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写得跟实验报告似的,一二三四地列举了几件事:
一、研究院无视上级精神,一次都没开展过社教活动,更没有派人到基层农村和工厂做过调研。
二、研究院在职务工资和军龄工资之外,还给一部分人发了职业津贴、特殊津贴、福利补助、饭食补助、学部委补贴等,数额高得惊人。
三、研究院常有一部分人,以开研讨会为名,占用接待重要领导的花园小楼举行秘密活动,吃喝都让食堂专门做,搞特殊。
四、虞菁莪仗着家世背景,年纪轻轻便担任研究院总顾问,任职期间,滥用职权,不经考试便把自己带的实习生塞进新课题组,且那几人都是年轻男性,有传言说她和他们关系不清楚。院里不仅不做处理,还选择无视。
……
信看完,邵华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他妈,他知道曹操冤枉华佗、知道吴用设计陷害卢俊义,不知道自己眼皮子底下一个形同隐形的人也会造冤案,且上来就是个大的。
悄悄骂一句:闷头狗,暗下口。
这信要是寄出去了,再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那研究院非得被台风刮掉一层地皮不可。
按理,在研究院、农场,甚至整个独立师的防务范围内,所有进出信件都要经审查,他写了也无法寄出。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邵华不敢大意,火速加派一人赶去医院,这次不是带人,是抓人。
叮嘱他们谨防陈光致出意外—— 万一有信寄出去,再万一他出了意外,那可就是黄泥掉到裤裆里了。
接着又派人马上赶去市邮政总局的邮件分发中心,把从岛上发出的信全部拦截,
同时又让人往驻京办发电报,让那儿的同志以查泄密为由,去京城的邮局分发中心,检查从本市寄往军科委等几个与研究院相关联单位的信。
安排完这些,他拿着信一溜烟儿跑下楼去向领导报告。
这里是家属区,按理先去菁莪和秦家那里把事情报告给韩晋,要比跑去内区找林院长孙政委更快,但他还是先去了内区—— 考虑的不只是谁直接领导谁的问题,还有挨训的问题。要挨一起挨。
楼下碰见有人骑车去买菜,他直接征用了自行车。
边蹬车边骂陈光致。
韩晋上午刚找他谈了话,除了谈有关乔黛昵的事之外,主要谈的就是如何甄别和审查人手,以及警惕内部有人受某些思潮影响做激进左性之事。
这家伙,他那边还没把黄线画完呢,这边就有人来踩了,还上来就是一大脚。
也得亏今天上陈家搜查了,要不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事。
他防渗透、抓特务、训练警卫连、开展保密教育、加强文件资料管理,把整个研究院防守如铁桶,确保每项科研成果安全,确保每一个掌握保密技术的人安全,却没想到一个普通实验员会用这种方式拆自己的台。
原因他猜到了,应该是陈光致想进课题组,考试没通过,找虞顾问,虞顾问没给放水。
所以才有专门针对虞顾问的一条。
说她年纪轻轻就担任研究院总顾问,你知不知道研究院最早就是因为她成立的?
还拿那几个人说事,有可比性吗?人那几位是单列任务组的成员好不好?所谓“虞顾问带的实习生”只是对外的一个保密说法而已。
不管是否有信件寄出去了,也不管上头是否会把这封信当回事,陈光致都开了个极坏极坏的头,性质极其恶劣。
车子窜进大门,直接闯岗。
卫兵只看见一道绿光,揉揉眼睛:“是邵处?”
另一人点头:“大门口不下车登记,记下来。”
林院长孙政委看到信差点炸膛,心脏里头跟被人塞了一把黑火药似的,炸得他们扑出扑出冒黑血。
没错,黑血,脸上被青筋布满,黑了。
两人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习惯了真刀真枪那一套,最看不得这种背后告黑状的小人行径。
陈光致现在要在跟前,他们能直接一枪崩了他。
“他娘的,这是想把咱们一网打尽啊!”林院长气狠了,拍桌子骂娘。
孙政委眉头拧成疙瘩,心说陈光致脑子里装的怕不是炉渣,“把咱们一网打尽对他有什么好处?不等于把他自己的后路也堵死了么?”
“那他就是给自己找好退路了,他打转业申请了?”
“打个屁!打了我也给他弄到开矿队填炸药去!”
“这事儿虞顾问还不知道吧?”林院长问邵华,“别告诉她了,免得影响她心情影响她工作。
你把陈光致抓来,好好审,问他有没有把信寄出去、寄到了哪里。
我负责跟上面解释,虞顾问安排的那几个人执行的是绝密任务,谁也不能多嘴。”
邵华想了几秒说:“我感觉告诉比不告诉好,一来她有知情权,二来虞顾问考虑问题往往能另辟蹊径,或许能帮我们从平常的东西里发现问题。
还有,韩参谋长来了,现在秦副院长家,他知道我去搜查陈光致家的事。”
林院长和孙政委边听边点头,听到最后头皮同时一凛,“韩参谋长来了?!怎么不早说?!不是,怎么没听人报告?”
韩晋让他暗中做的事,邵华现在还不能说,只道:“应该是为家事来的,所以没让人通知您二位。这件事要不要向他汇报一下?”
“废话!”
“快走!”
三人一起骑车出门,门口又闯岗。
门卫挥笔记下仨,一人乐丢丢对另一人说:“一下午抓到四次闯岗的,可以去风纪处找刘处长领奖了。”
另一人说:“对,四个包子,咱们一人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