定地说,“只有分析原始物质,才能找到根本解决方法。”
但这个任务极其危险。山洞位于敌我交界地带,常有日军巡逻队出没。更可怕的是,那个区域可能已被高度污染。
“我去。”林闻溪毫不犹豫,“我熟悉那种物质特性,知道如何安全取样。”
“不行!”傅连暲立即反对,“你是医疗系统的核心,不能冒这个险。”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妥协:组成特别行动队,由林闻溪技术指导,侦察排长老王带队执行具体任务。
此刻,行动队正在做最后准备。每个人都要穿戴特制的防护服——用油布制成的外套和裤子,用多层纱布和活性炭自制的口罩和手套,还有用桐油处理过的布靴。
“记住,绝对不能直接接触任何可疑物体。”林闻溪反复叮嘱,“使用长柄工具取样,立即密封保存。”
顾静昭默默地为每个人检查防护装备,她的手指微微颤抖。当轮到林闻溪时,她久久没有松开手。
“一定要小心。”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放心,我会的。”林闻溪握住她的手,“为了你,为了所有人。”
午夜时分,行动队悄无声息地出发了。一行八人,包括林闻溪、老王和六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他们避开大路,沿着山间小道行进。
两个小时后,他们到达目标区域边缘。老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自己先上前侦察。
“有日军巡逻队。”老王回来低声报告,“大约半小时一趟巡逻。我们必须利用间隙快速行动。”
更麻烦的是,山洞位于一个山谷中,唯一的入口被日军设了哨卡。
“只能从侧面悬崖下去。”老王指着地形图,“这里很陡,但哨兵看不到。”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方案。悬崖陡峭,夜色昏暗,还要携带取样设备。但别无选择。
借助绳索,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下降。林闻溪虽然不是军人,但多年行医练就的稳健手法此刻派上了用场。他灵活地在岩壁间移动,甚至比一些战士还要敏捷。
突然,上方传来轻微的碎石滚动声。所有人瞬间静止,屏息倾听。幸好只是山风刮落的碎石。
下到谷底,那股甜腥气味更加浓烈了。即使隔着口罩,也能闻到令人不安的气息。
“看那里!”一个战士指着前方。月光偶尔从云缝中漏下,照出山洞入口处散落的金属容器。有些已经破损,流出暗色的液体,所到之处草木枯死。
林闻溪心中一紧:“比想象的更严重。这种环境持久性...”
老王打断他:“巡逻队十分钟后到达,必须快!”
行动立即展开。两名战士在外围警戒,其他人迅速但谨慎地接近山洞。
林闻溪指导取样过程:“先用长钳取容器碎片...对,放入玻璃瓶中密封...取土壤样本...还有那些枯草...”
突然,警戒的战士发出鸟叫声示警——日军巡逻队提前到了!
“隐蔽!”老王低声命令。
所有人迅速躲进山洞深处的阴影中。心跳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一队日军士兵从洞口经过,手电筒的光束在洞内扫过,最近时离他们只有几步之遥。幸好洞内曲折,光线没有照到他们隐藏的位置。
但危机没有结束。一个日军士兵似乎闻到了什么,停下脚步仔细嗅着。
“什么味道?”日语声在洞外响起。 “好像是...甜味?”另一个回答。 “检查一下山洞。”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闻溪默默握紧了手中的手术刀——这是他唯一的武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和枪声。显然是游击队按计划发动的佯攻。
日军士兵立即被吸引,匆匆向声源方向奔去。
“好险!”老王松了口气,“但我们得抓紧时间,他们可能会回来。”
林闻溪却盯着洞内深处:“我想进去看看。这种浓度的污染,源头一定在深处。”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洞内情况未知,可能更危险。但科学家的直觉告诉林闻溪,答案就在里面。
留下两人在洞口警戒,其余人向洞内深入。越往里走,气味越浓,岩壁上开始出现诡异的结晶物,在手电光下闪着幽光。
“看这些结晶!”林闻溪小心地取样,“这可能是那种物质的纯化形态。”
突然,走在前面的战士停下脚步:“有声音!”
