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旭忙碌北方草原上那些事情的时候,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东京汴梁城内激起千层浪。这封信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直接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
就在前段时间,孟凡接到了赵旭的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吕宋岛,奔赴东北去治理军队。随着他的离去,吕宋岛的管理工作暂时交由一些手下的将领负责。
然而,吕宋岛毕竟是一片刚刚开发出来的领域,周边还有众多海岛环绕,这使得治理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问题。
就在一个小队准备前往南部一个较大的海岛进行矿物勘察时,他们无意间在海面上发现了一支规模极其庞大的船队正朝南行驶。当天的海面风浪交加,那些在波涛中飘荡的船舶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混乱。
尽管如此,还是有队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支船队的异样之处。他们发现,有一些大船上竟然悬挂着杏黄色的龙旗!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使用黄布来制作龙旗。
然而,由于双方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队员们无法确切辨认出这个船队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个发现让整个小队都陷入了紧张和疑惑之中,他们不知道这支神秘的船队究竟来自何方,又要驶向何处。
由于完全不了解真实的状况,这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消息,因此在向上级汇报时,自然也就没有提及此事。
然而,这段时间以来,吕宋岛上确实没有任何值得向上级汇报的情况。作为在此处临时指导的官员,面对这种局面,实在是有些无奈。
毕竟自己长期驻守在此地,如果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向上方禀报,那么就好像自己在这里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业绩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不得不对下面的人员施加一些压力,要求他们尽量汇报一些独特的信息。
在这种逼迫之下,那个小队长最终还是将自己这行人所见到的情况如实地讲述了出来。对于这个消息,上方的官员也无法确切判断其是否具有实际作用,所以只能将它写在这封信件的结尾处。
没想到的是,当收到这封信的人员看到最后这个信息时,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迅速禀报给了赵旭。赵旭得知后,同样感到万分惊奇,心中不禁暗想:难道赵恒真的带领满朝文武出海了?
自从岳飞率领大军发兵中原以来,赵旭便一直密切关注着赵恒的一举一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赵旭已经成功攻占了四个都城,但却始终未能发现赵恒的丝毫踪迹,这让他不禁心生疑虑,感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不仅如此,赵旭还对北方那几路宋军的动态以及岳飞抵达陕西后的调查情况格外关注,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搜寻赵恒和满朝文武的下落。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赵恒这一行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影可寻。赵旭派出的众多暗探组织也未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让他倍感焦虑。
这段时间,赵旭可谓是日思夜想,就连做梦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如今,这个消息的突然出现,或许正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所在。于是,赵旭当机立断,立刻派遣身边最为得力的人员,命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吕宋岛,调查那支神秘船队的去向。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方的杨再兴又传来了新的情况。他们在丛林中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群黄发蓝眼的外族人,这一发现无疑给原本就扑朔迷离的局势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杨再兴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些黄发蓝眼的外族人与波斯人是否属于同一种族呢?毕竟双方之间的语言完全无法正常沟通,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无奈之下,他只能寻求当地的土着民族来充当翻译。
然而,令杨再兴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土着民族同样无法与这些身材各异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不过,根据发现这些人的士兵所提供的信息,当他们最初发现这些人时,这些人都随身携带着武器。
杨再兴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当机立断,迅速派出专业人员,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与这些人展开交流。他深知,要想弄清楚这些人的来历以及他们的生活基地,就必须打破语言障碍,与他们建立起某种程度的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交流,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杨再兴惊讶地得知,这些人竟然来自遥远的西方,而且他们是在一次激烈的战争中迷失了方向,才一路漂泊至此。他们的国家是一个非常大的王国,叫做康里。
这个发现让杨再兴感到既震惊又好奇。他对这些来自异域的人们充满了疑问,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将这个重要的消息尽快传递给赵旭,以便共同商讨如何处理这些不速之客。
赵旭心中焦急万分,他本想迅速掌握吕宋岛上的情况,以便尽快找到赵恒等人的踪迹。然而,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惊愕不已——在草原北部竟然出现了西方人的身影!
经过一番思考和推算,赵旭意识到这些白人很可能来自于西域。根据历史记载,从北宋末年开始,耶律大师率领大军历经多年征战,不仅成功占据了广袤的西域地区,还将西域西部的许多国家纳入了统治之下。
赵旭不禁感叹,也许正是因为自己这个“奇葩”的突然出现,才导致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如今,耶律大石并没有像历史中那样发展,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挑战。
面对眼前的两种复杂情况,赵旭深知它们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轻易解决的。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他派遣手下前往东南部的群岛,全力搜寻赵恒的下落;另一方面,他也派出一些人员去通知杨再兴,除了继续对北方草原进行兼并和管理之外,还要暂时对这些来自西域的人们给予妥善的保护。
赵旭深知,这一系列的决策都关系到他未来的发展和整个局势的稳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他必须谨慎应对,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立足脚跟。
前段时间,赵旭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东北的工业和武器发展上,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整个大宋朝局的动态。然而,对于海外的局势变化,他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目前,关于吕宋岛上的情况,赵旭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孟凡等人的报告。至于吕宋岛如今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赵旭自己其实并不十分清楚。
不过,对于那支神秘南行的船队,赵旭却有着非常果断的判断。他坚信这支船队必然与赵恒有着直接的关联,即便不是赵恒本人亲自率领船队向南行进,也必定是他所派遣的一支庞大队伍。
这段时间以来,赵恒的一系列举动都显得极为离奇。赵旭实在想不通,赵恒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会如此果断地舍弃中原的都城。难道说,赵恒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预见到自己将会遭遇彻底的失败吗?
可是,如果赵恒真的预感到了失败,那他为何还要将大量的军队调遣到山西和草原呢?这一系列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与赵恒一贯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难道说,这其中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吗?
如今的大宋朝堂,所有事务都如同一股洪流,逐渐汇聚到赵榛身上。赵旭除了时刻紧盯着赵恒以及前方战场的战况之外,基本上已将其他方面的治理工作搁置一旁。
例如,赵榛依旧在不遗余力地督促着铁路和火车的全面建设。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让东北的火车能够驰骋于中原大地。
与此同时,赵旭也对海外充满了向往。他渴望亲自踏上那片未知的土地,至少要去吕宋岛上亲眼看看当地的发展状况。然而,正当他准备启程之际,一封来自岳飞的信件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破了他的计划。
按照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岳飞本应身在陕西边境。他不仅要寻觅赵恒的下落,还要逐步稳固整个大宋的疆土。可就在他攻克潼关的关键时刻,却意外地抓获了一伙赵恒的暗探。更令人震惊的是,从这些暗探的口中,岳飞竟然得知了前段时间赵恒下达的命令。
原来,当赵恒察觉到岳飞所使用的武器威力过于强大之后,他当机立断,立刻拟定了三套作战计划。
赵恒先是彻底封锁了东京汴梁的皇城以及所有官员的府邸,给军队下达死命令,让他们不能让任何人员出入,赵恒通过事先准备的地道悄悄的抵达了西都洛阳,
随后赵恒在那里指挥所有军队的全面调度,不过,随着岳飞军队使用的武器太过于强大,赵恒就想使用原先偷袭西辽耶律大石的方法,安排大军去攻占东北赵旭的基地。
与此同时,赵恒也派出大量人员去集结海外的那些驻军,企图在海外再组织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
随着岳飞的军队攻下大名府,赵恒就悄悄带领文武百官组织了一支神秘队伍,急匆匆的向着西部而行,不过他到底去了哪里,却没有一个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