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他决定立刻采取行动,全面展开调查。毕竟,如今大宋的四个都城都已被他牢牢掌控,局势对他极为有利。
为了让赵榛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宋的掌权人,赵旭决定公开宣布赵恒和赵佶主动禅位让权的消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稳定人心,也能让赵榛的登基更加顺理成章。
在赵旭的精心策划下,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赵榛顺利地登上了大宋天子的宝座,然而,尽管如此,赵恒的下落仍然是一个谜团。
那些被派往北方打探消息的人员终于传回了一些信息。他们发现草原上有好几路赵恒派遣出来的人马,但奇怪的是,军中并没有赵恒的身影。
与此同时,赵虎所率领的一路大军在主动进攻辽阳城时遭遇了挫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虎并没有选择坚守,而是果断地改变战术,转而发起进攻。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赵虎成功地将这几万人马全部剿灭,光是俘虏就超过了 2 万人。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胜利,不仅削弱了敌人的力量,还为后续的行动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在取得这场胜利后,赵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一边收拢俘虏,一边积极准备向周围最近的一路军队展开新的进攻。
其实在寒冬时节,这几路宋军宛如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从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迂回而来。当然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要偷袭辽阳城,更是要全面侵入东北地区。
如今,这几路宋兵的装备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他们手中的武器,正是赵旭精心研制的那些最为先进的钢制弩弓。这种弩弓不仅威力巨大,而且精准度极高,无疑成为了宋军在战场上的一大杀器。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支大军都配备了极为先进的热气球和高倍望远镜。这些高科技装备让宋军在侦察和情报收集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能够提前洞察敌军的动向,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的作战计划。
为了确保宋军在严寒环境下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所有士兵都配备了大量的保暖服装。这些服装采用了最先进的保暖技术,能够有效地抵御寒冷,让士兵们在冰天雪地中依然能够行动自如。
这一次赵虎的初次作战并未取得显着的胜利。然而,随着后续自己提升炮火的猛烈轰炸,他逐渐摸清了这些敌军的弱点。当成功抓获第一批俘虏时,赵虎才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大宋的一支精锐之师!而且,许多士兵都曾接受过岳飞和韩世忠的严格训练。若非双方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差距,恐怕自己想要取胜将会异常艰难。
这一次来北方的军队,准备对赵旭的老家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偷袭。而这支军队正是当初由孟凡、岳飞等人训练出来的那支军队。然而,赵恒却别有用心地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割和重组。
事实上,这些士兵对赵旭和岳飞等人都怀有一定程度的感激之情。毕竟,他们原本只是最为贫穷的农民,是赵旭将他们召集起来,并通过一系列艰苦的操练,才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军人。
然而,随着军中主帅的离去,赵恒开始在军队中散布各种关于赵旭、岳飞等人的罪名。经过长时间的洗脑和灌输,这些士兵最终被他成功地转化为了自己的精锐之师。
这些普通百姓自然没有太多见识,再加上他们一直停留在西南边陲,很难获知赵旭和岳飞等人的其他事情,再加上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然会根据调度为赵恒出生入死。
与此同时,赵虎在得知这一情报后,迅速将其转告给了赵旭和岳飞。不仅如此,他还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旧部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迅速投降,这使得赵虎的军事行动进展异常顺利,并很快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面对如此喜人的战果,赵旭自然感到非常高兴。但与此同时,他心中仍然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烦恼——始终无法找到赵恒的踪迹。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旭决定按照自己的猜测,命令岳飞继续向西出兵,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赵恒的下落。
岳飞和牛皋兵分三路,如三把利剑一般从中原直插向西面,他们的目标是全面进军,迅速占领敌方领土。而与此同时,韩世忠则按照赵旭的指示,雷厉风行地组织起水师,如疾风骤雨般迅速占据长江流域以及江南的其他地区。
赵旭和赵榛则彻底定居在东京汴梁,随着赵榛全面接管权力,赵旭也再一次选择隐居幕后。除了继续追查赵恒的下落外,他将当前的治理体系全权交由赵榛负责。
