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不敢与我比试比试?!”
孙尚香清脆而带着挑衅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江畔观操台上的微妙平衡。
原本因她落水获救而略显缓和的气氛,骤然再次绷紧。
所有的目光,无论是好奇、审视、担忧还是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聚焦在我身上。
我能感觉到周瑜锐利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
鲁肃则微微皱起了眉头,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忧虑。
周围的江东将领们更是神色各异,有的饶有兴致地看着热闹,有的则对这位骄纵任性的郡主露出了无奈之色。
玉面含霜的孙尚香,此刻正扬着尖俏的下巴,一双明亮的眼眸紧紧盯着我,带着不容置疑的挑战意味。
她显然对我刚才那番关于“匹夫之勇”和“战阵搏杀”的言论耿耿于怀,
更对我以一种近乎“轻慢”的方式救了她感到不满,急于要找回场子,证明她的武勇并非浪得虚名。
接受?还是拒绝?
电光火石之间,我的大脑飞速运转。
接受比试,风险极大。且不说胜负难料
——这位弓腰姬的箭术和身手绝非花架子,
即便侥幸胜了,也必然会暴露我部分隐藏的实力,引来周瑜更深的猜忌和防备,
甚至可能彻底激怒这位心高气傲的郡主,对我后续在江东的布局极为不利。
若是输了,不仅颜面尽失,更会坐实“言过其实”的评价,让之前辛苦建立的形象毁于一旦。
拒绝?似乎更不可取。
在如此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在这位以勇武自矜的郡主面前示弱,
不仅显得怯懦,更可能让她变本加厉地纠缠不休。而且,刘备使者的身份,也不允许我表现得太过软弱。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局面,一个因意外而生的、更加棘手的陷阱。
孙尚香的冲动,无意间将我推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我心中权衡,准备开口想一个既不失体面又能化解僵局的说辞时,一个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权威的声音响了起来。
“香儿,休得胡闹!”
是周瑜。
他不知何时已走到了我们中间,
原本带着一丝淡笑的脸上此刻略显严肃,
目光扫过孙尚香,语气虽不算严厉,却带着一种长兄般的威严和上位者的气度。
“子明先生乃是贵客,远道而来,今日观操已久,已是劳累。
况且,先生刚才援手之情,你岂能如此无礼相待?”
周瑜的话语,点到即止,却分量十足。
既点明了我的“贵客”身份,暗示了比试的不合时宜,也隐晦地提醒了孙尚香,她刚才承了我的情。
孙尚香显然对周瑜这位兄长般的都督颇为敬畏,
虽然脸上依旧带着不服气的倔强,红唇微微撅起,但终究没有再坚持,
只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仿佛在说“算你走运”。
我心中暗松一口气,面上则保持着平静,对着周瑜微微拱手:
“都督言重了。郡主快人快语,性情率真,陆某并不介意。”
既给了周瑜面子,也算是不卑不亢地回应了孙尚香的挑衅。
周瑜转向我,脸上恢复了那让人捉摸不透的微笑:
“子明先生雅量。今日天色已晚,江风也凉了,某送先生回驿馆歇息吧。”
这番话,既是解围,也是一种不容拒绝的安排。
他显然不希望我与孙尚香再有过多接触,也可能想借此机会,对我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和试探。
鲁肃在一旁也连忙附和:
“是极是极,子明先生一路劳顿,还经历了方才的惊险,是该好生歇息。”
他看向我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如释重负,或许还有一丝对我刚才应对的赞许。
于是,在周瑜的亲自陪同下,我与鲁肃一同离开了这片喧嚣的观操台。
身后,似乎还能感受到那道灼热而不甘的目光。
回驿馆的路上,周瑜绝口不提刚才的比试风波,
只是随意地谈论着江东的风物人情,偶尔问及一些荆襄的局势,
言语间滴水不漏,既显得亲切,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但我知道,刚才那场短暂的冲突,已经在平静的江面上,投下了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回到驿馆那略显简陋却足够安静的房间时,江上冰冷的风似乎还残留在我的发梢眉间,
带着水气的潮湿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那位弓腰郡主的、带着野性和骄傲的气息。
孙尚香……这个名字,以及与之相伴的那道弓腰丽影,此刻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
英气逼人,技艺不凡,性情刚烈如火,骄傲而又带着几分未经打磨的鲁莽。
这是一个与我所接触过的所有女性都截然不同的存在。
她不像糜贞那般温婉坚韧,于无声处支撑大局;
不像蔡琰那般才情卓绝,心思细腻通透;
更不像貂蝉(锦瑟)那般,在风尘与暗影中涅盘,冷静而致命。
孙尚香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是一柄出鞘的利刃,耀眼夺目,却也容易伤人伤己。
今日之事,看似因意外而起,实则也暴露了她性格中的弱点
——过于好胜,受不得激,容易冲动行事。
那锦帆快船上的技艺固然令人惊叹,
但她在追求极限操作时的冒险,以及面对质疑时的激烈反应,
都显示出她还需要更多的磨砺。
我之前那番关于“训练安全”和“风险控制”的言论,并非仅仅是为了应对她的挑衅,
其中也确实蕴含着我内心深处的一些真实想法。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大战面前,
单纯的血勇固然可贵,但如何更有效地保存力量,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只是,我这番或许过于“超前”的理念,显然触碰到了这位郡主的逆鳞。
她将其解读为对江东武勇精神的否定,对我个人的挑衅则更是直接上升到了人格侮辱的层面。
最后那场未成的比试,与其说是技痒,不如说是她急于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
来证明自己、扞卫江东的尊严,以及洗刷落水被救(尤其还是被我这个“外人”以那种方式救起)所带来的羞耻感。
我揉了揉眉心。
这位孙郡主,绝不仅仅是一个刁蛮任性的贵族少女那么简单。
她是孙权的亲妹妹,深受宠爱,在江东军中亦有不小的名声。
她的态度,她的好恶,虽然未必能直接左右孙权的最终决策,但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
今日这场冲突,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续影响?
