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渡口,十万银元军饷不翼而飞,押运官兵尽数殉国。
现场遗留的“黑龙会”飞镖与刻意留下的“东北军”活口,将矛头直指奉军内部。
于学忠踏着被鲜血浸透的冻土,拾起半块冰冷的芝麻烧饼与一枚特制弹壳——
这拙劣的嫁祸背后,藏着更深的毒计。
腊月里的辽河,像一条僵死的巨蟒,被厚厚的冰甲封住。寒风卷起雪沫,抽打在人脸上,刀子似的。奉天警备司令部里,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于学忠眉宇间凝结的寒意。他刚签完一批开春整训的军械补充单,墨迹未干,副官李振唐便像一阵裹着冰碴子的风,猛地撞了进来。
“总司令!”李振唐的声音带着一种强行压抑的嘶哑,脸色灰败,嘴唇微微发抖,“出大事了!辽河老鸹滩渡口……押送开拔费的车队,被劫了!”
“什么?!”于学忠霍然起身,身后的太师椅腿在青砖地上刮出刺耳的锐响。十万银元的开拔费,那是张学良咬着牙从并不宽裕的军费里硬挤出来的,关系着年后数万将士能否按时移防关内,稳住华北局面。“人呢?押运的弟兄呢?”
李振唐喉头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全没了。”
一股冰冷的铁腥气瞬间冲上于学忠的颅顶。他抓起桌上的毛瑟手枪和貂皮帽子,动作快得带风:“备马!叫上赵明!带上警卫连!”他大步流星往外走,靴跟砸在地上,咚咚作响,“传令封锁奉天四门,严查出城车辆行人!尤其是身上带伤的!再派人,立刻去请陈医官!”
通往老鸹滩渡口的官道,积雪被无数慌乱的车轮马蹄踩得稀烂,又被寒风重新冻住,崎岖难行。距离渡口还有一里多地,浓烈的血腥味就已经混杂在凛冽的空气中,像无数根冰冷的针,直往人鼻腔里钻。
渡口边的景象,惨烈得如同地狱一角。
五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军用卡车,如同被巨兽撕咬过的残骸,歪斜地陷在冰封的河岸旁。其中两辆彻底翻倒,车厢扭曲变形,帆布被撕裂,露出空空如也的木箱内胆。另外三辆车身布满密密麻麻的弹孔,车窗玻璃粉碎,驾驶室和车厢里,凝固着大片大片暗红发黑的血迹。负责押运的一个加强排,近四十名精壮士兵,此刻都成了冰天雪地里姿态扭曲、面色青紫的尸首。他们大多还保持着战斗或中弹倒下的姿势,有的蜷缩在车轮后,手里还死死攥着打光了子弹的辽十三式步枪;有的仰面倒在雪地上,胸口的棉军服被血浸透,冻成了硬邦邦的板甲;还有几个倒在离卡车较远的开阔处,身下压着散落的银元——那是他们试图转移或突围时被射杀的。
雪地早已不是纯净的白色,大片大片被鲜血染透,又被低温冻结,形成一种诡异的、暗红色的冰壳。弹壳黄澄澄的,像毒虫褪下的壳,密密麻麻洒落在血冰和尸体之间,在惨淡的冬日天光下闪着冰冷的光。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寒风掠过空旷河面的呜咽,如同无数亡魂在低泣。
于学忠翻身下马,皮靴踏在浸饱了鲜血又被冻硬的雪地上,发出一种令人牙酸的“咯吱”声。他面沉如水,嘴唇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缓慢而沉重地扫过这片修罗场。他走到一具趴在卡车引擎盖上的尸体旁,那是押运排的排长,姓王,一个打起仗来嗷嗷叫的山东汉子。此刻他后心处一个触目惊心的贯穿伤,将他钉死在冰冷的铁皮上,身下的血泊早已冻结。
于学忠俯身,用戴着皮手套的手,极其小心地扳过王排长的肩膀。尸体冻得僵硬,动作间发出细微的冰裂声。王排长怒目圆睁,脸上凝固着极度的震惊与不甘,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喊出什么。于学忠的目光落在他紧握的右手上,指关节因为死前的巨大力量而泛白僵硬。于学忠用力掰开那冰冷的手指,一枚染血的黄铜弹壳掉落在雪地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这不是常见的辽十三或汉阳造的弹壳。弹壳底缘的标识模糊不清,但形状略短粗,工艺显得异常精良。
“都仔细搜!”于学忠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刀锋,清晰地割开寒风的呜咽,“犄角旮旯,一寸地皮都别放过!看看这些狗杂种,到底留了什么‘礼’!”
