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在第二天傍晚来到了绣坊。
她特地给绣坊的人都带了好吃的。
“今天在拍外景。来的晚了点。”
程琳身后的助理把袋子递给江桃。
“程老师的一点小心意。”
江桃惊喜的接过来。
打开袋子一开,里面是各种五颜六色的纸杯小蛋糕。
“实在是太客气了。请坐请坐。”
程琳找了个地方坐下。
随即她看到了衣架上的一件比原设计更惊艳的服装——银白色的旗袍上,月兔的剪影若隐若现,随着布料摆动,仿佛在云间穿梭。
“这……太神奇了!”程琳抚摸着衣服上的刺绣,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晓芸站在一旁,脸上终于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是江老师教我们的,她说苏绣不只是手艺,更是心艺。只要用心,什么奇迹都能创造。”
江桃走过来,看到程琳两眼发光的样子,就知道她很喜欢了。
“程老师,我们还在做最后的收尾,三天后你来取可以吗?”
程琳点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助理,助理会意,取出一张名片。
“有什么需要就联系我。”
中秋晚会播出后,程琳的服装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当主持人问起这件衣服的来历时,程琳特意介绍了绣坊的年轻绣娘们。
“她们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的未来,”程琳对着全国观众说,“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江桃的绣坊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有想订购服装的,有想学习刺绣的,甚至还有外国媒体要求采访。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江桃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在绣坊召开了全体会议:“姑娘们,我们的机会来了。我打算正式成立桃夭设计工作室,承接高端定制服装业务。愿意留下的,我会提供更系统的培训,并且给予股份分红。”
让她欣慰的是,所有绣娘都举手表示愿意留下,包括最害羞的晓芸。
程琳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提出了合作建议:“我的经纪公司想投资你们的工作室,我们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江桃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希望保持工作室的独立性。不过,”
她笑着补充道,“我们很乐意成为你的专属服装设计团队。”
程琳的电话来得突然,江桃正和顾有为在“甜蜜时光”总店盘点冰淇淋销量。
“桃桃,有个天大的机会!”程琳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激动得有些发颤,“我好友徐克新导演的新电影正在筹备,打算冲击明年奥斯卡,需要一组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我推荐了你们的团队!”
江桃的手指一下子攥紧了电话线,指节发白。奥斯卡?电影服装设计?她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在电视上看到的华丽颁奖典礼场景,全球顶尖电影人齐聚一堂……
“琳琳,我……我们没做过电影服装啊。”江桃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那些专业服装团队有几十年的经验,我们只是个小工作室……”
不是她不想接,主要是这样的大场面,她害怕自己手下那些小姑娘没经过事,到时候干砸了,反而是坏了自己的招牌。
程琳可没想那么多,她急急忙忙打断她:“正因为他们都用那些老团队,才需要新鲜血液!徐导明天下午三点在和平饭店等你们,一定要来!”
挂断电话,江桃呆立在原地,直到顾有为温暖的手掌搭上她的肩膀。“怎么了?”
他关切地问。
江桃把程琳的话重复了一遍,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有为,这太冒险了。电影服装和舞台装完全不同,要考虑镜头、灯光、角色性格……我们完全没有经验。”
顾有为听完之后拉着江桃在店里的卡座坐下,给她倒了杯冰镇酸梅汤。
“记得你第一次给程琳做衣服时说过什么吗?”他轻声问,“你说苏绣不是手艺,是心艺。”
江桃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玻璃杯上凝结的水珠。
“电影是什么?是用画面讲故事。”顾有为继续说,“而苏绣,是用针线讲故事。你们绣坊那些姑娘,哪个不是从小听着故事长大的?哪个不会把心事绣进花样里?”
他拿出一本速写本,快速勾勒出几个电影场景与刺绣图案结合的草图:“看,苏绣的虚实变化与电影镜头的景深原理相通;丝线的光泽在不同灯光下产生的变化,不正像电影里的光影调度吗?”
江桃望着丈夫笔下流畅的线条,心跳渐渐平稳下来。
“我明白了。”江桃深呼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光彩,“我们去见徐导。”
次日下午,江桃带着晓芸和另外两名绣娘骨干来到了和平饭店。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她们就被眼前的阵势震住了——走廊上站满了人,有的拿着服装样册,有的提着样衣箱,全都神情紧张地等待着。
“那些都是来竞标的设计团队。”程琳迎上来低声解释,“徐导这次要求极高,已经pass掉好几拨人了。”
会议室门开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马尾的中年女子走出来,脸色铁青。她身后跟着几个助手,抬着一大箱被否决的样衣。
“连马丽娜团队都被拒了?”人群中有人惊呼,“她可是刚拿了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啊!”
程琳拉着江桃的手:“别紧张,徐导在等你们。”
会议室里,徐克新导演正在翻阅剧本。他比江桃想象中年轻,约莫四十出头,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处。见到她们进来,他抬头微笑,眼角的细纹让他整个人显得温和许多。
“程琳一直夸你们的作品有魂。”
徐克新开门见山,“我这部电影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个苏州绣娘如何成长为革命者的故事。女主角有大量刺绣的特写镜头,服装必须经得起大银幕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