她的出现,无疑给我的江东之行,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我原本计划中,对她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其身份可能带来的政治价值,但现在看来,她本人的性格和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未知因素。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我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柴桑城模糊的夜色轮廓,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反射着月光的江面,久久无言。
玄镜台关于她的情报,需要补充和深化了。
不仅仅是她的爱好、日常活动,更要深入分析她的性格弱点、真正在意的人和事。
周瑜的态度,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了。
他最后阻止了比试,看似是在维护我这个“客人”,但也可能是不希望事态扩大,影响他掌控局面。
他对我展现出的“能力”
——无论是水中救人的身手,还是与孙尚香辩论时的冷静与逻辑,甚至是我提出的那些关于水战训练的“奇思妙想”
——显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印象是好是坏?
他会将我看作一个值得进一步拉拢、或许能在未来水战中提供助力的潜在人才?
还是将我看作一个身份不明、能力诡异、还容易招惹麻烦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我与他那位桀骜不驯的妹妹之间这充满火药味的初遇,是否会让他对我产生额外的警惕?
鲁肃则始终扮演着忠厚长者和合格的“中间人”角色,他的存在,无疑是孙刘联盟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润滑剂。
还有孙权。今日之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入他的耳中。
他会如何看待我这个“冒犯”了他妹妹的刘备使者?
是觉得我胆大妄为,无视礼法?
还是会欣赏我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以及面对郡主刁难时不卑不亢的表现?
这恐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瑜和鲁肃会如何向他禀报,以及他本人对妹妹性格的了解程度。
我在江东的立足,本就如履薄冰。
舌战群儒,智激周瑜,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力求在不暴露底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促成孙刘联盟,并为自己寻找未来的契机。
可孙尚香的出现,以及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无疑给我原本的计划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她……会就此罢休吗?
以她今日表现出的性格来看,恐怕未必。
她那句“你敢不敢与我比试比试”,虽然被周瑜强行压下,但那眼神中的不甘和挑衅,却清晰地告诉我,这件事,恐怕还没完。
我隐隐感觉到,这位弓腰郡主,或许会成为我江东之行中,除了孙权、周瑜这些核心人物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交锋点”。
她既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但也可能……是某种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我需要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她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在孙权决策圈中的实际影响力如何?
她与周瑜、鲁肃等人的真实关系怎样?
她平日的行事风格,除了今日所见的刚烈冲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侧面?
这些,都需要玄镜台在江东的情报网络,尽快为我摸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面对这样一个难以预测的对手(或者说,潜在的对手,甚至可能是……?不,现在想这些还太早),我必须更加谨慎。
至于那所谓的“比试”,如果她真的不依不饶,我又该如何应对?
硬碰硬绝非上策,但一味退让,又可能被视为软弱。
或许,需要找到一种既能化解冲突,又能展现自身价值,甚至可能扭转她对我印象的方式?
思绪纷繁复杂,如同窗外流淌的江水,在夜色中奔腾不息。
这一日,从江畔观操,到锦帆破浪,再到弓腰丽影,最终以一场未遂的比试和各怀心思的沉默收场。
波澜已起,暗流涌动。
我与孙尚香的初遇,充满了意外和冲突。
这根线,以一种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搭上了。
它最终会缠绕成死结,还是能被理顺,甚至编织出意想不到的图案?
现在,还无人知晓。
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江东这盘棋,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有趣了。
波澜,已经悄然掀起。
我陆昭在江东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谨慎,也更加大胆。
孙尚香这条线,是危机,或许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
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将是我接下来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我闭上眼睛,开始在心中默默推演应对各种可能性的预案。
无论前路有多少变数,我陆昭,都必须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