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常委会会议室。暴雨过后的阳光格外清澈,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深色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会议已近尾声,议题从紧张的灾后重建、产业落地转向了更为深沉的领域。
秦风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常委们。经历了抗洪抢险的连轴转、产业破局的攻坚、以及新生儿降临带来的喜悦与兵荒马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眼下的乌青和眉宇间凝结的沉重清晰可见。尤其是信访局长马建国,这位在“破网清源”和“回头看”行动中如同铁面判官般的老将,此刻坐在角落,背脊依旧挺直,但眼神深处却沉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倦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他鬓角的白发似乎又多了几缕。
“同志们,”秦风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温和力量,“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从反腐风暴到灾后重建,再到产业攻坚,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压力、焦虑、甚至委屈,都是实实在在的。”
他顿了顿,目光在马建国身上停留片刻,随即环视全场:
“但我们是人,不是机器。弦绷得太紧,会断。心压得太重,会病。尤其是在座的各位,身处矛盾最前沿、压力最集中的位置,肩上担着千钧重担,背后是几十万双眼睛的期盼。长期高压下,心理的疲惫和情绪的淤积,往往比身体的劳累更隐蔽,也更危险。”
会场一片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喧嚣。不少常委下意识地挺了挺腰背,但眼神中那份被理解的触动却难以掩饰。
“所以,”秦风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我提议,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卫健委、总工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共同设立‘云峡区基层干部心理护航计划’!”
他拿起一份草案,清晰阐述:
“核心目标: 为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干部,提供常态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服务。”
“具体措施:”
“1. 建立‘心灵驿站’: 在区委党校、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固定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轮值,提供免费、保密的面对面咨询。”
“2. 开通‘心晴热线’: 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专线,由持证心理咨询师接听,随时为有需要的干部提供即时疏导。”
“3. 开展‘减压赋能’活动: 定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压力管理讲座、正念冥想、户外拓展等活动,帮助干部学习科学减压方法,提升心理韧性。”
“4. 建立重点人群关怀档案: 对长期在信访维稳、应急处突、重大项目建设等高压岗位的干部,进行重点关注和定期心理评估,及时干预。”
“5. 营造‘容错减压’氛围: 在全区倡导‘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关注战斗力’的理念,鼓励干部正视压力,主动寻求帮助,破除‘讳疾忌医’的心理障碍。”
秦风的目光再次落在马建国身上,带着深切的关怀:“老马,还有在座的各位,我们不仅要能扛事,更要学会给自己‘松绑’。这不是软弱,而是为了更好地战斗。‘心理护航计划’,就是组织给大家筑起的一道‘心灵堤坝’。我希望,它能成为大家累了、倦了、心里堵了的时候,一个可以安心停靠、汲取力量的港湾。”
马建国抬起头,迎上秦风的目光。这位素来以硬朗示人的老信访,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眼底深处那层坚冰般的疲惫,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暖石,悄然融化了一丝。会场里,一种无声的理解和认同在流淌。这不再仅仅是工作部署,而是一份来自组织核心的、带着温度的关怀与托底。
午后,“金色年华”康养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室里,气氛却与区委常委会的庄重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奶香、笑声和一种热闹而温馨的烟火气。
“来来来,小宝贝看这里!笑一个!”胡文彬半蹲在地上,脖子上挂着一个色彩鲜艳的婴儿摇铃,正手舞足蹈地逗弄着婴儿车里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婴。他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谄媚”的笑容,哪里还有半点在宣传战线指挥若定、舌战群儒的部长风范?活脱脱一个笨拙又努力的新手奶爸。
旁边,他的妻子苏晴怀里抱着另一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穿着不同颜色连体衣的男婴,正温柔地哄着。双胞胎!这是胡文彬家刚满三个月的一对龙凤胎。
“胡部长,您这摇铃晃得太快了,宝宝眼睛跟不上!”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笑容慈祥的老阿姨笑着提醒,她是社区“银龄互助团”的成员张姨。
“哦哦!慢点慢点!”胡文彬赶紧放慢动作,额角都急出了汗。
“小晴啊,宝宝是不是饿了?我看小宝有点哼唧了。”另一位抱着孙子的李大妈凑过来,经验老道地观察着。
“好像是有点……”苏晴看着怀里开始扭动小身体的儿子,有些无措。她刚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胡文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家里虽然有老人帮忙,但面对两个同时哭闹的小祖宗,也常常手忙脚乱。
“来,我帮你抱会儿!你去冲奶粉!”张姨立刻伸出布满皱纹却异常稳当的手,熟练地接过小宝,“哄孩子我有经验!我家那小子小时候比这还能闹腾!”
