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穿过食堂门口的玻璃顶棚,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风停了,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雨后的湿意,踩在瓷砖上,脚步声比平时更清晰。
江宸站在人群外围,手里抱着一个硬壳文件夹,封面贴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缺口朝外,像一道刻进时间里的印记。她没说话,只是用拇指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折痕,是昨晚攥得太紧留下的。
沈悦站在她左边一步远的位置,手里拎着一只透明文件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打印好的证据页:监控截图、朋友圈定位时间线、墨迹比对图、还有那张匿名评论的截图,被放大加粗后放在最前面。
“你确定现在?”江宸终于开口,声音不大,但不再发颤。
沈悦点头,动作干脆,“她让我们快点,我们就快给她看。”
林萱从旁边小跑过来,手里拎着便携音箱,“广播站那边已经搞定,我说是社团活动宣传,没人拦。”她看了一眼江宸怀里的册子,“叶子夹好了?”
江宸低头,把文件夹抱得更稳了些,“不是标记痛苦了。”她说,“是提醒我自己——别再躲。”
人群开始聚集,不是因为通知,而是因为好奇。有人认出沈悦,低声议论;有人瞥见文件袋里的内容,脚步慢了下来;还有人掏出手机,悄悄对准她们。
苏婉出现在拐角时,脚步明显一顿。她穿着昨天那件蓝白校服,袖口的蓝墨水渍还没洗掉,像是故意留下的挑衅。
江宸看见了,没说话,只是把文件夹换到右手,左手插进裤兜,摸到了口袋里那截断掉的挂绳——油渍已经干了,硬邦邦的,硌着指尖。
沈悦按下播放键,音箱里传出剪辑后的音频:先是监控画面解说,然后是朋友圈发布时间的提示音,最后是墨迹比对动画——三组信息串联成一条清晰的时间链。
“十二点零三分,苏婉闺蜜发朋友圈;十二点十七分,同一人出现在公告栏贴图;而江宸当时正在食堂刷卡买饭,有消费记录和监控为证。”沈悦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人群,“你说她在演?那你呢?策划一场谣言,还要找人代劳,演得辛苦吗?”
苏婉脸色变了,猛地冲过来,“你们凭什么污蔑我?!”
江宸没动,只是往后退了半步,让开身位。她早把原始U盘交给林萱藏进教学楼储物柜,现场只有打印版证据。
苏婉扑了个空,撞到人群边缘的桌子,塑料餐盘哗啦一声摔在地上。她回头瞪着江宸,眼神从愤怒变成慌乱,“你……你怎么可能查到这些?”
江宸翻开文件夹第一页,指着那张匿名评论截图,“因为你太急了。”她语速平稳,像在陈述天气,“你以为我们在怕,其实我们在等。等你露出马脚。”
围观的同学中有人举起手机录像,镜头正对着苏婉僵直的背影。没人说话,但议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某种沉默的注视——不再是怀疑,而是审视。
“你说我们演?”江宸合上文件夹,银杏叶在阳光下泛出浅金色,“那你呢?演了这么久,累不累?”
这句话落下时,苏婉的手指蜷缩起来,指甲掐进掌心。她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反驳,却发不出声音。
沈悦往前一步,把文件袋递向人群,“大家可以传阅。如果有疑问,可以去查监控、问值班老师、甚至比对墨水品牌——我们不怕查。”
没人伸手接。
直到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走出来,接过文件袋,翻了几页,低声说:“这时间线……确实对不上。”
另一个男生点头,“我也看到她那天中午根本不在教学楼东侧。”
苏婉站在原地,肩膀微微颤抖。她看着江宸,眼神复杂,像是第一次真正看清这个人——不是传言中的骗子,而是一个能把碎片拼成真相的人。
江宸没避开她的视线。她第一次主动迎上去,目光平静得像秋日湖面。
“你输了。”她说,不是嘲讽,只是陈述事实。
苏婉嘴唇动了动,终于转身离开。脚步踉跄,不像逃跑,更像是被抽走了力气。
人群没散,反而围得更紧了些。有人低声问:“你们接下来怎么办?”
沈悦还没开口,江宸先说了:“继续上课,继续吃饭,继续走路。”她顿了顿,补充道,“不会再躲了。”
林萱笑了,把一瓶水塞进她手里,“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江宸没喝,只是把水瓶贴着脸颊靠了一会儿——凉意渗进来,让她想起昨夜天台上风的温度。那时她还在犹豫要不要公开,现在却觉得,有些事早该亮出来晒晒太阳。
食堂门口的光影慢慢移动,光斑爬上了她的鞋尖。江宸低头看着那片银杏叶,缺口依旧朝外,像一道愈合中的伤口,不再疼痛,但记得来路。
她把文件夹递给旁边的同学,“传下去吧。”
那只手接过时,指尖蹭到了叶子边缘,带起一丝细微的摩擦声。
江宸抬起脚,向前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