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的厨房很宽敞,但显然很少使用。江桃利落地处理着食材,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她做了几道家常菜——清炒虾仁、糖醋排骨和一碗莼菜汤。
“天哪,这味道……”程琳尝了一口虾仁,眼睛瞪得圆圆的,“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江桃笑着说:“开我们家所有产品配方都是我自己调试的。”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越来越融洽。程琳谈起自己最近的演出压力,江桃则分享了创业的艰辛。饭后,程琳主动提出:“明天你有空吗?我想带你去见一个朋友,她开服装店的,也许你能帮我完成这件衣服。”
就这样,原本十分钟的会面变成了长达一整天的相处。
第二天,江桃跟着程琳见到了着名服装设计师林梅。在林梅的工作室里,三人花了整整一天时间重新设计那件演出服。
第三天,江桃负责刺绣部分,将传统苏绣与现代剪裁完美结合,在淡蓝色的裙摆上绣出层层叠叠的浪花纹路,领口则用细密的针脚勾勒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
一周后,“青春之歌”节目现场。当程琳穿着这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蓝色连衣裙出场时,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灯光下,裙摆上的浪花仿佛在流动,领口的茉莉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主持人忍不住赞叹:“程琳,这件衣服太美了!是哪位设计师的作品?”
程琳对着镜头微笑:“这是我的朋友江桃设计的,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还是甜蜜时光的创始人。”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甜蜜时光”各家门店前排起了长队。顾客们不仅想尝尝程琳推荐的冰淇淋,更对那位“会做衣服老板”充满好奇。
江桃的店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有想要订购冰淇淋的,有询问服装设计的,甚至还有电视台邀请她上节目教观众做刺绣。她站在柜台后,看着门外排队的人群,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次冒险的毛遂自荐,不仅挽救了她的生意,还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两周后。
江桃站在美食城的二楼办公室,望着窗外排队的顾客,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左边是五家分店的扩张计划,右边是雪花般飞来的服装设计邀约。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她深吸一口气接起来:“您好,这里是八方美食城。”
“江老板,我是《沪市服饰》的编辑李雯,我们想约您做个专访,谈谈您将传统苏绣与现代服装结合的理念……”
江桃一边应答一边翻看日程表,发现已经排到了下个月。挂断电话后,她揉了揉太阳穴。自从程琳在节目上穿了那件衣服后,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自家奶茶店和美食城销量翻了倍不说,服装设计的邀约更是络绎不绝。
“这样下去不行。”江桃自言自语道。她拿起电话,拨通了程琳的号码。
“桃桃,我正想找你呢!”程琳的声音透着兴奋,“京市电视台邀请我参加中秋晚会,需要一套新衣服,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聊聊设计?”
江桃咬了咬嘴唇:“琳琳,我正想和你说这事。冰淇淋店这边我实在走不开,但我有个提议——我带你去看看我的绣坊如何?那里的姑娘们手艺都很好,有些甚至比我更出色。”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你的绣坊?”
“嗯,其实这两年我一直在培养一批年轻绣娘。”江桃解释道,“我想着,不能让苏绣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当天下午,程琳戴着墨镜和鸭舌帽,低调地来到了江桃所说的地点。
推开厚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让程琳惊讶地摘下了墨镜。宽敞的厂房内,二十多个年轻女孩正安静地坐在绣架前工作,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她们身上,形成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墙上挂满了完成的作品——有传统的花鸟图案,也有现代风格的抽象设计。
“这些都是你的学生?”程琳小声问道。
江桃点点头,脸上带着自豪:“是的。”
她领着程琳在绣坊中穿行,不时停下来介绍一些特别的作品。走到角落时,一个女孩引起了程琳的注意。与其他绣娘不同,她的绣架上是一幅奇特的设计——传统牡丹图案中融入了现代几何线条,色彩搭配大胆却和谐。
“这位是晓芸,”江桃介绍道,“她虽然才学了三个月,但最有天赋。这些现代风格的设计都是她自己摸索的。”
晓芸抬头腼腆地笑了笑,又迅速低下头继续工作。程琳蹲下身,仔细看着她的作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风格太适合我下一张专辑的主打歌了!”
参观结束后,程琳拉着江桃的手说:“桃桃,你的这些姑娘们太棒了!我想请她们为我的中秋晚会设计服装,特别是那个晓芸,她的风格很特别。”
江桃面露难色:“晓芸手艺确实好,但她性格内向,可能不适合直接与客户沟通……”
“没关系,你可以做中间人。”程琳笑着说,“我相信你的眼光。”
就这样,江桃的绣坊接下了第一个大订单。她精心挑选了五名绣娘组成团队,由晓芸负责主要设计,其他人分工协作。
为了确保质量,江桃每天结束美食城的工作后,都会赶到绣坊指导到深夜。
然而,就在服装即将完成的前三天,意外发生了。程琳打来紧急电话,原来预定的服装在运输途中被咖啡泼洒,大片污渍无法清理。
“晚会后天就要录制了,怎么办?”程琳在电话里急得快哭出来。
江桃立刻召集绣坊全体人员开会。“现在只能重做一件。”
她看着晓芸说,“但时间太紧,我们需要所有人一起帮忙。”
晓芸咬着嘴唇点点头,然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惊讶的事——她站起来走到黑板前,快速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图。“原来那件要三天,这个简化版可以一天完成。”
她声音虽小但坚定,“而且更适合中秋主题。”
江桃看着设计图,眼前一亮。晓芸将传统月兔捣药的故事用现代线条重新诠释,既保留了苏绣的精致,又增添了时尚感。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绣坊灯火通明。江桃安排了轮班制,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她自己负责最复杂的脸部刺绣,晓芸则统筹全局。姑娘们困了就在旁边的休息室小憩一会儿,醒来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