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幼保健院特需门诊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特有的清冽气息。秦风紧握着林妙雪微凉的手,陪她坐在候诊区的软椅上。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斑,却驱不散秦风眉宇间那层薄薄的阴翳。
林妙雪的脸色比往日略显苍白,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靠在秦风肩头,声音轻软:“别担心,可能就是最近胃口不太好,有点累……”话未说完,护士拿着化验单快步走来,表情带着职业化的严肃:
“林妙雪家属?请到3诊室,张主任要看结果。”
诊室里,张主任——一位气质温婉却眼神锐利的中年女医生,将打印出来的报告单推到秦风面前,指尖点在一行被红笔圈出的数值上:
“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5 mmol\/L。”她抬头看向这对年轻夫妻,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明确。”
“妊娠糖尿病?”秦风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名词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他连日来因工作高压而紧绷的神经。
“是的,”张主任点头,目光转向林妙雪,带着安抚的力量,“别太紧张,这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但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她快速在处方笺上写着,“立刻调整饮食结构!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少食多餐!每天监测血糖四次:空腹+三餐后两小时!记录饮食日记!”
她将处方递给秦风,又看向林妙雪:“适当运动,散步为主,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糖。一周后复查,如果控制不理想,可能需要胰岛素干预。”
林妙雪下意识地抚上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指尖有些发凉。她抿了抿唇,努力维持着镇定:“张主任,对孩子……有影响吗?”
“控制好就没事!”张主任语气肯定,“但放任不管,风险会增加: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所以,必须管住嘴,迈开腿!你和家属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她的目光落在秦风身上,带着无声的嘱托。
秦风接过处方和血糖仪,指尖冰凉。他紧紧握住林妙雪的手,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您说的做。”
区委家属楼,客厅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光线柔和。
林妙雪靠在沙发上,腿上盖着薄毯,手里捧着一杯温水。秦风半跪在她面前的地毯上,面前摊开着张主任给的饮食指南、血糖监测记录表和那台崭新的血糖仪。他眉头紧锁,正用手机查看着妊娠糖尿病的详细资料和食谱推荐,神情专注得如同在研究一份关乎全区命运的规划文件。
“糖醋排骨不能吃了……”林妙雪看着秦风手机屏幕上划掉的一道道她爱吃的菜名,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委屈。
秦风立刻放下手机,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乖,等咱们宝宝平安出生,你想吃多少我都给你做!现在,咱们听医生的。”他拿起血糖仪,笨拙却极其认真地研究着说明书,“这个……扎手指会不会很疼?”
林妙雪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心头一暖,那点委屈也散了,轻轻摇头:“没事的,一点点。”
“叮咚——”门铃声响起。
秦风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秘书李浩然和司机赵刚。
“书记,”李浩然压低声音,递上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是明天上午区委常委会的议题材料,还有几份急需您签批的急件。另外,市里刚通知,后天下午两点有个关于智慧物流园项目的紧急协调会,需要您参加……”
秦风接过文件夹,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议题和会议通知,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沉默了几秒,随即果断开口:
“浩然,通知区委办:明天的常委会,由陈立区长主持。议题材料我今晚看完,批注意见明早送过去。需要我决策的关键点,我会提前和陈区长电话沟通。”
“后天的市协调会,”他顿了顿,看向赵刚,“赵刚,你辛苦一下,提前一小时出发,路上时间我处理文件。会议结束立刻返回。”
“另外,”秦风的目光回到李浩然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指令,“从今天起,非必要会议、应酬、外出考察,一律婉拒。必须我出席的会议,时间压缩到最短。所有文件流转,除非标注‘特急’,一律电子签批,减少纸质传递。需要当面汇报的工作,提前预约,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内。”
“浩然,你辛苦点,所有报给我的信息,先过滤一遍,提炼核心要点和决策选项。无关紧要的流程性汇报,直接转分管领导处理。”
“赵刚,车随时待命,妙雪后续产检和突发情况,以最快速度响应。”
李浩然和赵刚对视一眼,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沉甸甸的理解和郑重:“明白!书记放心!”
秦风点点头,关上门。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客厅,脸上紧绷的线条在柔和的灯光下缓和下来。他坐到林妙雪身边,拿起血糖仪,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棉片擦拭着她的指尖,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
“你看,工作都安排好了。”秦风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放松的轻快,“从现在起,我的核心KpI,就是当好你的‘控糖监督员’和‘专属司机’。”
林妙雪看着他笨拙却无比认真的动作,眼眶微微发热。她知道,让一个肩负百万人口区县发展重任的区委书记,将工作节奏调整到如此“居家”模式,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取舍。这份无声的守护,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心安。
三天后。
高铁站出站口,人流熙攘。秦风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母亲陈芳。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蓝色外套,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用麻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的巨大蛇皮袋,背上还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背包,正踮着脚尖,焦急地在人群中张望。
“妈!”秦风快步迎上去。
“小风!”陈芳看到儿子,脸上瞬间绽开笑容,随即目光急切地越过他,搜寻着,“雪丫头呢?她怎么样?没跟你来?”
“她在家里休息,医生叮嘱要静养。”秦风接过母亲手里沉重的蛇皮袋,入手一沉,“妈,您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不多不多!”陈芳连连摆手,跟着儿子往停车场走,嘴里絮叨着,“都是咱家地里现摘的!你爸挑的最水灵的青菜、菠菜!还有攒的土鸡蛋,用糠壳一层层垫着,一个都没破!房梁上那块最好的老腊肉,你爸说雪丫头爱吃,非得让我带来!还有……”她拍了拍背包,“我连夜赶出来的几件小娃娃的贴身衣裳,用的都是最软乎的棉布,洗过晒过太阳了……”
秦风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念叨,看着那两个几乎要把蛇皮袋撑破的“家乡味道”,心头涌起一股酸涩又滚烫的热流。这就是他的母亲,一个没有太多文化、却把所有的爱都揉进柴米油盐、针头线脑里的普通农妇。
车子驶入家属院。陈芳一下车,顾不上拿行李,就急匆匆往楼上奔。
推开家门,看到靠在沙发上、脸色略显苍白的林妙雪,陈芳的眼圈“唰”一下就红了。
“雪啊!我的好闺女!”她几步上前,粗糙的手掌心疼地抚上林妙雪的脸颊,“受罪了!看这小脸瘦的……”声音哽咽。
“妈,我没事……”林妙雪连忙握住婆婆的手,心里暖暖的。
陈芳放下背包,立刻打开蛇皮袋,献宝似的往外掏:“你看!妈给你带啥了!咱家自己种的菜,没打药!土鸡蛋,营养好!老腊肉,炖汤香!还有……”
她絮絮叨叨地展示着,又风风火火地钻进厨房,系上围裙:“你歇着!妈给你熬点小米粥!养胃!”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熟悉的、带着柴火气息的米粥香。陈芳端着热气腾腾的粥碗出来,小心翼翼地吹凉,一勺一勺喂到林妙雪嘴边:“慢点喝,小心烫……”
林妙雪看着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心疼和专注,感受着唇边温热的米粥,眼眶也湿润了。这份来自土地、来自血脉的质朴关爱,如同最温暖的港湾,瞬间包裹了她因病情而有些惶惑的心。
秦风站在一旁,看着母亲笨拙却无比认真地照顾着妻子,看着林妙雪眼中闪动的泪光和依赖,心中那块因工作调整和妻子病情而悬着的巨石,终于缓缓落地。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三人依偎的身影拉长,投在温暖的地板上。厨房里飘散的粥香,母亲絮叨的叮咛,妻子安静的侧颜,交织成一幅平凡却无比珍贵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