士兵们忍着强烈的生理不适和愤怒,开始在尸堆和卡车残骸间仔细搜寻。寒风卷起血腥和硝烟的余烬,令人作呕。
“总司令!这边!”情报参谋赵明的声音从一辆翻倒的卡车残骸后面传来,带着一丝异样。
于学忠和李振唐立刻大步走过去。只见赵明半跪在雪地里,面前俯卧着一具身穿东北军灰蓝色棉军服的尸体。与其他阵亡士兵不同,此人身上只有一处枪伤,在后腰偏上的位置,并不致命,血流的也不算太多,大部分渗进棉衣又冻住了。他的死因是脖子上那道深可见骨的刀口,手法干净利落,一刀毙命。
“他是被人从背后补刀的。”赵明指着那处刀口,声音低沉,“而且,总司令您看这个。”他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开死者紧攥着的左手。那手心里,赫然紧紧攥着一小块深蓝色的粗布,像是从什么衣物上硬生生撕扯下来的。布料的边缘还染着一点暗红的血迹。
更诡异的是,在这具尸体前方不远处的雪地里,插着一枚乌沉沉的菱形飞镖,尾部系着细细的黑穗。镖身被打磨得极其锋利,在雪光映衬下泛着幽蓝的冷光,镖身上清晰地刻着一个狰狞的图案——盘绕的黑龙!这是日本极端右翼组织“黑龙会”的标志性凶器!
“黑龙会?”李振唐倒吸一口冷气,怒火在眼中燃烧,“又是这帮倭寇畜生!杀了人还留下记号?!”
于学忠的目光却死死盯住死者手中那块深蓝色的布片,又缓缓移向那枚刺眼的黑龙镖。他的眉头锁得更紧,眼神锐利如鹰隼,反复在布片、飞镖、尸体和周围的环境之间逡巡。这场景太过刻意,像蹩脚戏台上布置的道具。
“留记号?”于学忠的声音冷得像河面的冰,“我看是留了个‘路标’,想把我们往沟里带。”他蹲下身,不顾血污,仔细查看那具尸体后腰的枪伤创口边缘,又捏起一小撮沾染了血迹和火药残渣的雪粒,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不同于国产火药的味道钻进鼻腔,带着某种金属的甜腥。
“赵明,”于学忠站起身,目光扫过狼藉的现场,“这枪伤…子弹还在他身体里吗?”
赵明立刻会意:“卑职立刻带人把这位兄弟的遗体抬回去,请陈医官解剖查验弹头!还有这布片和飞镖!”他小心翼翼地用证物袋将布片和飞镖分别装好。
于学忠点点头,目光继续在雪地上搜索。他绕过几具尸体,走到靠近冰封河面的一处相对空旷的地方。这里的积雪被踩踏得格外凌乱,似乎发生过短暂的追逐或搏斗。他的视线落在一小片颜色略深的雪地上。蹲下身,拂开一层薄薄的新雪,露出了被半掩埋的东西——半块冻得硬邦邦的芝麻烧饼。
这烧饼显然被啃过几口,边缘留着清晰的牙印,掉在雪地上的时间不算太久。旁边,还有几个相对清晰的脚印,鞋底花纹独特,前掌深,后跟浅,像是某种软底快靴留下的。脚印指向渡口旁一条通往附近小树林的荒僻小路。
于学忠捡起那半块冰冷的烧饼,又仔细看了看那几个脚印的走向。一个押运军饷的士兵,在激战前或激战中,还有闲情逸致啃烧饼?还特意跑到这偏僻角落?他捏着烧饼,目光投向小路尽头那片在寒风中瑟缩的枯树林,眼神幽深难测。
“振唐,”于学忠的声音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平静,“带一队人,顺着这条脚印,往林子里搜。小心埋伏。”
“是!”李振唐拔出手枪,点了一队精悍士兵,呈战斗队形,警惕地沿着那串脚印,向枯树林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