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明的四路大军,仅剩下由辽东总兵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
【以及由四川总兵刘綎,率领的东路军。】
【由于,努尔哈赤在攻破清河堡,因损失巨大,在屠城毁堡之后,便率兵退出清河堡,在鸦鹘关一带,进行了军事部署。】
【因此,辽东经略杨镐,便将大明南路军的集结地点,定在距离清河堡旧城一带进行集结。】
【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十一日,杨镐在辽阳誓师大会上,给四大路军确定了2月21日正式出兵。】
【后因2月16日的大雪,将便出兵时间,推迟了2月28日。】
【而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在2月25日,正式从辽阳出发,向清河堡旧城集结,成功在2月28日,到达清河堡旧城。】
【在大明四路大军之中,从清河堡旧城出兵,是距离后金政权,赫图阿拉最近的一线路线,两地之间,不足100里(不足50公里)。】
【虽说,从清河堡旧城,距离后金政权的赫图阿拉最近,李如柏的南路军,也被定为大明主力军之一。】
【但是,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却没有被辽东经略杨镐赋予主攻任务。】
【在杨镐的战略构想中,大明四路大军,真正被赋予主攻任务的是由杜松率领的西路大军,以及马林与叶赫部会师后的北路大军。】
【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虽是大明的主力边军之一,集结地点与目标地点也是最近的。】
【但其军事任务,却是以策应与牵制为主。】
【杨镐认为,清河堡旧城距离赫图阿拉最近,只要大明的主力部队,在清河堡旧城一带集结,并摆出要向东北鸦鹘关推进的战略态势。】
【那么,必然会吸引到,努尔哈赤的重兵布防与应对,从而起到杨镐的战略构想的情况。】
【然而,无论是杨镐,还是大明王朝所有将领与大臣们,都不知道,他们所制定的战略计划,已经全都泄漏给了努尔哈赤。】
【从清河堡旧城出兵,向东北推进七十多里,便是有后金重兵把守的鸦鹘关,从鸦鹘关到达,赫图阿拉仅有二十多里。】
【2月28日,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率领两万五千人以上,从清河堡旧城出兵。】
【3月1日,李如柏率军抵达鸦鹘关下,勒马远眺时,只见关上旌旗密布。】
【青黑色的后金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上“天命金国”的字样与狰狞的狼图腾交错排列,从关隘两侧的山梁一直绵延至主峰,望去竟有数百面之多。】
【关墙之上,隐约可见披甲的后金士兵往来奔走,甲胄反射的寒光在稀疏的日光下闪烁,偶有几声号角从关楼传出,声震山谷,仿佛在宣告此处布有重兵。】
【李如柏眉头紧锁,他身后的副将贺世贤低声道:“关上如此排兵,恐怕至少有数千人以上,连火炮都架在了垛口,这架势是要坚守到底的架势!”】
【李如柏不语,只是握紧了缰绳,在马背上,眺望着鸦鹘关,并吩咐就地扎营,等待西路军的军事情报,再作应对。】
【然而,李如柏并不知道,整个鸦鹘关上的后金军带甲的士兵,仅有5百人。】
【关墙之上那些“往来奔走”的士兵,多是后金从附近村落强征的汉人民夫。】
【那些密布的旌旗虽多,但底下却并无太多的后金兵在持旗驻守。】
【那些,所谓的“火炮”,确实是火炮,但大多数都是后金仿制的大明火炮的仿品。】
【真正的后金守军,只有5百名八旗骑兵,由将领雅松率领,藏在关后两侧的密林里,专等明军攻城时从侧翼突袭。】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喃道:“后世的西路军大败,北路军几乎被全歼,而这南路军,却又中了疑兵之计,难道后世的建奴鞑子,敢自称‘天命’了。”
百姓乙愤怒的说道:“什么狗屁天命,都是一群吃里扒外、通敌卖国,贪生怕死之徒造成的。”
“天道大明的下场,一切都是那些自私自利,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文官造就的。”
百姓丙疑惑的问道:“不管那鸦鹘关上,是不是真的有数千后金军在驻守,但也不是那李如柏不发动攻关大战的理由啊?”
......
【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3月1日,李如柏与南路大军,已经兵临鸦鹘关下,只要攻破鸦鹘关,便可以兵临赫图阿拉。】
【因此,此时的努尔哈赤与后金军的主力大军,都在偷袭萨尔浒明军大营,与在苏子河谷中围困杜松的关键时候。】
【后世有人说,如果李如柏,在这个时候,强攻鸦鹘关,并且能一举攻下鸦鹘关,挥兵直夺赫图阿拉的话。】
【那么这场“萨尔浒战役”的最终胜负走向,与鹿死谁手,也必然会被改写。】
【因为从界藩城下的苏子河谷,至赫图阿拉的距离,在一百二十里以上(60公里以上)。】
【后世人,认为若李如柏强攻鸦鹘关,那五百后金疑兵根本无法抵挡明军主力。】
......
