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必须去!”孟远的声音斩钉截铁,
“把工厂建到德国的心脏去!在他们的规则下,用他们的人,造出比他们更好的产品,卖给他们的客户!”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王建国身上。
“王总,你只看到了在德国建厂的成本高,但你没看到另一件事。”
“在全世界最难啃、最高傲的主场,一旦站稳了脚跟,就等于给咱们品牌,盖上了一个比德国制造更牛的印章!”
“那不是去当供应商,那是去他们的后花园里……抢他们的王冠!”
“到了那时候,全世界都会知道,谁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新王!”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王建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孟远掐灭了烟头,淡淡地说道:
“这个项目,我亲自带队。”
“散会。”
高管们陆续起身,神情复杂地离开了会议室。
只有王建国留在了最后,他走到孟远身边,低声道:
“孟总,你说的碳关税、抢王冠……我老王听着热血沸腾。但是,钱呢?去德国建厂,那投资……是天文数字。”
“钱的事,我来解决。”孟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现在要做的,是立刻从全公司抽调最精锐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团队,给我组建一个新队!”
王建国的眼神,重新燃起了火。
“明白!”
走出会议室,孟远没有片刻停歇,直接拨通了首席财务官的电话。
“老周,准备一下。”
电话那头传来部门经理周明严谨的声音:“孟总,请指示。”
“启动‘盘古计划’的最高融资预案。我们需要一笔……前所未有的资金。准备接触所有国有大行和国际投行,做一次震惊市场的银团贷款和战略融资。”
周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三秒,倒吸一口凉气。
“盘古计划”是远新内部对海外建厂项目的代号,其最高预案,涉及的资金规模足以让任何一个集团都伤筋动骨。
“孟总,这会把我们所有的家底都押上去,还会背上巨额的债务。一旦失败……”
“没有一旦。”孟远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执行命令。”
“是!”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金融圈和工业界,都感受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远新这家在新能源领域声名鹊起的新贵,突然在全球范围内疯狂寻求资本,目标直指——在德国本土,建立一座世界顶级的超级电池工厂!
消息一出,满座哗然。
有人说孟远疯了,这是蛇吞象的自杀式行为。
有人说这是中国制造的野心宣告,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
各种议论、猜测、分析,甚嚣尘上。
就在这股风暴的中心,孟远却异常安静,他推掉了所有的采访和应酬,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没日没夜研究欧洲的法律、工会条款和供应链地图。
直到那天下午,一个陌生的、加密的号码,打进了他的私人手机。
孟远按下接听键。
“是孟远同志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
孟远心中一凛,他听出了这个声音的主人,发改委的副主任,陈海。
“陈主任,您好。”
“呵呵,消息很灵通嘛。”陈海笑了笑,没有多余的寒暄,直入主题,
“听说,你们集团,准备去德国建厂?”
“是的,我们正在做前期准备。”
“胆子很大,想法也很好。”
陈海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赞许,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个动作,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行为了。”
孟远沉默着,静静地听着。
“在德国人的工业心脏上,插上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意义,远比你想象的要重。”
电话那头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来京城一趟吧。”
“有几位老同志,想当面听听你这个新打法,不光是怎么在海外为企业抢王冠,更是怎么在国内,为国家能源的未来,定乾坤。”
孟远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知道,这通电话的分量。
这已经不是一次商业汇报,而是一场国家战略级别的面试。
三天后,一架非民航的专机,降落在西郊机场。
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轿车,早已在停机坪上静静等候。
车子没有驶向繁华的cbd,而是穿过层层警戒,最终停在了一座外表朴素的建筑前。
京北宾馆,三号会议厅。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着一群足以撼动国家能源命脉的人物。
两鬓斑白是标配,眼里的威严能让省里很多人都坐立不安。
只有孟远,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坐在这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的人群里,像是一只闯进了狮群的羚羊。
突兀,且扎眼。
主位上,那位常在省新闻里出现的人,轻轻敲了敲桌子,打破了沉默。
“同志们,情况的严峻性,我就不赘述了。”
“今天请大家来,是闭门会议,不讲客套,只谈问题,要方案。”
他目光扫过一圈,最后在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身上停下。
“吴院士,您是咱们能源领域的老前辈,您先谈谈看法。”
被称为“吴院士”的老者,是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的泰山北斗。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我的观点很明确,两条腿走路。”
“加大国内,特别是西部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不惜代价也要把我们自己的家底摸清楚。”
“强化海运力量,确保海上运油通道的绝对安全。”
一番话,掷地有声,引来一片赞同的点头。
吴院士说完,意有所指地瞥了孟远一眼,补充道:
“至于一些新概念、新技术,可以作为补充。步子要稳,不能被一些年轻人‘跨越式发展’的口号忽悠了,那是要栽跟头的。”
话音刚落,全场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打在了孟远身上。
杀气,扑面而来。
孟远心里一声冷笑。
“这是给我上眼药呢。先用大道理把调子定死,再一竿子打翻我这条船。”
主位上的人,面色不变,手指再次轻敲桌面,目光转向孟远。
“小孟同志。”
他没有说“你谈谈”,而是问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我们都听到了吴院士的‘稳妥之策’。现在,我想听听你这个从市场一线杀出来的‘冲锋派’,有什么不同的声音。”
“或者说,你认为吴院士的方案,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