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未歇!
李嗣源立于晋王府高台之上,眉头紧皱。
三日已过,可石敬瑭的书信影子都没见着。
他心里早有了答案,要么是石敬瑭被徐墨杀了,要么就是投了敌营。
当日,石敬瑭不过刚纵马跑出二十里,就被徐墨的暗卫截住,冰冷的刀锋架在脖颈上时。
他那点“另寻出路——投向漠北”的心思瞬间碎成齑粉。
被押回乾军大营的当晚,徐墨只派了徐刃去见他。
“你是李嗣源的女婿,晋军的布防,你应该清楚。”
徐刃的语气冰冷,“降,保你性命!不降,就拿你的人头祭旗!”
石敬瑭自然降了,他本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如今晋国将倾,何苦要陪着李嗣源殉葬?
这消息自然也被徐墨刻意放了出去!
待石敬瑭归降的消息传到晋阳时,李嗣源正在与重臣商议。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他虽然早有预料,却还是气得发抖。
可晋国颓势已现——潞州、泽州扼守晋南咽喉,襄垣是晋东门户,三地尽失,相当于把晋阳的大门直接敞给了徐墨。
晋军只能缩在腹地被动挨打,连调兵的路线都被掐断了大半。
更让他心惊的还在后面。
不过月余,初春刚来,雪还没化尽,徐墨便联合岐、吴、汉三国,凑齐了三十三万乾军、三万岐军、七万吴军、三万汉军。
对外号称五十万披甲锐士,以“他勾结异族”为名,分六路扑向三晋。
西路军由张顺率领,出雁门关后一路势如破竹,晋军守将要么是石敬瑭故交袍泽,要么早闻乾军“威名”,大多甲士还未攻城,守将就捧着印信出城投降。
东路军夏鲁奇攻晋东南,遇到的抵抗甚是微弱,不到十日就拿下了晋城,直逼晋阳东侧。
中路军由徐墨亲自坐镇,赶到襄垣后,合兵出发,沿途城池望风而降!
很快,不过月余,晋阳三面被围!
一如当年天复元年,朱温大举伐晋,兵分六路围困晋阳之景!
只可惜,李嗣源不是李克用!徐墨亦不是朱温!
……
汾州——这是晋阳四面中最后没有被攻破的一面!
此时的汾州府衙的大厅里,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明灭不定。
王重诲一身染血的铠甲未卸,按在刀柄上的手青筋暴起,目光如刀般盯着堂下的石敬瑭。
这位昔日晋王府的女婿,如今却穿着乾军的服饰,站在敌对阵营里。
石敬瑭强压下慌乱,上前一步拱手道:
“王将军,在下此番前来非为寻衅,实是为汾州百姓、为岳父大人着想。”
“如今乾王携天威压境,晋阳四面只剩汾州未破,何苦让将士们白白送死,让岳父陷绝境?”
王重诲猛地拍案,案上茶杯震得作响,
“你这小人!你是晋王的女婿,本该与晋阳共存亡,却临阵投敌,穿着敌寇的衣裳来劝降!”
“你忘了晋王将女儿许配给你时的嘱托!忘了你在晋王府留下的誓言!”
石敬瑭被说得面红耳赤,却仍强辩:
“将军,此一时彼一时!晋国气数已尽,乾王愿封您为节度使,保汾州平安,也保岳父性命,这已是最优之选……”
“住口!”王重诲厉声打断,他抽出腰间长刀,刀尖直指石敬瑭。
“我王重诲追随晋王多年,只知忠君死节,从不知‘降’字怎么写!你这背主求荣的叛婿,也配在我面前谈‘周全’?”
石敬瑭吓得后退两步,转身就要往外跑,却被守在门口的两名晋军将士拦住。
他慌得声音发颤:“王将军,你不能杀我!我是岳父的女婿。”
“不,不,不!乾王若知我死在你手里,定会屠了汾州,害了岳父……”
“屠城?”王重诲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决绝,“我王重诲断不可能做那二臣贼子!”
“今日我斩你这叛婿,一是清晋室奸佞,二是让徐墨知道,晋国忠烈,不会因一个叛徒折腰!”
他挥了挥手,沉声道,“来人,将这背主叛婿拖出去,斩!”
两名将士应声上前,架起瘫软的石敬瑭就往外拖。
石敬瑭挣扎着嘶喊:“王重诲,你敢杀我?!乾军破城之日,就是晋国覆灭之时!”
喊声渐渐远去,片刻后,一名将士捧着染血的头颅进来,单膝跪地:“将军,叛贼已伏诛!”
王重诲看着那头颅,目光没有半分动摇。
他抬手将长刀归鞘,走到厅中望着晋阳方向,沉声道:“传我将令,加固城防,备好箭矢粮草!”
与此同时,乾军中军大营内,种桵正俯身看着摊开的汾州地形图,指尖在“汾水渡口”处划过,敬翔也在一旁。
此时,徐墨正坐于高位之上。
一名斥候进来,单膝跪地禀报:“大王,石敬瑭劝降不成,被斩!首级还挂在了城门上……”
徐墨闻言,甚至没抬眼多看斥候一眼,语气平淡:“知道了。”
在他眼里,石敬瑭不过是枚可弃的棋子——是李嗣源女婿,能降,对晋军士气打击不小。
如今,三路大军兵临晋阳,死了便死了!
至于王重诲气节是不错,忠烈之人,但是不影响自己杀他!
待斥候退出营,徐墨站起身,随手将地形图卷好,递给身旁的徐刃,声音带着冷厉:
“不必再等。传我王令,三路攻城队即刻就位,午时三刻,以冲天炮为号,全力攻城!”
“末将遵令!”徐刃双手接令,转身大步离去。
很快,乾军的号角声在旷野上回荡。
城下,一列列攻城车被数十名壮硕的将士齐声吆喝着推向前,车顶上的巨木被湿牛皮包裹,防箭防火。
就在城上守军严阵以待时,一声震天动地的轰鸣骤然响起!
那是徐墨首次亮出的武器——冲天炮!黑黝黝的炮口,沉重的铁弹呼啸着划破长空,在城头炸开,碎石、木片混着鲜血飞溅。
几名来不及躲闪的守城士卒瞬间被掀飞,重重砸在远处的垛口上,生死不知。
此时,徐墨正立在中军大帐外的高台上。
他负手而立,目光紧紧盯着汾州城头的方向。
当第一发冲天炮在城头炸开,那造成的威力,令他眼底掠过满意之色。
不枉他责令工匠,耗费数年功夫,仿照“无敌大将军”改造而成!
很快,汾州城墙在连续轰击下开始出现裂缝,石块滚落,尘土弥漫。
“放箭!快放箭!”城楼上,王重诲怒吼着,可他的声音很快被又一轮炮声淹没。
大批乾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被迅速架起,密密麻麻的身影像蚁附般攀爬而上。
ps:无敌大将军图片见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