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窠无晕
血虚时痘疹颜色大多散漫,痘疹根部淡白,缺少鲜艳色泽。这种情况可选用芎归保元汤,病情严重的话,参归鹿茸汤会有奇特疗效。
【注释】痘疹发展到灌浆阶段,若气血交会正常,必然会有一条血线紧紧附着在痘根之下,就像珍珠放在胭脂上,每颗痘疹都光彩熠熠,这是正常的痘疹形态。倘若平日里气血虚弱,到了灌浆的时候,痘顶虽然圆满,但痘根下面完全没有红晕,此时宜用芎归保元汤进行治疗。如果气血虚弱严重,就用参归鹿茸汤来治疗。
芎归保元汤
人参 甘草(炙) 黄芪(蜜炙) 当归(酒洗) 川芎
以龙眼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芎归保元治血虚,人参甘草共黄芪,酒洗当归川芎配,龙眼作引服无时。
参归鹿茸汤(方剂见“灌浆”相关内容)。
皮薄浆嫩
痘疮如果表皮薄且根部不红,等到化脓时,脓浆淡薄清稀。痘疮会不断破溃、变得不完整,这是气血虚弱的表现,病症多凶险。需尽快服用十全大补剂,气血充足才有生机。
【注释】痘疮依靠气血来生长成熟。若气血充实,痘皮就会呈现苍老之态,痘体肥满且坚厚;要是气血虚弱,痘疹必然会光亮、软皱,像被水浸湿一样。
此时必须使用十全大补汤大力补益气血,如此才能使毒邪化解、脓浆正常形成,确保病情转安。
十全大补汤
人参 黄芪(蜜炙) 茯苓 当归 白术(土炒) 肉桂 甘草(炙) 白芍(酒炒) 熟地黄 川芎
以煨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十全大补汤最灵,人参黄芪白茯苓,当归白术肉桂草,白芍熟地及川芎。
空壳无浆
痘壳外观圆融但浆水不充盈,这种情况有虚有实,需明确分辨。痘根颜色淡白,是血虚弱的表现;痘根紫且紧,是血热凝结所致。可分别用《千金》内托散与四物加味汤,依据病症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注释】痘疹发展到行浆阶段,头面及全身部位,外表看似胀起但内部实际上浆水不足,这种情况叫做空壳。应当区分虚实进行治疗:如果痘根颜色淡白,这是因为血虚无法将毒邪化为浆水,适宜用《千金》内托散;如果痘根紧且颜色发紫,这是气行而血滞,毒热伏于血分,导致不能化成浆水,适宜用加味四物汤治疗。
《千金》内托散(方剂见“见点”相关内容)。
加味四物汤
生地(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当归( 酒洗) 连翘(去心) 紫草茸(酒洗)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四物汤,当归生地黄,川芎白芍药,紫茸连翘良。
痘顶塌陷
痘疹根部虽红,但痘顶塌陷,此症状多因气虚所致。常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食欲不振、虚烦、大便溏薄、身体倦怠等表现。需立刻使用补中益气汤,待气充足,痘顶便会升起,浆水也会充实贯通。
【注释】痘顶塌陷,是由于中焦之气虚弱,无力振作,所以在灌浆的时候,虽然痘根呈现红润之色,但痘顶却微微塌陷。同时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不想吃东西、心中虚烦、大便溏薄、身体倦怠等症状。治疗应以补气为主,使用补中益气汤,这样气充足后,浆水上升,痘顶自然就会隆起。
补中益气汤
黄芪(蜜炙) 白术(土炒) 人参 升麻(炒) 柴胡(炒) 陈皮 甘草(炙) 当归身
以煨姜,大枣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补中益气效如神,黄芪白术共人参,升麻柴胡陈皮草,煨姜大枣及归身。
灰陷白陷
若人体气血虚寒,生机无法振奋,痘疹会呈现灰白色、顶部塌陷且脓浆稀少。需尽快使用参归鹿茸剂,搭配鸡冠血酒效果更佳。
【注释】痘疹到灌浆阶段,痘色淡白,痘根没有红晕且顶部塌陷,这叫做白陷痘。虚弱到极点就会转变为灰陷痘。这是因为气虚萎靡不振,血虚无法充盈脓浆,所以一旦塌陷就难以遏制。治疗应以大补气血为主,适宜用参归鹿茸汤。服用时加入鸡冠血酒,每日服用两三次,只有痘顶升起、脓浆顺畅形成,才能确保平安无事。
