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你们的言辞粗鄙,思维愚钝,态度荒谬,动机卑劣。
但念在你们阻止那狡猾之人立我为储君的份上,我宽恕你们,不揭露你们的真面目了。
李煜:“……”
我怎会如此命苦?这边大臣排挤我,那边孙子又暗中算计我。
咦,“暗中算计”这个词,我只记得小灵狐提过,怎会顺口说出?这是何意呢?真令人费解……
不过小灵狐说得没错,
皇帝应掌控官员的命运,而非被官员所左右。
皇帝若做到老大和瞻基那般地步,就连纳妾、斗蟋蟀这等小事都要被人指责……那真是太失颜面了!
再者,一旦皇帝无法主宰大臣,大臣便能挟制皇帝。
大臣行事不再顾及皇帝,国家亦将因此衰败。
“嗯,我当然明白储君之位需稳固。”
“但我心中苦闷啊。”
“对你们而言,我是皇帝,但对我来说,我也只是个普通的父亲。我既爱太子也爱武王。”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该怎么办?”
言罢,李煜虎目圆睁,环视四周,气势之盛,令其他大臣不敢直视。
怎么回事?我们好像又看到了那个身披战甲,骑着高头大马,一脸威严,带兵攻入京城的武王了。
那个杀神,似乎回来了?
不,
这是皇上对我们的告诫!
难道皇上真要更易储君?
让武王世子成为太孙,只是愚弄我们的手段,实际上是想废黜太子,立武王为储?
没错。
只要太子被废,武王成为储君,那武王世子自然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孙了。
“嘶——”
“难道,”
“我们要面对的,”
“不是扶持皇长孙登上太孙之位,也不是压制武王世子,而是要保住太子的储君之位?”
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为官一生,他们中有人自永乐朝始入官场,有人则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还从未有哪一朝,像今日这般……离奇。
大臣们的神情极为沮丧,那感觉就像是期待着美味佳肴,结果却是臭豆腐,而他们偏偏又不喜那臭豆腐的味道……
“醒醒吧,真是的,急煞我也,你们就没瞧出那老家伙是在戏弄你们吗?”
“他不过是想换窗,却故作要拆门之态。”
“他这是在耍你们,别上他的当。”
“你们身为文臣,怎就连一介武夫都说不过?”
一介武夫?
我明明是文武兼备。
不过,
这小子不愧是我的孙子,竟能洞察我的真实想法。
如此聪慧的头脑,若能不用在偷懒、气我、腹诽我上,那该多好。
李煜心中暗自思量,不免有些贪心。
面对李浩这孙子,他实在是束手无策。
以往,
哪个皇子皇孙在他面前不是极尽谄媚,只为求得些许赏赐和出头的机会?
可李浩这小子呢?
我都把机会送到你面前了,你却不接。
非但不接,还转手把机会给丢了。
我,非但不能生气,即便生气了,也得等气消了,再巴巴地去帮你把机会找回来,再想方设法塞到你手里……
这世上,还有比我更苦的祖父吗?
怎么瞧着,我不是你祖父,反倒你是我祖父呢?
李煜心中有些郁闷。
但郁闷归郁闷,该做的事还是得做。
小机灵鬼,太孙之位,你得要了!
李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太子之位,乃国之根本,皇位更是不可轻易撼动。”
“所以,”
“我才想出这个两全之策。”
“太子之位,仍由长子继任。”
“太孙之位,则给那赵王世子的孙子。”
“待我百年之后,长子登基为帝,等长子仙逝,再由浩儿继承大统。”
“如此,次子虽不能做皇帝,但他儿子做了皇帝,他也能得到慰藉。我也无需废黜长子。一举两得。”
“这样,我的两个儿子都能如愿以偿。”
这一刻,
李煜露出了真实意图。
“呵呵,你怎不让三叔的孙子做太孙呢?”
“真这么干,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吗?未来皇位传承三代以后,各种纠葛不清,只会让朝野动荡不安。”
“不说这些虚的,就是太子那边的人也未必会答应。”
“杨士奇,为大伯效力的人,快振作起来,快去把李煜这老狐狸的脸喷得满脸唾沫。”
李浩表面虚弱,内心却已近乎崩溃。
这还是那位英明的永乐帝吗?
居然能想出这等馊主意。
你之聪慧,无人能及,可知否?
但幸而,那些朝臣皆是智者,断不会应允。
对此,
李澈心中稍安。
毕竟,他那身为皇伯父手下之人,战斗力着实不凡。
“皇上英明!”
内阁大臣张瑾,率先高呼。
李澈:???
这就臣服了?不是说好要拥戴太子,反抗此事吗?
太子为尊,太孙却是老二之子,岂不荒谬?
英明何在?