赵旭首先将自己的家人从北方接至东京汴梁的老家居住,让他们远离战乱,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他还特意派人给一直在海外治理的孟凡送去消息,告知他当前的局势。
考虑到在东北作战的那些军队都是孟凡昔日训练出来的老兵,赵旭认为让孟凡前往东北督战,不仅能够更好地指挥这些军队,还可以进一步收拢这些军队的人心。
为了尽快使北方局势稳定下来,赵旭果断决定让杨再兴一同前往北方。杨再兴可是岳飞军中曾经赫赫有名的猛将,他的威名远扬,或许他的到来能够对那些军队产生震慑作用,促使他们更快地投降。
时光荏苒,短短三个月转瞬即逝,岳飞所率领的大军如同一股洪流,席卷而过,迅速抵达了陕北和川蜀地区。这一路可谓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太多阻碍,胜利的天平始终倾向于他们一方。
与此同时,孟凡和杨再兴也率领着军队抵达了东北地区。他们雷厉风行,迅速收拢了大量的旧部,这些旧部犹如失散的鸟儿重归巢穴,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之中。随着军队的不断壮大,他们的气势如虹,一路向北推进,势不可挡。
然而,正当杨再兴的大军深入草原腹地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静的草原突然变得躁动不安,一些神秘的骑兵如幽灵般出没,对他们进行频繁的骚扰。
起初,杨再兴以为这些骑兵是那些逃脱的宋军余孽,藏匿在草原之上,妄图伺机偷袭,以报一箭之仇。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军队展开追击,决心将这些余孽一网打尽。
可是,当他们迅速追上并捕获了一些人员后,杨再兴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猜测完全错误。这些偷袭者并非宋军余党,而是土生土长的草原人。经过一番审讯,杨再兴终于了解到,这些人来自草原北部的一些部落,他们为何会对自己的军队发动袭击呢?
想当年,岳飞率领岳家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金军,使得大金王朝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最终走向覆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赵旭并未乘胜追击,对大金的广袤领域实施全面掌控。
相反,他另辟蹊径,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从南方开始,逐步向北推进,以稳健的步伐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主体。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避免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还能促进两种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然而,就在赵旭稳步推进北方计划之时,几支宋军却突然全面进驻草原,并长期驻扎在北方。这一举动无疑给赵旭的北方发展计划带来了巨大影响。
原来,这几路大军乃是奉赵恒之命而来,其目的是要攻占北方,进而偷袭赵旭的老家。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同样也收到了大宋的旨意。
宋钦宗赵恒竟然直接告知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金已然灭亡,整个北方草原如今已成为一片无主之地,任由这些小部落自由发展。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大地开始复苏,花朵绽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这片美好的春光背后,战争的阴影却笼罩着东北的各个角落。
杨再兴和他率领的宋军正与敌人在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战斗。而与此同时,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各个部落也察觉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广袤的草原竟然变成了无主之地。
这些部落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纷纷决定全面南迁,迅速将整个草原划分成属于自己的领域。他们毫不留情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仿佛这片草原原本就是他们的一样。
当杨再兴的军队踏入这些部落的管辖范围时,冲突自然而然地爆发了。这些部落显然不愿意让杨再兴的军队进入他们的领地,于是毫不犹豫地对杨再兴发起了正面的对抗。
杨再兴的脾气本来就不太好,看到自己辛苦占领的领土被这些外族人如此轻易地侵占,他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根本无暇顾及这是否是赵恒设下的计策,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与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杨再兴下定决心,既然这里已经是自己的领土,就绝对不能让任何外敌入侵。他要将所有的敌人都赶出这片土地,扞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
在杨再兴的指挥下,宋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源源不断地向北推进。他们的气势如虹,一路势如破竹,终于在草原的北方遇到了一些新的面孔。
这些人并没有像其他部落那样与杨再兴的军队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了一直向北逃跑。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到十分奇怪,似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