寂静中,隐约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循声而去,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洞窟深处有一个天然水池,池水上漂浮着诡异的荧光,池边散落着更多实验器材和容器。
“这是一个天然实验室!”林闻溪震惊地说,“日军利用这个山洞进行野外测试。”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在池边发现了一些笼子,里面关着实验动物——兔子、猴子,甚至还有狗。大多数已经死亡,尸体呈现可怕的变形。
“天哪...”一个年轻战士忍不住呕吐起来。
林闻溪强忍不适,仔细记录和取样。这些动物实验样本极其珍贵,能揭示那种物质的长期效应。
在池水最深处,他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金属箱,上面有日文标记:“绝密·樱计划·特殊制剂a”。
“这就是源头!”林闻溪激动地说,“必须带回去!”
但箱子很重,且被锁链固定在水底岩石上。时间紧迫,他们必须尽快撤离。
“爆破!”老王果断决定,“用最小当量炸断锁链。”
这是极其危险的。爆炸可能引发山洞坍塌,或者导致箱体破裂泄漏。但没有其他选择。
安置好微型炸药后,所有人退到安全距离。轰隆一声闷响,锁链应声而断,山洞剧烈震动,碎石纷纷落下。
“快走!山洞要塌了!”
林闻溪和王排长冲进去抬起箱子,其他人在前面开路。就在他们冲出山洞的瞬间,大块岩石轰然落下,封住了洞口。
“好险!”众人瘫坐在地,大口喘气。
但危机尚未结束。爆炸声和坍塌声肯定引起了日军注意,必须立即撤离。
箱子比想象中更重,两人抬着行走困难。更糟糕的是,来时下的悬崖现在要爬上去,带着这样一个重物几乎不可能。
“只能走河谷了。”老王做出艰难决定,“虽然可能遇到巡逻队,但别无选择。”
河谷行走更加危险,但幸运的是,接应的小队及时赶到,带来了马车和额外人手。
就在他们即将离开河谷时,前方突然出现日军巡逻队!
“隐蔽!”老王低声命令,但已经来不及了。日军发现了他们,枪声瞬间响起。
“带林大夫和样本先走!”老王果断下令,“我们掩护!”
林闻溪想留下,被战士们强行拉走:“您的安全最重要!”
激烈的交火在身后响起。林闻溪心如刀割,但深知肩上的责任——箱中的样本可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接应队伍的掩护下,他们终于冲出包围,向着根据地疾驰。身后,枪声渐渐远去。
黎明时分,一行人终于安全返回延安。林闻溪立即投入工作——样本必须尽快处理和分析。
打开金属箱,里面是令人震惊的内容:完整的实验记录、多种制剂样品、甚至还有设计图纸和计划书。
“这比想象的更可怕。”林闻溪翻阅着实验记录,脸色苍白,“日军已经开发出多种变种制剂,计划大规模使用。”
最紧急的是其中一种气溶胶制剂, designed 用于空中喷洒,能够造成大面积污染。
“必须立即上报!”傅连暲看到资料后震惊不已,“这是全面生物战的计划!”
与此同时,对样本的分析取得了重要发现。那种未知物质是一种经过改造的生物酶,能够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通信,导致组织修复机制紊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相反的表现。”林闻溪恍然大悟,“取决于干扰的具体 pathway(通路)。”
基于这一认识,他们迅速调整了治疗方案,针对性更强,效果显着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样本中提取出了那种酶的抑制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高效解毒剂。
一周后,当日军在某试验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气溶胶制剂时,边区已经做好了准备。提前配发的解毒剂和防护措施大大降低了损害。
“你们的勇敢行动挽救了无数生命。”周副主席在表彰大会上说,“这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的最好体现。”
但林闻溪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知道,这只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战争还远未结束。
深夜,他独自站在实验室里,看着那些取自山洞的样本。幽蓝的荧光在玻璃器皿中微微闪烁,既美丽又致命。
顾静昭轻轻走进来,从身后抱住他:“还在想那个山洞?” “我在想,还有多少这样的秘密实验室散布在我们的土地上。”林闻溪语气沉重,“还有多少未知的威胁等待着我们。”
他转过身,握住妻子的手:“但至少我们现在有了方向。知道敌人是什么,就知道如何对抗。”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他们刚刚赢得了重要一役,但更多的战斗还在前方。
秘密取样的冒险结束了,但科学攻关的长征才刚刚开始。在这条道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而林闻溪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必须继续前进——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为了那些信任他们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