李澈不禁抬头望去。
只见朱霖正以似笑非笑之态,注视着他。
——
书名已改,诸位读者,切勿寻错路!
书名:《大明:咸鱼开局,被永乐征召北伐!》
张瑾如此迅速地下跪,不仅令李澈惊讶,就连与他同行的其他朝臣也始料未及。
若非多年共事累积的信任,加之张瑾若真有意陷害,他们早已遭殃。
否则,他们真要怀疑张瑾是否已暗中投诚汉王。
为何每次皇上做出荒诞决定,张瑾总是第一个附和,满口称是,唯命是从?
杨文拉着张瑾的衣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张瑾目不斜视,仿佛毫无所觉。
“勉之赞朕英明,尔等以为如何?”
“字端,你说。”
朱霖淡淡道。
勉之为张瑾的字,
字端,则是杨文的字。
二人皆为朱霖内阁大臣,平日里,朱霖心情好时会以学士相称,前缀通常为姓氏。
因二人同姓,朱霖便更喜以表字相称,以示亲切。
往日,被朱霖以表字相称,是莫大的荣耀。
但此刻,
杨文只觉手脚冰凉。
难道真要承认汉王世子为太孙?
那李炽的太子之位又有何意义?
李炽身体状况甚至不如朱霖,万一先于朱霖而去,登基的便是汉王之子李澈了!
这与汉王登基又有何异?!
杨文心中暗自腹诽:
皇上非但不英明,简直是糊涂至极,将江山社稷视为儿戏,历史悠悠,后世百姓定会骂你昏君。
但他不敢言明。
一旦说出,只怕项上人头难保,更何况,方孝孺诛十族之事,距今不过十年!
“怕什么?你可是李文昌,日后要连任内阁首辅二十年的人。”
“李贤退了,就该你上了。你上了,李贤也不必多坐那几年首辅之位。”
“上啊上——”
“向着那不明事理的帝王朱浩,发起挑战吧——”
朱浩面色一沉。
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
不明事理的是谁?
等你做了皇太孙,朕定要让你每日批阅奏章。
没错。
内阁已然靠不住,诸多臣子都被那老狐狸暗中收服,但朕仍需有人助朕处理政务……
这皇太孙一上位,便能如朕的左膀右臂一般。
所有奏章都交由他处理。
朕便能悠然自得,轻松自在。
哈哈,这悠然自得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朕就要如此,以后那些辛苦劳累之事,全交给这小狐狸。
想到那场景,
朱浩心中满是欢喜。
可他未曾察觉,自己的想法太过惬意,以至于忽略了表情管理。
在其他大臣眼中,
朱浩从威严的帝王,渐渐地,表情变得古怪……甚至有些扭曲。
不妙!
皇上怒了。
我不会成为下一个方大人吧?
李文昌心中一惊,终于不再犹豫。
“臣,亦觉皇上圣明。”李文昌恭敬地说道。
哎,
又一个内阁大臣,屈服了。
此时,其他大臣面面相觑,私下交换着眼神。
不知所措。
“不是吧,大明未来的首辅,三杰中的其二竟如此?”
“不过无妨,李文昌和李贤屈服了,还有他人。”
“满朝文官,遍布六部要职,你们这么多人,带着逼宫的气势来到老狐狸面前,可不能像绵羊一般轻易屈服。”
“上吧上吧,冲啊冲,兄弟们齐心协力……不对,应是,不惜一切,敢将皇帝拉下马。”
“只要你们能让我逍遥自在,不做那劳什子的皇太孙,我定会感激。将来清明,我定会前往诸位坟前,焚上一炷高香。”
“皇上圣明。”
终于,又一位大臣屈服。
紧接着,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大臣们纷纷屈服。
皆高呼皇上圣明。
朱瞻渊期待的眼神,瞬间……噗嗤一声,熄灭了。
“逼宫啊,各位大人。”
“你们不是来逼宫的吗?就让我看这?”
“疯了吧。”
“究竟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还是这天下所有人都疯了?”
我究竟是谁?身处何方?为何会在此地?我本是个平凡的逍遥世子,每日睡到自然醒,无所事事,自在至极……
可谁能料到,我竟有一日,被逼至皇太孙的宝座之上。
太子之位都还未轮到我父亲!
这世界,究竟怎么了?
李渊目光空洞,内心却如野狼般嘶吼。
李世民:……这情景,真叫人忍俊不禁。
你自己不也说,他们明日清明会等你祭祖,怎会如此愚蠢,与我作对?
小狐狸啊小狐狸,世间像魏征那般的人物少之又少,你有胆,就自己站出来,与我一较高下!
我定要借此机会,将你的真面目揭露无遗!
如此一想,李世民还颇为期待。
然而。
站出来的并非李渊。
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