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其规模和文明程度,这应该是一个隶属于某个地方豪族的“部民”村落。
“王爷,怎么办?强攻吗?”一名部将低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掠夺的渴望。他们太需要粮食和物资了。
扶余慈凝视着下方平静的村落,心中急速盘算。
强攻或许能拿下这个村子,获得急需的补给,但必然会暴露他们的存在,引来此地豪族的报复。他们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贸然树敌实属不智。
他想起了王璡的提示——“百济与倭国往来已久”,“倭国贵族中亦有心向百济文化者”。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不,”扶余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是来劫掠的流寇,我们是来此‘归义’,建立基业的!传令下去,收起兵器,打起本王的大唐郡王旌旗!随我……前去拜会!”
这个决定大胆而冒险。部将们面面相觑,但见扶余慈态度坚决,只得依令行事。
当扶余慈一行打着虽然有些破损、但依旧能看出规制的唐军旗帜和“归义郡王”的号旗,以一种看似从容实则内心紧绷的姿态出现在村口时,整个村落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
村民们惊恐地聚集起来,男人们拿起简陋的武器,妇女儿童躲回屋内,充满敌意和恐惧地看着这群甲胄鲜明、队列森严的不速之客。
扶余慈示意队伍停下,自己仅带着两名通译上前几步。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平和,通过通译高声喊道:
“我等乃大唐皇帝亲封归义郡王麾下!郡王奉大唐皇帝旨意,渡海而来,欲在此地与诸族和睦共处,建立邦谊!并无恶意,请村中主事者出来说话!”
“大唐?”“郡王?”这些词汇显然对村民来说过于遥远和震撼。他们交头接耳,惊疑不定。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须发花白、穿着稍好一些麻布衣服的老者,在一个壮硕男子的护卫下,战战兢兢地走出人群。
他打量着扶余慈身上虽然仓促但形制华贵的郡王袍服,又看了看那面醒目的旗帜,浑浊的眼中充满了敬畏和困惑。
通过结结巴巴的通译,扶余慈了解到,这个村子属于一个名为“松浦”的家族势力范围。
松浦家是盘踞在九州西北沿海一带的地方豪族,以控制贸易和海上力量着称,对倭国朝廷时叛时附,拥有相当的自治权。
老者表示,他需要立刻向松浦家的“地头”汇报。
扶余慈没有强求,反而表示愿意在此等候,并送上了一些随身携带的、在大唐看来普通但在当地绝对算得上珍品的丝绸和瓷器作为“礼物”,以示友好。
这一手果然起到了效果。老者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连忙派人火速前往松浦家的居城报信。
等待的时间里,扶余慈命令部下在村外空地扎营,严禁骚扰村民,并拿出部分携带的盐块与村民交换了一些新鲜蔬果。这种克制的态度,进一步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两天后,松浦家的地头,一个名叫松浦弘信的中年武将,带着百余名装备明显精良不少的武士赶到了村子。
松浦弘信身材不高,但十分精悍,眼神锐利如鹰。他仔细查验了扶余慈的印信文书,又观察了扶余慈队伍的军容,尤其是在看到那些虽然老旧但制式统一的唐军弓弩和甲胄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扶余慈再次表明来意,强调自己是大唐郡王,来此并非侵略,而是希望获得一块土地安居,并愿意与松浦家这样的地方豪强建立友好关系,甚至进行贸易。
“大唐……郡王……”松浦弘信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他久在沿海,自然听说过隔海那个庞大帝国的威名。
一个流亡的、但得到帝国正式册封的郡王,带着一支看起来颇有战斗力的队伍来到自己的地盘,这既是威胁,也可能……是机遇?
尤其是扶余慈提到的“贸易”,更让他心动。松浦家本就以海贸起家,若能通过扶余慈这条线,与大唐建立起哪怕是一丝微弱的联系,获取唐货,其利益将难以估量。
权衡利弊之后,松浦弘信的态度客气了许多。他表示,此地荒僻,郡王殿下若不嫌弃,可在海岸附近划出一块无人之地暂居。
至于更进一步的合作,他需要禀报松浦家的家主定夺。
这已是扶余慈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郑重向松浦弘信道谢。
于是,在松浦家默许下,扶余慈终于获得了一块位于海湾深处、相对隐蔽的狭长平原作为立足点。
他立即指挥部众,伐木筑寨,开垦荒地,并将此地命名为“济州”,以此凝聚人心。
有了相对安全的基地,扶余慈开始大刀阔斧地行动。
他利用带来的工匠,建设屋舍,修缮武器,打造船只。
同时,派出小股队伍,以贸易或雇佣兵的形式,积极接触周边其他豪族,如筑紫、肥前等家族,一方面收集情报,另一方面展示力量,暗中散布“百济王嗣归来,得大唐支持”的消息,搅动九州本就微妙的局势。
他也始终没有忘记王璡提到的“石见银山”。虽然那位于更东边的本州岛,距离遥远,但他已悄悄派出心腹,伪装成商人或寻矿者,开始向西海道内陆以及隔海的对马、壹岐岛方向渗透,打听任何关于“亮白色石头”的消息。
扶余慈深知,他这支孤军,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
登陆之初的混乱与惶恐逐渐被有序的劳碌取代。
砍伐树木的斧凿声、搬运石块的号子声、夯筑地基的沉闷撞击声,日夜回荡在这片原本寂静的海湾。
一座简陋却颇具规模的木质营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营寨背靠缓坡,面向海湾,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地利。
寨墙由粗大的原木并排深埋而成,顶部设有巡廊和望楼,虽远不及中原城池坚固,但在这化外之地,已显露出不容小觑的防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