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在滏口颁布新的军纪、作完部署后,随即一声令下,2万9千将士出滏口陉,向相州邺城开拔。
抵达邺城城下,高欢命军队在南门附近扎营。
窦泰带300骑兵来到南门,在城下大声叫喊:晋州刺史高欢大人,率军前往信都讨伐高氏兄弟叛乱,路过此地,希望刘诞刺史大人支援粮食一万石、草料5000车。
刺史刘诞早就得知高欢的人马朝着邺城而来。他下令军士关闭两座城门,不要理会晋州军。
邺城的设计只有南北两座城门。
刘诞与高欢不熟,最近也收到来自冀州的一些闲言碎语,对高欢颇为警惕。
他在南门城头,望着高欢军队一言不发。
窦泰叫喊了一阵,城墙上既不答话,也没放箭射击,完全是一副不理不睬的姿态。
窦泰按照高欢的交代,今天回营休息,明天再来。
第二天,窦泰如昨日一样,再次来到南门下,骑在马上喊门,话语同昨天的相同。
城墙上的相州守军得到指令,仍然保持高度戒备,没有其它反应。
窦泰也只是喊话,没有多余动作。
当天半夜,窦泰正在梦中,忽然被卫士熊三叫醒,接着隐约听到北门方向传来喊杀声。
他本没解甲,立即起身,问道:“大熊,发生啥事?”
熊三道:“高大人派娄昭校尉来找您。”
窦泰走出军帐,外面火把通明。
娄昭带着一队军士骑马等在那里。
见窦泰出来,娄昭拱手道:“泰哥,欢哥让我通知你,段荣、尉景两位大哥带人在北门地下挖通了地道,他们会烧毁地道支撑木头,让城门坍塌,然后入城抢城北粮草库。你我的任务是攻打南门,牵制守军,不让他们增援北门。咱们这就开始行动吧!”
窦泰还礼,大声道:“好。昭弟你带来多少人?”
“2000甲士,200是骑兵。”娄昭答。
“够了。”窦泰道:“我俩有5000人,不信拿不下南门。”
娄昭笑道:“泰哥,为了演得像,欢哥之前没给你交底。欢哥说,咱们现在还不能和朝廷翻脸,所以我俩这回攻城,既要尽量吸引城内主力,也不能真的把南门攻破了。那样刘诞可能跑路,到时不好收拾。咱们的目的就是掩护尉景、段荣两位大哥抢粮。”
窦泰笑道:“好吧。可惜了!军士们嗷嗷叫,都想进城抢他娘的。这下咱俩要做坏人,先不能透底,关键时刻鸣金收兵,到时再向他们解释、赔罪。”
“就是这样。泰哥,由现在起,我听你指挥。”娄昭答道。
“走!”
二人一起出去,点兵布阵,开始攻打南门。
……
下一天的中午,高欢的队伍主动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
窦泰、娄昭的5000人马在南门展开猛烈攻城,但几次冲锋都差那么点火候,最后没能攻破城门。
而邺城北门方向,地下有地道塌方,城门也垮掉了。
晋州军冲进城里,直奔粮草库,并不大肆掠城。
刘诞见此,下令军队退避守着中城,不与晋州军正面交锋。
晋州军抢了粮草库,也适可而止退出城外去了。
这场战斗,由高欢向刘诞文明借粮开始,到晋州军使用武力强行抢劫邺城粮草仓库结束,双方死伤的军士都不多。
干完这票后,高欢也不在此停留,率领队伍向东北方向的冀州开拔。
邺城到信都,距离不到500里。
这一片面朝大海的开阔区域,就是后世所谓的华北平原。
遇到路窄的地段,为了避免人马踏坏庄稼,高欢命令骑兵下马、队形单列缓缓行军,包括高欢自己。
就这样,用了20天时间,高欢军队才抵达信都。
信都城南门大开,暂代刺史封隆之、河北大使高乾、河北行台魏兰根,率领冀州军政官员,在城门口迎接高欢到来。
晋州刺史府主簿高骞也在迎接人群里。
高欢让尉景、段荣率大军在城外扎营,自己带着孙腾、窦泰、娄昭及千人卫队入城。