“对对!冲奶粉的水温要试好!不能烫着!”李大妈也热心地指导着。
活动室另一边,几位年轻的妈妈正围坐在一起交流经验:
“我家那个也是,夜里非要抱着睡,一放下就醒,愁死我了!”
“试试用襁褓包紧点?模拟子宫环境?我家月嫂教的,有点用!”
“还有白噪音!手机下个App,放吹风机或者吸尘器的声音,特管用!”
“真的?我今晚就试试!”
……
这里正是胡文彬亲自推动落地的首个社区“共享育儿帮帮团”活动现场。场地由“金色年华”社区免费提供,参与者有像胡文彬、苏晴这样工作繁忙、缺乏经验的新手父母,有社区里热心的退休阿姨、奶奶(“银龄互助团”成员),也有孩子稍大些、愿意分享经验的“过来人”妈妈。大家带着孩子,带着育儿难题,也带着分享的热情和互助的诚意聚在一起。
“这个‘帮帮团’太好了!”苏晴一边笨拙地试着水温冲奶粉,一边感慨,“比看一百本育儿书都管用!张姨她们的经验都是实战出来的!”
胡文彬看着妻子脸上久违的轻松笑容,再看看活动室里其乐融融的景象——老人们逗弄着婴儿,传授着经验;年轻父母们互相倾诉、分享妙招;孩子们在铺着软垫的地上爬来爬去,咿咿呀呀地交流着“婴语”——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解决了他自家的燃眉之急,更是他作为宣传部长,将秦风书记“关注干部家庭后方”的指示,转化为最接地气、最暖民心的社区实践!
“各位!”胡文彬站起身,拍了拍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咱们‘共享育儿帮帮团’的第一次活动!以后每周三下午,这里都是咱们的‘育儿沙龙’!大家有什么难题,尽管带来!咱们有经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都是大家的‘智囊团’!咱们的口号是——”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带着宣传人特有的感染力:
“育儿不孤单,社区是我家!经验共分享,带娃顶呱呱!”
活动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每个人身上,也照亮了墙上新贴的“帮帮团”章程和那张充满童趣的活动海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秦风拖着疲惫却踏实的步子回到区委家属楼。推开门,客厅里只开着一盏温暖的落地灯。林妙雪靠在沙发上,怀里抱着已经熟睡的儿子阳阳,轻轻拍抚着。小家伙睡得很香,小脸恬静,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厨房里飘来小米粥的清香,母亲陈芳正在忙碌。
看到秦风回来,林妙雪抬起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指了指旁边小茶几上她的手机屏幕。
秦风走过去,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她刚加入的一个微信群——“金色年华育儿帮帮团(1群)”。群里消息刷得飞快:
【新手宝妈林晚】:“感谢张姨今天教的拍嗝手法!太有用了!我家宝晚上吐奶少多了!”
【银龄张姨】:“客气啥!都是这么过来的!下次教你做排气操!”
【宝爸小陈】:“求助!明天要出差,孩子妈一个人带娃,有啥速成哄睡秘籍吗?在线等,挺急的!”
【过来人李姐】:“@宝爸小陈 录一段你哄睡的声音或者白噪音给她!有时候娃认爹的声音!”
【胡文彬】:“@全体成员 本周六上午社区医院儿科主任来咱们‘帮帮团’做免费讲座《婴幼儿常见问题家庭护理》,欢迎报名!”
……
一条条信息,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互助的暖意。
秦风看着屏幕,又看看妻子怀中安睡的儿子,再看看厨房里母亲忙碌的背影,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田。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那个置顶的、名为“云峡干部心理护航工作组”的内部群。群里,一份关于首批“心灵驿站”选址和心理咨询师资质审核的进度报告刚刚发出。
他想了想,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在“育儿帮帮团”的群里,用林妙雪的账号发了一条消息:
【林妙雪】:“谢谢胡部长!谢谢各位热心邻居!新手爸妈报到,以后请多指教![可爱]”
发完,他放下手机,走到沙发边,俯下身,在儿子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小家伙在睡梦中似乎感受到了,小嘴无意识地咂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