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此时此刻的草原北部依旧保持着一种原始的风貌。当人们穿越北海那片辽阔无垠的水域后,就会发现周围几乎没有人类长期居住的地方了。毕竟,目前人们所拥有的抵御严寒的物品还相当有限,而且这里的各种条件也并不利于大规模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越往北走,环境就越发荒凉。
杨再兴毫不迟疑,鼓足勇气,一路紧追不舍,终于将这些人直接追到了北海的北部。尽管现在已经进入夏季,但这里的气候却远不如南方那般温暖宜人。
与此同时,华北地区早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许多农作物甚至都已经进入了收割的阶段。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植被才刚刚开始恢复绿色,要想在这里进行耕种,显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不过,杨再兴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这些问题,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将整个北方地区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他才能给赵旭一个满意的交代。
就在杨再兴准备再次发动追击的时候,那些一直疲于奔命的人们突然调转方向,开始对他发起了反攻。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北面,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正逐渐蔓延开来,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这片森林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
在草原上,杨再兴的骑兵队伍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地驰骋。他们的骑术精湛,配合默契,再加上手中的步枪,使得他们在远距离击杀敌人时具有巨大的优势。
然而,当他们踏入这片陌生的丛林领域时,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丛林中的树木茂密交错,道路崎岖难行,骑兵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的速度优势荡然无存,反而成为了敌人攻击的目标。
杨再兴派出的第一支追寻队伍,刚刚进入丛林,就遭到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员的猛烈反攻。这些敌人显然对丛林环境了如指掌,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树木作为掩护,给杨再兴的队伍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不仅如此,步枪在丛林中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树木的阻挡使得视线受阻,射击的准确性大大降低。而且,敌人的反击异常凶猛,杨再兴的队伍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反而遭受了一定的伤亡。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再兴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深知对方在这片丛林中已经设下了重重埋伏,贸然进入只会让自己的队伍陷入更大的危险。于是,他果断下令集结军队,暂停进入丛林作战,重新审视局势。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强大将领,杨再兴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他冷静地分析着敌人的战术和丛林的特点,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人类的优点和缺点。
敌人在丛林中虽然占据了地利,但他们的行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无法像在开阔的草原上那样迅速地转移和展开攻击,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可能也不如杨再兴的队伍精良。
杨再兴心中渐渐有了应对之策,他相信只要充分发挥自己队伍的优势,一定能够战胜这些敌人,征服这片神秘的丛林。
首先,杨再兴通过观察这些人的行为和装备,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并非普通的草原牧民。尽管他们同样擅长骑乘马匹在草原上驰骋,但他们的队伍中并没有太多的牛羊,这与传统牧民的特征明显不符。
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杨再兴越发确信这些人更像是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猎户。他们熟悉丛林的环境,擅长追踪和狩猎,对于草原的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
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些人的身份和特点,杨再兴迅速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作战计划。
他当机立断,直接率领队伍朝着南边的草原展开远距离的撤退行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拉开与丛林的距离,还能在丛林和草原之间形成一片宽阔的缓冲区,为后续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在撤退的过程中,杨再兴命令士兵们充分利用手中的步枪,在草原上展开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取食物,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驱赶这片区域内的动物,使得这片区域内不再有大量的动物存在。
随着军队在草原上的狩猎行动不断推进,悄然间,有两支队伍开始慢慢地向两边深入。他们行动迅速而隐蔽,逐渐接近丛林的边缘,并巧妙地隐藏在附近的树林中。
这两支队伍的任务至关重要,一旦那些猎户胆敢踏出丛林,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出击,直接切断他们的退路,将其困在草原之上。
随着杨再兴的大军如潮水般缓缓向南退去,他们的脚步声仿佛在草原上敲响了一曲悲壮的战歌。与此同时,杨再兴的军队还巧妙地驱赶着草原上大量的野生动物,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丛林和草原边缘,突然间变得异常安静,再也没有任何动物的踪迹可供狩猎。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丛林中的那些神秘身影便按捺不住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出身子,犹如鬼魅一般,在丛林的边缘若隐若现。经过几次轻微的试探之后,他们终于下定决心,彻底走出了那片茂密的丛林。
这些人手中握着的,基本上都是弓箭。虽然他们也拥有马匹,但显然他们的骑术并不娴熟,而且马匹的数量也相当有限。
这些人起初在草原上四处游弋,试图寻觅到猎物的踪迹。然而,由于杨再兴的驱赶策略,草原上的动物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不得不逐渐向南推进,一步步逼近杨再兴的军营。
然而,他们却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杨再兴的严密监视之下浑然不觉。事实上,自从他们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杨再兴就已经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他耐心地等待着,直到这些人完全进入草原,才果断地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
起初这些人还想和以前一样,通过逃跑把杨再清的军队引到丛林里,结果他们的人员刚开始奔跑,就遭受到大量青骑军的火速追击。
让这些人感到绝望的是,当他们满心欢喜地以为马上就要抵达前方的丛林,只要进入那片茂密的丛林,他们就能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重新掌握主动权,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丛林前方却突然涌现出大量的军队,如同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横亘在他们面前。
这些人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无助之中,他们手中的弓弩在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那些装备精良的军队构成威胁。而周围的这些骑兵们,手持着先进的步枪,只需轻松扣动扳机,就能在远处将他们一一击毙。
面对这绝望的局面,有些人不甘心坐以待毙,他们经过两三次的尝试,试图用弓弩攻击远处的敌人,但结果却无一例外都是失败。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再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了。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些人最终选择了跪地投降。他们知道,继续抵抗只会让自己白白送命,倒不如放下武器,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很快,这些投降的人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这片丛林中人类的生活习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据他们所言,这片丛林中的人类数量非常稀少,他们也是在很早之前因为各种原因陆续逃到此处避难的。由于原始丛林中野生动物繁多,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十分原始,主要依靠刀耕火种和渔猎为生。
就在前段时间,他们偶然间听说草原上已经没有了管控的主人,这对于一直被困在丛林中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于是,他们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向草原上发展,希望能在那里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间。
杨再兴在了解情况后,展现出了他的宽容和智慧。他并没有对当地的土着居民施加过多的压力或为难他们,而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与他们相处。
同时,杨再兴迅速将这里的情况传递给了赵旭,以便他能及时了解局势并做出决策。
赵旭在得知杨再兴已经成功打过北面的大湖,并在广袤的原始丛林前方陈兵后,立即对他下达了一些重要的命令。
赵旭深知目前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全面开发这片广袤的北方原始丛林,甚至连东北那片原始丛林也无法开采。然而,他明确表示这片广袤的区域必须被纳入大宋的版图之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赵旭决定让杨再兴组织当地的土着人民。他将为这些土着居民提供种子和牛羊牲畜,帮助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赵旭特别强调,杨再兴必须留下一支军队长期驻扎在北部边陲,以确保整个北方领土永远属于大宋。这样的安排不仅能维护大宋的领土完整,也能保障当地土着居民的生活稳定。
如今,赵旭已经拥有了土豆,红薯以及南瓜等各种产量高的农作物,而且也知道北方这片黑土地适合什么植物生长,只要自己帮助当地的土着人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片疆域会永远留在自己的版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