【一旦破关,那么赫图阿拉便是空虚无防的状态之中,南路军可直捣后金巢穴,俘获努尔哈赤家眷与部众,动摇后金军心。】
【那些,正在苏子河谷围歼杜松的后金主力,听闻都城危急之时,必然军心大乱。】
【要么仓促回师救援,给杜松残部喘息之机,甚至可能被明军前后夹击。】
【要么继续强攻杜松,却面临老家被端的绝境。】
【届时,西路杜松部或许能突围与北路马林汇合,而东路军的刘綎部,也能趁势推进,最终还是可以形成,最初制定的四路明军形成合围的战略计划。】
【而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战术,也将彻底失效。】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李如柏必须突破鸦鹘关。】
【然而,此时大明王朝的腐败,以及党争等情况,也是影响李如柏,没有敢下令强攻鸦鹘关的原因之一。】
【此外,李如柏乃是李成梁次子,其所在的李家,与后金政权的爱新觉罗氏之间,有着家族的联姻关系。】
【李如柏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李成梁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期间,娶了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妾。】
【之后,李如柏的侄女,嫁给舒尔哈齐为福晋。】
【虽说,舒尔哈齐在这期间,试图通过与李成梁家族的联姻,在建州,在在努尔哈赤之外另立门户。】
【而当时的李成梁,也有着想要借此分化建州的内部,与削弱努尔哈赤的势力的想法。】
【虽然舒尔哈齐,最终还是失败了。】
【但也不可否认,李如柏与建州爱新觉罗氏之间的联姻关系。】
【在抚顺之战后,李如柏被经略杨镐举荐新任的辽东总兵,除了他们俩人在朝鲜战场上的配合关系之外。】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镐,想通过李如柏与建州之间复杂的关系,达到军事威慑之后,还能起到政治拉拢的双重目的,来平息辽东地区的战事与和平。】
【然而,在李如柏刚刚担任辽东部兵不久,努尔哈赤便率领攻打铁岭与开原地区,并顺利的了占据了三岔儿堡等十一座军堡。】
【之后,身为辽东总兵的李如柏,立即把主力调往铁岭与开原地区和懿路府布防。】
【在辽东经略杨镐,发现清河堡兵力空虚之时,立即派邹储贤与张旆,率兵进驻清河堡。】
【然而,在邹储贤与张旆进驻清河堡不久,便遇到了努尔哈赤率领数万后金军强攻清河堡。】
【因此,身为辽东部兵的李如柏,因把主力调往北处的懿路府布防,导致清河堡周边地区,无兵力支援清河堡,而导致清河堡被攻破与屠城,而被朝廷大臣弹劾。】
【加上李如柏与建州之间,又存在姻亲关系,再加之李家在朝廷中与辽东地区的势力,自然也就逃脱不了大明王朝党争的漩涡。】
【当李如柏,接到率领南路军的主要战略任务,是兵临鸦鹘关,为西路军北路军做掩护与牵制的后金军的兵力任务时。】
【也就造成了,李如柏明明在3月1日,已经兵临鸦鹘关下,却不敢发起攻关大战的命令了。】
【因为,李如柏目前所在的处境,相当的微妙,李如柏没有魄力与胆气,在这个时候,打破经略杨镐与大明朝廷,早已定下的战略任务。】
......
【后世也有人说,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如柏的军事才能远逊于父兄。】
【加上,李如柏长期沉迷酒色,治军松散,麾下士兵战斗力薄弱。】
【据《明季北略》记载,其南路军在行军途中“士卒多逃亡,器械多朽坏”,抵达鸦鹘关后,早已呈现疲态,也就造就了李如柏,不敢下达强行攻关的命运。】
【以后事人的角度来说,如果李如柏,能在这个时候,攻下鸦鹘关,直取赫图阿拉,其功之大,将远超其父兄。】
【有后世人,常言说道的一句进行概括就是:“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与功劳,就摆在你的面前,奈何你却把握不住。”】
【当萨尔浒战役结束之后,虽然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成功的退了回来了。】
【但李如柏在萨尔浒之战中指挥不力,率军行动迟缓,未全力与后金作战,战后遭言官弹劾,被朝廷召回北京。】
【最终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李如柏不堪朝廷的党争压力,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