参归鹿茸汤(方剂见“灌浆”相关内容)。
鸡冠血酒
用大雄鸡一只,先将白酒一杯炖温,次刺鸡冠血数点,滴入杯中和匀,仍炖温调煎药内服。
紫陷、黑陷
紫陷痘和黑陷痘都是毒邪强盛的表现,痘疹平塌、颜色昏黯,痘根不疏松。这是因为气血被火邪郁闭,急需用归宗汤来解毒。
【注释】痘疹出得稠密,颗粒细碎且小,痘根紧绷、颜色昏黯,痘顶凹陷且呈紫色,这种情况称为紫陷痘。若情况更严重,痘疹转为黑色,就是黑陷痘。这都是由于毒火郁积闭阻,导致气无法通畅运行。治疗应着重清热解毒,以归宗汤为主方进行治疗。
归宗汤(方剂见“发热”相关内容)。
板黄
痘疹灌浆尚未充足,痘体却呈现板结黄色,痘顶塌陷成片,痘皮坚硬僵硬。这是因为气滞血凝,难以滋养痘疹,皆因毒热侵犯脾经所致。需迅速服用清毒活血药剂,使毒邪化解、痘疹隆起,才能转危为安。
【注释】所谓板黄痘,是指在灌脓阶段,脓浆未满一半时,痘疹忽然突起呈黄色,且干燥坚硬。这是由于凶险的毒邪严重侵害脾经,致使气滞血凝,难以对痘疹进行滋养灌溉。此时必须用清毒活血汤治疗。倘若痘疹能够隆起,患者还有存活的希望;要是头面、颈项、眼眶、唇上以及全身都出现这种黄色板结症状,就难以救治了。
清毒活血汤
当归 白芍药(酒炒) 生地黄 紫草茸(酒洗) 黄芩 黄连(酒炒) 牛蒡子(炒) 南山楂 连翘(去心) 人参 黄芪(生) 桔梗 木通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清毒活血汤最灵,归芍生地紫草茸,芩连牛蒡山楂翘,参芪桔梗合木通。
倒靥
倒靥之症,表现为浆水清稀,痘疹塌陷且痘根不红,痘壳表皮发皱,无法结成痂皮。此时应迅速使用加味保元剂,使气血充足,痘疹才能顺利收靥痊愈。
【注释】倒靥这种情况,是指痘疹的浆水颜色清稀,量不充足,痘疹根部颜色淡白,没有红晕环绕,全身的痘疹形状如同豆壳,痘疮的表皮发皱,看似要结痂却最终结不成痂。这是因为气血两虚,缺乏引领承载痘疹正常发展的能力。适宜用加味保元汤来治疗。
加味保元汤
人参 黄芪(蜜炙) 甘草(炙) 全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木香(煨) 白术(土炒) 官桂
以老米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保元治倒靥,人参黄芪甘草协,当归白芍广木香,白术官桂效更捷。
痘疔
痘疔是因凶险毒邪扰乱正常痘疮,其颜色紫黑黯,形态坚硬。它比其他痘疹先出现、先长大,会妨碍其他痘疹生长。发现后应针刺,随即贴上四圣膏,效果良好。
【注释】痘疔形成,是由于凶险毒邪蕴结潜伏,锢蔽在肌肉之中。痘疹还未发出,痘疔先出现;痘疹还未长大,痘疔先长大。痘疔颜色紫黑,形态坚硬。从五脏对应来看各有不同表现:心痘疔颜色赤红,出现在颧骨、胸部乳房部位;肝痘疔颜色发紫,出现在左太阳穴、左胁部、眼胞、两臀部;脾痘疔颜色先黄后黑,出现在腮颊、中庭、口角、肚腹、手足部位;肺痘疔颜色先灰后黑,出现在右太阳穴、右胁部、颈项、喉结部位;肾痘疔颜色黑,出现在下巴、后颈、耳窝、背部、腰脊、阴茎部位。发现痘疔要立刻用银针刺破,放出毒血。针刺后用四圣膏贴在患处。如果拖延不治疗,会导致痘疹该发时不发,该胀时不胀,该灌脓时不灌脓,从而引发各种变症。
四圣膏
绿豆(四十九粒) 豌豆(俱烧灰存性,四十九粒) 珍珠(煅,一分) 头发(烧灰,一分)
把上述药物研磨成精细粉末,用棉花蘸取燕脂水,与药末调和制成膏状。使用时,先用银针挑开痘疔疮头,再将调好的四圣膏涂抹在上面。
挑痘疔法
处理痘疔必须用针挑拨,掌握好轻重缓急十分关键,绝不能挑破痘顶或过度刺入伤及肌肉。在上浆阶段要尽快挑痘疔,不可迟疑。
【注释】但凡使用针来挑痘疔的时候,要用两根手指捏住针,平平地刺入痘疔,挑断痘疔中的筋络,这样其他痘疹就能正常发出来。只是在挑痘疔时,轻重、快慢的把握,贵在恰到好处,既不能挑破痘顶,也不能用力过度刺入而伤到肌肉。必须等到痘疹在第三、四、五、六日进入上浆的时候,痘疹能够承受针挑,才可以进行挑拨操作,超过七日再挑就没有效果了。医者应当详细了解并记住这些要点。
煮针法
甘草(生) 甘遂 川乌 草乌(各等分)
取一盅水,倒入砂罐内,以水熬干作为标准。
每次可以煮四五根针,煮完后放入鹅翎筒内,用黄蜡封住筒口收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